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卢宝珍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金峰实验小学  363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小学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当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班主任是小学生最为重要的行为引导者和教育者,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重视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小学班主任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措施,总结班级管理过程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对其加以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沟通

首先,一部分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之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互动较少。很多时候班主任把自己视作领导者和管理者,而学生则是被管理者,这样的关系容易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排斥心理,进而造成沟通上的障碍,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其次,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也同样缺乏交流。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家校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均是由班主任作为主导,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告知家长,而家长则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安排,这种情况下,家长处于被动,无法真正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最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缺少交流,由于小学的各个科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班主任很少会和其他老师进行沟通,这也导致各个科目的教学都是独立进行,缺乏综合课程的规划。并且学生的作业量比较大,每个科目之间的作业难度也各不相同,造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给班级的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常规管理模式单一

首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小学的班级活动模式单一,缺少创新性和实用性。有一部分班主任不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班级活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很多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采用单向模式,也即是从上至下的管理方法,教师在班级里有着绝对的威严,但是班干部却形同虚设。这样的管理模式导致了班级的活力降低,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中处于被动,缺少自主性。最后,班级的管理工作没有合作,大部分的小学都是根据年级、学科进行教师的分配,也就是说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授课内容不一样,之间缺少交流的机会,并且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单一,这也导致很多时候班级中的问题错过了最佳的解决时间。班主任单独对班级进行管理,与其他老师没有合作,也会造成班级管理过程中缺少团队感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开拓沟通路径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有着相对较强的自我意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学生会渴望得到同学以及教师的尊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之中,班主任不要将自身作为管理者,而是要去做学生的朋友,以此来和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沟通交流,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有效地解决班级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自控力,班主任要重视和学生的平等相处,同时还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完成班级管理目标。其次,想要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去。在小学阶段学生很渴望得到关注和尊重,班主任需要抓住这个特点,将其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之中,班主任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和学生共同去管理班级,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去了解其实际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再次,班主任还应该要和其他的科任老师进行沟通,充分结合不同老师对学生们的评价,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制订合理的管理计划。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科任老师开展学生学情教育教学会议。最后,班主任还需要重视和学生家长的交流。发现学生问题以后,要及时地通知家长,并且与家长互相合作,定期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与学生家长开展视频会谈。

(二)加强学生合作

首先班主任应当要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正确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方法,不断地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尽可能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制订具备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总结。其次,在班级管理过程之中,班主任也应当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班主任可以多开展小组活动课,鼓励和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并在团队之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三)多元化开展管理

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应当要引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创建出和谐、活跃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首先,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之中,多让班干部参与进来,因为班干部作为其他学生的表率,在他们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以后,更能激发其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其次,班主任应当要充分发挥班会的重要作用,通过班会活动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例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班级活动的主体选择,开展辩论赛、相声表演等多种主题班会,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促进学生们的团结合作。除此之外,在班会活动过程之中,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内向的学生,多加引导,让其一同参与进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之中,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路径,希望能对促进我国小学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崔英霞.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2021,(20).

[2]张林欣,王俊杰.5C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研究[J].现代交际.2021,(19).

[3]张亚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分析[J].甘肃教育.202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