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股骨头坏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君

眉山东坡骨科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固然会引起病痛,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功能障碍,但人们不要受“坏和死”文字含义恐怖的影响,股骨头坏死病变,只是累及个别关节,可以减轻,消退和自愈,即便严重,最后还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补救,仍能恢复步行能力。那么,股骨头坏死究竟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一、创伤性因素

1. 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头下方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一段细长骨头的骨折。由于股骨颈的解剖结构特殊,其血液供应相对脆弱,骨折后容易导致血管损伤,进而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如果骨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导致骨折愈合不良,都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2. 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是指股骨头从髋臼中脱出,导致关节结构异常。脱位时,股骨头及其周围的血管和软组织可能受到严重损伤,导致血液供应中断或受损。如果脱位未能得到及时复位和妥善治疗,股骨头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就容易发生坏死。

3.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如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的撕裂或拉伤,会间接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些软组织损伤可能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和血液供应,进而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特别是当损伤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内出血、水肿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代谢。

4. 医源性损伤:例如,在髋关节手术过程中,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处理不当,可能损伤股骨头及其周围的血管和软组织,导致血液供应受损。此外,一些髋关节置换手术或其他相关手术也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5. 其他创伤性因素:比如骨盆骨折、髋关节周围骨折等可能间接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车祸、跌倒等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髋关节损伤和股骨头坏死;长期负重或过度使用髋关节也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二、非创伤性因素

1. 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会导致体内脂质代谢异常,使股骨头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堆积,造成血管栓塞,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坏死。

2.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体内脂类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高,脂肪栓子阻塞血管,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此外,酒精还会直接损害肝脏,影响肝功能,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3.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会导致骨骼变薄、变脆,易发生骨折。当骨质疏松累及股骨头时,会增加其发生骨折和坏死的风险。

4. 风湿病:一些风湿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些疾病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关节内压力增高,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5. 减压病:减压病是一种因环境压力迅速降低而引起的疾病,常见于潜水员、飞行员等职业。减压病会导致血管和组织中溶解的气体过快释放,形成气泡,阻塞血管,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6. 其他因素:一些其他因素,如血液系统疾病(如血红蛋白病、血小板增多症等)、放射治疗、胰腺炎、高尿酸血症等,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股骨头坏死。

三、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

  1. 血管损伤与血流障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发出的分支,这些血管在股骨头软骨下区域形成血管网。当这些血管受到损伤或压迫时,会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缺血性坏死。血管损伤可能由创伤、疾病或医源性因素引起,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
  2. 骨内压增高正常情况下,骨内压与骨外压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骨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然而,当发生血管损伤、血流障碍或其他病理改变时,骨内压可能升高,导致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坏死。骨内压增高还可能影响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分化,进一步加重坏死过程。
  3. 骨质疏松与骨结构改变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变薄、变脆,使股骨头更易受到损伤。此外,骨质疏松还可能影响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功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骨结构改变则可能由于长期负重、磨损或炎症等因素引起,这些改变会破坏骨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提供条件。
  4. 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当股骨头受到损伤或缺血时,局部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可能进一步损伤血管和骨组织,加重坏死过程。同时,细胞凋亡作为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也在股骨头坏死中发挥作用。缺血、缺氧等不利条件会触发细胞凋亡程序,导致骨细胞大量死亡,进而引发坏死。

四、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阶段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以及使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质生长的药物。对于因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股骨头坏死,还需逐步减少或停用激素类药物。

(2)物理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治疗、高频电磁场治疗等,这些物理疗法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可能刺激新骨生成。

(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减轻体重,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减轻对股骨头的压力。同时,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2. 手术治疗

(1)保髋手术:对于年轻且股骨头坏死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保髋手术。这类手术旨在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减轻疼痛,并尽可能保留髋关节功能。常见的保髋手术包括股骨头钻孔减压术、带血管蒂骨瓣植骨术等。

(2)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头坏死严重、疼痛难忍、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通过植入人工关节来替代病变的股骨头和髋臼,从而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3. 中医治疗: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等方法,可以舒筋活血、化瘀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质修复。

4. 康复锻炼: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虽然股骨头坏死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发,但关键是要识别这些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一旦感觉到髋部疼痛或不适,应尽早就医进行检查。及时关注身体变化,科学应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呵护自己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