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急危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心理护理对急危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分析

吴会敏 唐亚云通讯作者

沙洋县人民医院 湖北荆门 4482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危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选66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两组各33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危重症护理效果临床

重症监护室(简称ICU),是医院抢救和治疗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其对于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要求[1]。大多数急危重症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往往都伴有较为剧烈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等,这些情绪不但不利于抢救,还会影响病人的预后效果,甚至会加快病情恶化[2]。所以,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的干预,改善病人的负面情绪,对于病人的预后改善有着重要意义[3]。为此,本文通过探讨心理护理对急危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选66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两组各33例。其中,在对照组的33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7岁,均值(62.27±6.37)岁;在实验组的33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6岁,均值(62.33±6.2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消毒、作息管理、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确保能和病人构建良好且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沟通时,要多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以及肢体动作等,通过这些细节来判断病人的心理状态;主动询问病人是否有其他需求或者是否有其他不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在交流过程中,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多用一些安慰性的语言来安抚患者;对于一些疾病知识、治疗方案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解,最大程度消除病人负面的心理状态。2、尽可能控制外部环境因素,避免因环境因素而影响病人的情绪;注意调节病房内的温湿度,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严格把控探视时间,尽量不要打扰病人正常休息或者影响病人睡眠质量。3、多给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以及护理要点等,提高家属的认知水平,告知家属在探视过程中,尽可能多给予病人关心与支持,不要让自身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2)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7.4,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两组对比,在心理状态方面,护理前,两组各项心理状态指标差异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x±s,分)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3

58.54±3.17

36.62±4.13

57.83±3.58

33.62±4.05

对照组

33

58.52±3.22

46.74±3.32

57.81±3.62

44.83±3.64

t值

-

0.025

10.971

0.022

11.825

P值

-

0.979

0.000

0.982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两组对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6.96%(32/33),对照组满意度78.78%(26/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33

22

10

1

32(96.96)

对照组

33

20

6

7

26(78.78)

X2

-

-

-

-

5.121

P值

-

-

-

-

0.024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危急重症病人都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威胁[4]。病人的身体正处于高水平的应激状态,再加上陌生的环境以及病情施加的压力,导致病人的心理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在何燕琼等[5]研究中指出,常规护理的实施难以有效缓解危急重症病人的心理压力,难以改善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所以,在危急重症病人的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给予病人人文关怀,不但有助于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还能增强其治疗信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病人的预后效果。

结果显示:在心理状态方面,护理前,两组各项心理状态指标差异小(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6.96%,对照组满意度78.78%,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负面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阎妍. 人文关怀联合同心理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6):931-933.

[2] 王楠.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用于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24):145-147.

[3] 陶倩凤.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75-77.

[4] 崔向燕,付瑞萍.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24.

[5] 何燕琼.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202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