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产教融合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产教融合现状调查

王楠楠 赵海霞 吕虓 赵维维 娜日娜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摘要:为满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探索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培养模式,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系为例,阐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产教融合现状,为地方高校临床医学专科生的创新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临床医学;产教融合;高职

为满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地方高校,主要是培养服务地区经济的实用型人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系培养临床医学专科生为例,阐述在“双高”背景下,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系推进产教融合的现状,为实用型、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创新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1.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特点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是为基层医药卫生行业培养急需的高等医学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专业,需要符合基层医疗机构临床需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医疗技术、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全科医学人才[1]。为实现“早临床”、更好与临床岗位相对接,培养适合本地区的基层医药卫生全科医学人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更应进行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院校与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成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实现院校合作双赢。但通过前期调研及查阅文献发现,当前上岗的医学毕业生并不能够满足医疗事业的岗位需求,很多社区医院、旗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医学毕业生难以直接上岗,其不具备独立诊疗的能力,掌握的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都无法满足实际的医疗服务工作[2],反映出现阶段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医院参与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合作过于单一的现实问题。

2.产教融合育人实施现状

2.1 产教深度融合,推行现代学徒制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系与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多伦县人民医院联合建立临床医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起“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教育发展模式“3+2”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学习,组织学生到临床医院的典型职业环境进行职业体验,通过专职教师、临床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接触临床职业群,了解临床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第二学年校企共同上课,部分课程在学校完成,部分课程在医院进行。将医院病房作为医疗行业行为规范教育和临床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标准化病人教学、床边教学、技能比赛等,突出临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医疗行业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规划职业生涯。通过完成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价值观,培养优良医德和掌握临床技能,为职业熟练阶段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素质基础。第三学年在医院进行为期十个月的“校院双主体指导管理”岗位实习教育,由医院计划安排学生岗位实习的具体轮转计划,保证在每个岗位上都有1个师傅带2到3个徒弟。

2.2 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方案日臻完善

对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标准,根据临床医学岗位人才需求,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校企双方共同商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育人管理办法、培养协议及人才评价体系方案等,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并修订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临床医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将学校本位教育与行业工作本位实践教育紧密结合,使学校与医院组成育人共同体。

2.3 互兼互聘双向交流,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团队

校企互聘共用教师队伍,高校教师到企业培训以提升实践技能、医院医师到高校兼职以充实双师结构,校企双向流动通道畅通。校企双方按照人才培养、师徒配对、课程开设、过程和结果评价实施严格教学管理,积极参加教研室教研活动,共同制定教学及学生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培养方案执行。学徒全部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每周二下午到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由临床导师带领进行课间识岗实习。

2.4 课程思政融入育人全过程

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融入教育全过程,把课程思政融入育人全过程。一是专业课教学融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职业精神,做好专业设计学习。二是拜师活动弘扬中国传统师徒文化。三是学校配备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完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企业配备临床导师,使学生接触临床职业群,了解临床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获得基本技能,为职业认同阶段的角色转变打下基础。

2.5 产业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三融合二结合”的课程特色和实训特色。一是教研融合。立足于职业素养要求,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深化课改、强化技能。二是教创融合。注重学徒“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意识培养,采取多层次、多维度联合培养方法,积极开展创新设计活动。三是赛学融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形成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四是“两堂”结合。启动“两个课堂”融会贯通系列活动,推陈出新把工匠精神植入第二课堂。五是虚实结合。按照“以虚促实,能实不虚”原则,在实训基地基础上开发基于虚实结合的实训平台,解决了实训的痛点与难题。

3.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考核及激励制度缺失

目前,多数院校教师及企业导师已经积极参与临床医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承担的课间见习、学生管理工作、临床教学等并未计入教师岗位、医师岗位的考核和激励政策中。为使更多优秀教师、医师参与到临床医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应在考核和激励政策中明显体现产教融合部分,并进行落实与完善,通过这一举措可以使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3.2 “1+X”证书缺失

临床医学专科学生在校课程安排紧凑,除修满校院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学分、完成医院岗位学习工作量外,还要定期课间识岗实习、完成第二课堂学习等,缺少完成“1+X”证书的额外学习时间。学校层面也未引进临床医学相关“1+X”证书。因此,学校层面应尽快进行调研,引进临床医学相关“1+X”证书,鼓励相关高校教师、临床医师通过考评员考试;鼓励学生考取临床医学相关“1+X”证书,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竞争力,深化产教融合。

3.3 产教融合给企业创收缺失

产教融合的基础在于专业学习与临床岗位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侧重于技术产生的输出成果,而企业侧重于将技术转化为利润。为企业创收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但目前阶段,我校这在此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如何在技术科研等方面助推医院实现收益升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卢舜飞,董海娜,朱舜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地方性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06):17-20.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4.06.06.

[3]李春蓉,胥崟崧,庞嘉言.医教协同视域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