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培养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3

少年宫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培养的路径研究

林清

北京市少年宫     北京 100061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并且我国古人非常注重道德教育,认为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懂得约束不合理的行为,其中“事虽小,勿擅为”就出自《弟子规》这一著作,从中不难看出少年时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少年宫自身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基地,自然也承担着学生群体德育培养的重要工作职责,其中少年宫的艺术教育与德育培养具有密切的联系,开展艺术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的德育培养,可以起到很好的互相促进作用和效果,这一点对于少年宫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少年宫的主要工作职责目标。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少年宫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培养的路径进行探究和分析,望对少年宫的艺术教育、德育工作起到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少年宫;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培养路径

前言:在我国的教育性质机构中,少年宫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而且少年宫教育与一般的校内教育不同,其更加灵活,并且有效填补了校内教育工作中艺术教育不足的现状。而伴随着时间推移和教育事业发展,大众意识到少年宫艺术教育重要性的同时,还对少年宫的艺术教育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在少年宫艺术学习过程中实现艺术素养、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希望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当代的少年宫艺术教育工作中需要融入德育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促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中感知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帮助少年宫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少年宫艺术教育与德育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上来看,少年宫艺术教育与德育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即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加全面、素质更高的人才,在这一目标基础上,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1]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可以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世界。在艺术实践中,青少年能够体验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德育注重塑造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通过艺术教育,青少年可以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良好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少年宫艺术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首先,不同于单板的校内教育,少年宫艺术教育以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剪纸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通过参与各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实践,青少年能够培养出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德育价值。

其次,少年宫艺术教育强调个性的尊重和发展,鼓励青少年表达自我、释放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注重个性的教育方式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自信心、培养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品质[2]

最后,少年宫的艺术教育不仅注重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青少年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力,培养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之心。这种培养综合素养的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一点中也可以看出,少年宫艺术教育中开展学生的德育培养存在一定独到优势。

(三)德育培养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要素

青少年德育培养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道德发展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其中,道德发展理论强调道德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倡导通过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社会认知理论注重青少年对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的理解和接受,强调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和模仿;人格发展理论则关注青少年个体内在品质和特质的培养,强调通过自我意识和社会互动塑造健全的人格。德育培养的核心要素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人格塑造。青少年德育应注重培养其积极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引导其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道德行为,同时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塑造青少年健全完善的人格。

二、少年宫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影响研究

(一)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素养的促进作用

常规的学生德育素养培养过程中,为保障教育工作的效率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也就是我们所常见的知识讲解和记忆等等,然而这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激发逆反心理。而少年宫艺术教育在学生德育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通过少年宫艺术教育工作中各类艺术形式的实践和欣赏,能够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升道德修养。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欣赏美、发现美,进而在生活中追求美、创造美。这种对美的追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譬如,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道德、人生哲理等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其道德思考能力。另外,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在少年宫的艺术课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或表演,这要求学生学会沟通、协调、互相尊重。通过共同创作和表演,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感方面的作用

艺术本身是一种情感、思想的抽象表达,这与思想道德的性质具有不谋而合的特点,也是在这一特点之下,促使少年宫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艺术作为审美体验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通过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可以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审视自身的行为是否具有“美”的特点,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得学生养成以“美”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另外,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道德内涵,通过欣赏和表达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体验到喜怒哀乐,感悟人生真谛,进而培养出同情心、责任感和爱心等道德情感。通过艺术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懂得珍惜生活、尊重他人,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基础[4]

(三)艺术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少年宫艺术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艺术教育通过不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表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进而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少年宫的艺术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地,用自己的艺术才能为社会服务,传递正能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艺术才能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总而言之,少年宫艺术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并加强艺术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三、少年宫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培养的路径

(一)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强化德育内容

教学资源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少年宫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基础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年宫和相关教师需要注重整合多样化的艺术教育资源,强化德育教育。

一方面,少年宫积极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如民间艺术、传统节庆等,通过组织学生们参与相关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例如,少年宫组织“家乡文化节”活动,邀请民间艺人教授剪纸、泥塑等传统技艺,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丰富了艺术教育内容,还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会了尊重和传承本土文化。

另一方面,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中包含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因此,在整合相关的教育资源过程中,需要注重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为此,相关教师可以在艺术教育中引入跨学科知识,如历史、科学等,帮助学生们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使其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跨学科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5]

(二)创新艺术教育方法,提升德育效果

教育方法的使用,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会形成直接的影响,这一点已经在长期的少年宫艺术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反复印证。因此,为了提升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德育效果,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当多的艺术元素和德育元素,因此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少年宫可以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艺术教育成为德育的生动载体。例如,在美术课程中引入国画教学,让学生们学习并实践传统绘画技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以传统文化作为基底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使得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另外,在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过程中,艺术教育中采取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使得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不再是“空谈”,而是真真切切的亲身参与。譬如,少年宫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们参与社区环保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少年宫还可以开展公益演出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艺术表演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这些创新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德育素养

[6]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能力

但凡是教育性质的工作,教师在其中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少年宫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本质上对于少年宫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少年宫自身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德育教育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开展定时定期的培训和在教育工作,必要情况下可以邀请具有成功德育经验的德育教师,在少年宫中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座谈会,促进成功教育经验的流传和共享。另外,还需要注重少年宫师资队伍的考核,并且将德育教育能力作为重要、关键的考核指标之一,久而久之就可以逐步提升少年宫师资队伍的德育能力,并且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德育发展

优化评价体系在少年宫艺术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关键作用,一方面在少年宫艺术教育中,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即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而非仅仅注重结果。例如,在舞蹈课程中,教师不仅评价学生的舞蹈技巧,还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精神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这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优化评价体系还应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在美术课程中,除了教师的评价,还可以邀请学生互评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宽容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了解孩子在艺术学习中的表现,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

结论: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少年宫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少年宫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这一基础联系,并且加强二者之间的融会贯通,促使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理解艺术思想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对于少年宫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俐.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服务改革路径研究[D]. 山东大学, 2023.

[2]孙明明. 论如何在青少年宫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 (08): 49-50.

[3]夏长梅. 对青少年宫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思考 [J]. 试题与研究, 2020, (05): 96.

[4]张凯霞. 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红色少年——基于乡村少年宫的德育实践探索 [J]. 领导科学论坛, 2018, (19): 68+84.

[5]陈莉. 浅析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 [J]. 湘潮(下半月), 2015, (12): 109+112.

[6]陈莉. 论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创新[D]. 湖南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