昆阳群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规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昆阳群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规律研究

高艳东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三队,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沉积改造型铁矿主要是通过沉积、编制、改造等阶段的矿床。文章主要对昆阳曲为案例,对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对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作用展开性全方为的总结分析。

关键词:昆阳群, 沉积改造型铁矿 ,成矿规律

昆阳裂谷铜、铁多金属矿产丰富,且存在较大的找矿潜力。当地相关部门在该区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找矿、勘探工作,并开展了大量的矿点普查评价工作,其中,主要涉及到峨山化念铁矿、新平鲁奎山铁矿、红塔大六龙铁矿等。同时展开了一系列覆盖全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其中包括1:20~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20~100万区域重力测量;1:10~100万航空磁力测量工作;1:50万遥感地质解译等,获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特点,对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规律进行深度研究和总结,为后续找矿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创建良好条件。

一、区域构造特征的影响

化念铁矿主要处于南北向青龙厂-扬武断裂与东西向高寨-小维堵断裂交汇部位,在整体区域范围内的构造呈现较为复杂的状态,且出现断裂发育现象,其中北西向断裂发育最为明显。其中该区域的主要构造特征体现为:

(一)褶皱

通过对化念铁矿的勘察分析可知,在该矿区的南西部分,主要包含两者褶皱构造,其中涉及到石头山向斜、龙潭菁背斜。其轴长分别为550米、450米,且轴面处于彼此平行的关系,主要沿着北东-南西方向进行分布。其中前者在斜北东端出现断裂错失现象;后者整体较为完整【1】。(1)石头山向斜,该褶皱的形态呈现不规则的形态,且在北东端北断裂切割,呈现错移不完整现象。核部地层为大龙口组下段Ptda1-2地层。包含两翼地层,且翼部地层产状凌乱,倾角变化较大,此外,在翼部软弱岩层还出现挠曲现象。(2)龙潭箐背斜:该褶皱主要出现在北东向断裂F2-5和F2-4之间。核心地区呈现为富良棚组下段,两翼地层均为富良棚组上段。翼部产状变化较大,倾角主要处于32~85°范围内,轴面呈现扭曲现象,局面向南东倒转,属于不对称、不规则褶皱类型。

(二)断裂

区域内的断裂构造发育,且断裂数量较大,高达30余条,各自之间的规模、行政存在很大差异性。结合断裂分布方向的差异性,可以将其分为以下断裂组:

(1)北西向断裂,主要在矿区中部铁矿体群及辉绿岩群发育区,呈现帚状进行分布,构造长度为1400米、400米的北西向构造带。包含十条断裂构造带,属于压扭性断裂,主要呈现为层间断裂,主要向北东倾斜,其倾角主要在54~82°范围之间。该断裂对区域内矿体、辉绿岩脉产出及分布方向进行全面覆盖。

(2)北东向断裂,该类型主要分布在矿区西中部,规模较大,其走向与区内褶皱轴线呈现平行状态【2】。属于较为成熟的压扭性断裂,向南东陡倾,倾向一般在115~140°之间,倾角50~88°,走向上最长>600m。该断面较为光滑,且呈现舒缓波状,存在较为明显的挤压特征,破碎带较窄,宽度为0.4-3.0米。呈现多期继承性特点,容易对主矿体造成破坏。

(3)东西向断裂,分布于矿区西部和中部。见有规模不等9条断裂,平面上近于羽状排列。大部分向南倾斜,倾向160~180°,倾角>70°。其中较大的有F3-6、F3-7、F3-8三条,走向延长340~900m,其余均为延长不足300m的小断裂。破碎带宽<2m,断面平直或舒缓波状,水平错移明显,北盘相对向西移动,上盘向上斜冲,最大错距为350m,为一组形成较晚的张扭性断裂。对区内北东、北西及南北向断裂均有切错现象,对主矿体破坏作用明显【3】

