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实践

乐开胜

身份证:350427197008050015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共同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技术和设备不断创新,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得到了应用,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但是,市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不利因素,施工管理水平未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就市政项目而言,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工期、成本等都会影响项目的施工水平,如何做好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特点;实践


引言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导致市政工程越来越多,其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塑造城市文化,从而促进城市面貌的全面发展。施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的总体投入、进度以及质量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针对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只有严格把控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管理全面落实整个施工进程中才能在减少工程投入的基础上提升工程质量。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和特征

市政工程项目多位于交通稠密区域,受工程项目区位与环境的限制,市政工程施工期间需要考虑的内容具有复杂性。首先,一个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除了要考虑环境因素外,还要考虑材料运输、人员出行等多方面的因素。正是因为市政工程项目环境的复杂性,如何确保市政工程完成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好前期规划、考虑项目管理重难点。其次,市政工程施工所牵涉到的内容范围广、难度大,需要加大管理的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市政工程项目规划方案。再次,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关系,所以作为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对质量问题要严加把控。市政工程施工跟普通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存在一定差异,其牵涉到的工作内容很广、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较多、机械化程度也更高,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方面把控要求更加严格。最后,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关系民生福祉,与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息息相关,所以项目的施工工期一般都很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考虑因素多、牵扯范围广、施工难度大、项目工期短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市政工程管理者需要提前做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以及监督质量的方案编制,严格开展调研以及规划工作,做到细致严谨。

2市政工程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图设计不规范

市政工程大部分都是财政投资项目,具有公益性,关系着当地的民生,因此市政项目的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出行,更应该受到重视。施工图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如果设计环节出具的施工图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或者无法满足正常实施的要求,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导致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设计变更。当下,工程行业设计实行项目负责制,某家设计单位一旦中标或者接受委托任务之后,需要负责该项目的设计任务直至完成工程决算。不同的设计院有着不同的设计强项,如果遇到不擅长的领域,对于项目设计考虑得不够全面、不够充分,会导致施工图与工地实际情况不相符,进而会影响施工质量。

2.2只关注工期和成本

按照一般的施工合同约定,施工单位应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并完成验收和移交。为了避免因施工工期延误带来的处罚和索赔,并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工,部分施工单位可能会将精力集中在赶工期上,因而忽略了对施工质量的把控。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项目盈利,会尽可能降低造价成本。个别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会存在偷工减料的不良现象或者选购质量不达标的工程材料,容易导致项目的施工质量不达标。

2.3材料质量不达标

材料质量达标与否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市政工程也不例外,一旦出现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个别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会选用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工程材料,极易造成工程质量也不达标。此外,一些施工单位选用的施工材料虽然符合相关标准,但是由于工地现场管理不当,未能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落实材料的有序存放,导致材料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实践

3.1重视质量管理

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可以使管理制度更加科学、细致,达成管理全覆盖这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力度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监管,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此外,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对施工人员的言行进行奖励或者是惩处,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更具责任感。最后还需要考虑到施工人员施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于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工作可以高效开展。

考虑到项目方案以及各个工艺应用情况开展精细化管理,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并加大力度促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确保工程质量可以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单位还需要在尚未施工前组织员工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人员能够明确在施工不同环节需要使用的技术和要求,并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监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存在技术操作不合理的情况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优化。

3.2 做好成本管理

管理人员需要将施工规划作为立足点,明确整体能源需求,并将能源量进行细致划分,从而使各个环节都能符合能源消耗要求。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动态分析掌握施工不同环节的能源应用情况,如果存在随意消耗能源的行为要对其进行约束,提高能源利用率。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需要科学地划分不同阶段需要应用的材料,并明确不同岗位对材料的应用需求,对各个材料应用情况进行把控,从根源出发,避免材料消耗,将施工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固体废弃物污染或者是噪音污染。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例如:要想降低颗粒污染,管理人员就必须要科学规划固体废弃物运输方向,并做好覆盖处理操作,确保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降低出现污染概率。

3.3做好施工安全监督

不论是从劳动人员还是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安全工作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存在安全问题,不但会对于劳动人员的权益造成损害,还会出现不必要的材料消耗,增加成本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单位的发展。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施工安全操作,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管理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如果出现一些不安全因素,需要相关人员制定适宜的措施进行处理,将出现问题的概率扼杀在源头,确保现场施工处在安全状态下。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安全观念的作用,并分析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将其告知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一系列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现场考察,并制定适宜的措施进行落实,降低安全出现概率,从而确保施工能够处在安全状态下。

结语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市政建设项目越来越备受关注,而市政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不稳定因素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而且此类工程对管理者的要求较高,同时其要求管理者必须合理处理施工资源,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工程要求与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力求施工任务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在管理过程中除严控质量与安全管理外还需尽量加快进度并减少投入,从而有效的改善施工单位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蒋默识.关于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升市政工程质量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1):119-120.

[2]柯淑惠.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居舍,2021(17):131-132,142.

[3]蒋向兵.关于市政工程中监理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散装水泥,2022(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