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3

新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探讨

江瑞玘

苏州环澈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新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包括控制水资源使用、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等措施。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体污染,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还分析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对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全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在新时期,如何有效防治水污染,保障水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全国水污染现状

(一)水资源总量不足,浪费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尽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名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水资源需求持续增长,水资源面临的压力愈发增大。在水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珍贵性认识不足,以及部分落后的用水方式和管理不善,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这种浪费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我国,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生活用水,都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1]。农业用水方面,由于灌溉设备和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工业用水方面,部分企业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节水措施和意识,存在无节制用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设备漏水等问题,浪费现象严重;生活用水方面,公众节水意识不强,家庭用水器具老化,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

(二)水环境污染普遍,污染超过容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部分地区环保意识的相对滞后,导致我国水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及船舶排放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在工业领域,一些企业仍存在违法排污行为,将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农业方面,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径流污染严重,这些化学物质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此外,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养殖废水。生活污水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部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滞后现象,导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直接排放,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船舶排放方面,一些船舶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一些船舶的治污设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老化情况,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此外,船员和乘客的环保意识不足,随意向水体中丢弃垃圾等行为也会造成水污染。更为严峻的是,目前许多地区的水环境容量已经超出了承载能力[2]

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成就

(一)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加强了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推行了一系列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措施,已经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核心,以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和标准为支撑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还有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船舶排放标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加大了监管治理力度。在地方层面,各地也根据当地的水环境状况和水污染防治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国家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通过这些举措,我国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河流、湖泊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二)污染源控制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对各类污染源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进行了限制,严格执行了排放标准,并加大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我国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低污染、低排放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同时,加强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工作,降低了废弃物的环境危害。

(三)水环境修复与治理

针对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我国政府采取了生态修复与治理措施。通过河道整治、湿地保护和生态补水等手段,恢复水生态功能。南水北调工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跨界水体协同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举措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加强了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有效应对跨界水污染事件、减少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还为沿线地区提供了生态补水,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此外,各地还开展了河道清淤、生态护岸等工程,提高了河流的自净能力[3]

当前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全国性水污染防治方案

我国地域广阔,水系众多,各地水污染状况差异较大。尽管各地都有自己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但缺乏全国性的统一防治方案,导致防治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水污染防治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进。

(二)水环境保护法规不明确

现有的水环境保护法规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规定并不明确,例如排污标准的制定、违法行为的界定等。这使得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部门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同时,由于法规的不明确,企业往往能找到规避法律责任的漏洞,缺乏治污的动力和责任感。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如环保、水利、城建等,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并不清晰,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空白。跨界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问题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协调治理难度大,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确、推诿扯皮等现象。此外,现有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无法对防治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及时的调整。这不仅影响了防治工作的效果,也使得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得以长期存在。

(四)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水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技术支持。然而,目前的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难以承担高昂的治理费用,虽然政府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投入了一定资金,但相对于治理需求来说,这些投入远远不够。政府需要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资金支持力度。企业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但很多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同时也受到资金压力的影响。水污染治理需要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但目前社会资本参与水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机制引导。

(五)水污染治理任务繁重

尽管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水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很多企业缺乏节水意识和技术,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消耗。一些老工业企业和高污染、高能耗的小企业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生产工艺落后,治污设施不完善,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工业废水排放不规范也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等不合理使用导致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农业灌溉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家庭、公共场所和各类设施中存在大量的用水浪费现象,如长流水、漏水等。

新时代全国水污染防治对策

(一)制定全国性水污染防治方案

为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制定全国性的水污染防治方案。将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全面、系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水环境特点和污染状况,制定差异化的防治措施。对于重点流域和区域,应采取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防治效果。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法和设备,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技术的进步。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水环境保护法规

为保障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明确水环境保护法规。制定严格的排污标准,明确各类水体的排放要求,对违反标准的行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曝光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通过明确排污标准和处罚措施,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减少污水排放。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水环境保护中的职责与权力,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完善执法机制,确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通过明确监管责任与执法机制,提高水环境保护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三)完善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各地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政府政绩、资金支持等挂钩,激励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各级政府的水环境监管能力,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加大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监管力度,确保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对排放污水的企事业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通过排污许可制度,促进企业自觉采取水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水排放。

(四)增加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确保治理项目和设施的顺利建设和运行。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增加预算等方式,为水污染治理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污染治理项目。政府可以采取PPP等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水污染治理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加强对水污染治理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规范资金审批、使用和审计流程,防止资金滥用和挪用。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水污染治理工作。对于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对于违法排污、不履行治理责任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追责。

(五)控制水资源使用

加强水资源规划,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推广节水型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方式,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同时,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统计,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结语:

总而言之,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标准。企业应积极履行环保责任,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侯立安,徐祖信,尹海龙等.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综合评估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05):126-136.

[2]曹宏斌,李爱民,赵赫等.我国工业水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情况评估[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05):137-144.

[3]陈铮铮.惠安县水库水污染防治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