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苏州地区银龄人群居家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

/ 2

新形势下苏州地区银龄人群居家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

吴芝园,刘雪梅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

:在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在新的疾病防范和应对形势下,居家药学服务模式必须要提上日程。本文探讨了该模式的几个要点,如社区人员和药师信息登记、建立服务平台、制定法律法规、建立补偿机制等。

关键词:银龄;居家药学服务

新冠疫情结束一年多了,当初西方国家纷纷选择躺平的时候,我们国家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果,实现了死亡人数和经济干扰最小化两个目标,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我国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大多伴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感染新冠后,病毒本身引发的症状可能并不严重,但多种慢性病症状会同时出现,需要强有力的医疗支持,有可能会引发医疗挤兑,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当时疫情给苏州人民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小区被管控,门诊停诊等,使老年人的用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帮助老年人买药送药等,但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合并症繁多,存在用药复杂、合并用药多、用药风险大、对药物的认知差别大、依从性不高等问题,亟需专业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疫情虽然已经结束,但病毒会长期与我们共存,“X”疾病暴发很难避免,新的病原体和流行病的暴发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暴发的问题。我们经历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疾病的大流行我们有信心防范和应对,将来我们必定会迎来新的挑战。我浅谈几点新形势下,居家药学服务模式的思考:

一、完成社区人员信息登记

前两年在本市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挥了强大的力量,笔

者也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所在街道所有轮次的核酸检测,这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感动的。应该趁热打铁,依据前期摸排的详细的社区人员信息,登记整理需要居家药学服务人员信息,根据性别、年龄段、所需药物品种等,分门别类,建立社区档案。对于独居老人,必须做出标记,时时跟进,动态更新。

二、完成药师的信息登记

苏州作为千万级人口城市,早已达到了十三五规划中,每万人拥有药师数的要求,药师

数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他们分布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各类医药类院校;他们分布在每个区、每个街道、每个社区。但目前这个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我们看到很多温暖的画面,在封控小区内,医疗背景的居民自愿的为有需要的邻居服务。所以我们身边是有资源的,只是没有被盘活利用。

三、建立药学服务网络平台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滴滴、美团、贝壳等的便捷服务,建立一个平台,让需要服务

的和能提供服务的,都能快速的找到对方。有人求助,系统分配药师提供网络咨询;如果有上门需求,系统寻找就近的药师为其提供上门服务。在现在信息化时代,我相信,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同时,某些银龄人群网络使用不熟练,要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力量,通过电话,监控视频等,获得帮助。

四、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服务

任何事情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内进行,现在也有不少提供用药咨询的网站,甚至输入关

键词就会跳出相关网站,但老百姓大体是不敢用的。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谁有资格提供服务,能提供哪些服务,服务的过程中不能触碰的有哪些等。另外,受政策影响,药师不得兼职,在非医疗机构场合提供服务也受到非议,也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笔者也是一名执业药师,在日常生活中,我只能对家人和亲近的朋友提供一些用药咨询,现有政策不允许为其他人提供服务。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五、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居家药学服务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需要考虑一定的经济效益,不然没有办

法达到良性循环。我建议关联医保基金,就和我们去医院挂号那样,网络咨询和上门服务建立不同的收费标准,这样不仅可以使平台良好运行,也可以使药师在依法服务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报酬,提高服务的积极性。相信如果服务对象就在对门,药师对报酬的期望值会在老百姓承受范围之内。

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老龄工作,已经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20大报告中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开展居家药学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病毒带来的传染病曾经对人类

历史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也成为我们今天和未来必须面对的事实。疫情像放大镜,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灾难面前的巨大优越性,也让我们看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需要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居家药学服务的水平,就不惧将来任何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田路路,祝德秋.居家药学服务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5):1962-1964.

[2]杨丽娟,刘思彤,杨雅麟等.国内外居家药学服务现在及补偿机制探讨[J].中国医院,2021,25(1):41-43.

[3]雷礼娇,吴君,彭素文等.某院门诊患者居家药学服务需求调查问卷数据分析[J].药事管理,2020,17(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