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现代中药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龚飞

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   621100

摘要:中药治疗为我国医疗救助过程中较常用方式之一,其具有作用显著、作用面广、安全性高等特点。其中所使用中药材需经过多道加工程序,前处理包含切制、浸润、炒制、干燥等处理,在此过程中需使用多种处理工艺,近年各种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等发展较迅速,对提高其处理水平具有明显作用。对此本文将主要分析相关处理工艺,旨在促使中药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药;前处理;粉碎技术;提取技术;干燥技术

近年我国对中药治疗重视度不断提升,各种中成药层出不穷,片状中成药、针剂中成药等,相比于传统中药,中成药具有纯度与浓度均较高、作用显著、便携、治疗效率高等特点,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作用。而在发展中成药过程中,对各项前处理技术的依赖度更明显提升。对此,还需不断加强对各项前处理技术重视度与研究力度,促使中药治疗可更有效普及。

一、现代中药前处理中粉碎技术

粉碎技术为中药前处理过程中较常见技术,通过运用此技术可促使原生药材被粉碎,细胞内活性成分可直接暴露,后续通过溶解、洗脱等方式直接运用,促使其效果性可有效彰显。通常原生药材被粉碎为中微粒在5-10μm大小。针对无细胞结构的中药材,通常需对其进行超细粉碎处理,促使其溶解速率及吸附分散性等均可因此明显增加,促进药材价值性、作用性也可达到最大化体现。人参、西洋参、三七、花粉、珍珠等中药材均需使用此技术加工成粉碎状,从而在临床中可高效使用。在运用粉碎技术进行原生药材粉碎过程中,需根据中药材特性合理设定其细度,从而促使其刺激性、毒性可有效减小,充分保障运用安全性。

二、现代中药前处理中提取技术

1、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微波作用促使原生药材中相关药物成分被浸出、提取,去除糟粕成分,促使治疗价值性可明显提升。微波的电磁频率通常为300MHz-300GHz,其加热效率高、穿透性强,对有效成分浸出、提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在进行微波处理过程中,其高温还可将细胞内部分酶灭活,促使有效成分的完整性充分保障、保存时间也可延长。黄酮、甘草等均需通过此种方法萃取,其提取含量均明显较高,可促使药材的运用价值不断提升。

2、酶反应技术

酶反应提取技术具有较强温和性,在中药材前处理中运用范围较广泛,其不仅可促进有效成分释放,还可清除相关杂质成分、进行结构重组等。在促进有效成分释放过程中,通常将酶反应技术与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等联合运用,其主要运用至植物类中药材组织分解中;在进行杂质清除中,清除杂质主要包含脂肪、果胶、植物纤维、粗蛋白、淀粉等,进而促使中药材纯度、澄清度等均明显提升;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酶反应技术中结构重组工具酶对原生药材中部分分子物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等,降低中药材毒性并充分保障其治疗效果性,促使治疗安全性与价值性均明显提升[1]

3、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提取技术在近年中药前处理中运用率较高,超声波主要是指高频机械波,频率通常在15-60kHz范围内,由于原生药材细胞扩散过程对超声波提取速率产生影响,故而通常需先在原生药材中增加溶剂并放置一定时间,其后进行提取。通过高频率分子运动促使溶剂穿透力明显提升,促使中药材提取速度明显加快、溶出效率与量也均明显增加。此种提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加热、时间短、成本低、提取率高等特征。苦参及碱类中药材均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提取。

4、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主要是指将原生药材放置于2种水溶性聚合物相成的双水相体系中,进而原生药材进行自主选择性分配。此种技术具有反应温和、分离步骤少、操作时间短、活性损失较小等特点,促使中药材的治疗价值可得到有效保障[2]。其常用于核酸、酶、生长激素等各种活性成分明显较高中药材提取中,譬如在黄芩中提取黄芩苷、提取果胶酶等。

三、分离纯化技术

1、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前处理中运用度明显较高,通过膜孔大小合理设定可实现不同分子大小物质准确分离,此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避免物质成分破坏、及时过滤杂质、过滤速度快等特点,可促使分离质量与效率等均可高效保障。此项技术不仅可促使杂质、微粒等及时被滤除,同时还可滤除细菌、脱色等,作用性明显较广。通过运用膜分离技术可促使中成注射药物的澄明度、无热源、无菌等现象及时改善;可促使中药性被有效浓缩,可实现对中药中相关成分精准提取[3]

2、高速离心技术

高速分离技术使用需借助离心机,通过高速运转、离心处理,促使杂质不断被沉淀、去除,此项技术具有可自动化进行、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将其用于中药前处理中时,主要进行含絮状物混悬液、胶体溶液的分离处理,临床中常见归脾口服液均经过离心处理,促使其沉淀物明显较少,其质量性与治疗安全性等均因此明显提升。

3、色谱分离技术

色谱分离技术主要包含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的特征,通过引导螺旋管进行高速度方向性运动,促使其产生特定性动力学现象,促使溶剂可高效混合、分配、传递等,促进最终分离有效达成。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主要是指将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进而在临界点实现萃取。色谱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纯度高等特点,样品不易被吸附、污染等,同时其对溶剂消耗量明显较少,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极性化合物、非极性化合物分离,通常在进行牛膝多糖提纯中需使用此技术。

4、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主要用于粘性强、热敏性高、沸点高等天然中药材前处理中,通过在高真空度下进行连续蒸馏,进而促使相关有效成分及时被分离。此项技术还可用于有效成分提纯处理、微量标准品制备中等,玫瑰油、藿香油等均经此技术加工而得出[4]

四、浓缩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为通过雾化促使料液、糊状物料等均成为雾滴状,通过与热气流不断接触,促使水分不断被气化,从而有颗粒物、干粉等产生,从而达到干燥效果。此种技术具有传热迅速、受热面大、雾滴湿度大等特点,干燥后中药材质量明显较好。在此过程中温湿度、喷射压力、喷嘴形状及液体性质、雾化类型等均对最终干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对此还需加强对其重视度。除此之外,微波干燥与灭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的干燥作用性也均较显著[5]

结束语

在进行中药前处理过程中,通过及时将现代化处理技术高效运用其中,可促使药物质量性、加工效率性、使用安全性等均不断提升。对此,还需不断加强对相关技术重视度与研究力度,同时加强对相关研究人才关注度,促进我国中药治疗可更长久、更全面发展。另外,在运用相关处理技术进行具体中药材加工时,还需充分考量具体影响因素并以此制定相应改善措施,要求加工人员不断提高其风险意识、风险识别能力等,进而不断改善,高效促进我国中医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璇. 中药制剂前处理工艺技术进展分析[J]. 科学与信息化,2023(5):151-153.

[2] 张岩松,赵艳,纪政,等. 真空膜蒸馏处理中药姜黄清洗废水工艺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2023,43(1):133-138.

[3] 吴奇. 某中药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0):118-119.

[4] 刘爽,李彩莲,常明庆. 中药提取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工程应用[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6):133-135.

[5] 兴虹,吴丽红,安长伟. 优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中药废水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4):88-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