(4)南北向断裂:仅分布于矿区南部。有F4-1、F4-2、F4-3三条,最大长度大于500m。断面光滑,倾向东,倾角≥73°。断裂破碎带宽≤3.00m,劈理发育,构造角砾较规律排列,为压扭性断裂。明显地切割北西向断裂。对矿体有破坏作用。

二、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

(一)变质作用

矿区变质作用主要涉及到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上元古界昆阳群均发生浅变质,形成一套以板岩、变余长石石英砂岩、重结晶大理岩为主的岩性组合;岩石变余组构清楚,总体构成一套成层完整有序,变质程度达绢云母至绿泥石级,接触关系清晰的变余地层结构,属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此外,在矿区内与辉绿岩接触带上有热接触变质作用存在(出现大理岩)。在矿区及外围沿断裂带局部区域可见碎裂岩分布,表现为动力变质作用的特征【4】

(二)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较为不足,其中包含铁化、硅化、碳化、绿泥石化等。铁化是区域内分布较为广泛的近矿围岩蚀变,主要分布在矿体附近围岩中,尤其以褐铁矿、菱铁矿位置,其外在形态呈现为浸染状、细脉状,并沿着节理、裂隙进行填充、交代,在此基础上形成铁化蚀变。规划分布范围较小,且蚀变现象不明显,其外在形状体现为石英呈星点状、细脉状、不规则状等,而且矿石中的石英自形程度较高,岩石内较低,主要分布在断裂角砾岩中。碳化分布较广,碳纸粉末主要沿着节理、裂隙发育,且往往挤压破碎带进行富集

【5】

(三)成矿依据

化念矿床之所以能够成为沉积改造型铁矿,主要依据有:

(1)有明显的沉积特征:①矿体受层位岩性控制。②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与围岩同步褶曲或错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③矿体本身具层状构造,矿石具条带条纹状构造,沿纹层见陆源碎屑-硅、泥质物。④矿物成分简单,矿石矿物以褐铁矿和菱铁矿为主,有少量赤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有少量石英和粘土矿物。⑤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与围岩是同生沉积形成的,矿体属沉积型。

(2)改造加富现象明显:①菱铁矿发生重结晶作用,晶粒加大,碳质物在晶粒周围成环状分布,少量菱铁矿被磁铁矿所交代。②由于变质作用(主要是温度作用),菱铁矿重熔再沉淀形成脉状菱铁矿。③矿石及围岩有蚀变现象,一般可见铁化、硅化、方解石、白云石化、碳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④矿体经后期构造活动,不但改变了矿体形态,而且破坏了矿体的连续性。⑤区内蚀变辉绿岩脉与矿体关系密切,辉绿岩发育部位矿化程度有加强的趋势【6】

(3)矿石表生作用明显:①矿石垂直分带现象明显,并严格受地下潜水面控制,这说明氧的充足程度(氧逸度)对矿石类型的分带现象起着控制作用。②氧化带中的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都见菱铁矿假晶,足以说明它们系由菱铁矿转变而来的,菱铁矿系母体矿物,同时这种转变又以表生作用为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矿区变质作用是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的重要动力之一,其中主要包含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等方面。为了对滇中昆阳群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规律进行的大量研究,尤其要开展了一系列的成矿地质勘察作用,其中涉及到1:20~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20~100万区域重力测量、1:10~100万航空磁力测量工作、1:50万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为沉积改造型铁矿成矿规律的研究与归纳提供了详细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钊飞. 西昆仑布伦口地区铁铜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分析 [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9, 71 (06): 37-42.

[2]刘章鹏. 福建大田武陵—漳平彭炉地区铁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J]. 福建地质, 2016, 35 (01): 64-71.

[3]钟维敷. 滇西多金属矿成矿背景及成矿规律[D]. 中国地质大学, 2014.

[4]周旭霞,梁秋明,何劲松等. 广西硫铁矿成矿规律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 [J]. 南方国土资源, 2013, (05): 34-36.

[5]郭欣. 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6]徐广平,张晓东,艾宁等.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铁矿区域成矿规律探讨 [J]. 西北地质, 2011, 44 (01):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