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园教育现代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园教育现代化

董秀叶

杭州市观成幼儿园有限公司  邮编:310022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幼儿教育领域逐渐应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和管理工作。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为幼儿带来多姿多彩的学习体验,使幼儿园管理工作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然而目前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有必要分析当前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而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最后分别阐述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应用

一、信息技术对幼儿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能带给幼儿丰富的视听体验,让幼儿对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有更深切的感悟,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能带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幼儿开拓视野,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模仿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信息技术能活跃课堂,让幼儿接触到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促进幼儿信息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幼儿创造集观看、收听、操作于一体的活跃课堂,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1]

(二)对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具有整合、处理、编辑、存储信息等多种功能,配合网络技术能有效助力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幼儿园利用监控技术辅助安全管理,既能督促教师的工作又能提高幼儿园的形象,弥补安全工作的不足。在信息管理方面,应用信息手段能有效提高各方面的工作效率,比如在学籍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操作系统完成日常管理工作,使各个环节的工作更加透明。信息技术在互联互通、处理数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也符合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借助技术手段完善、细化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二、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应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以改善教学效果,运用信息手段促进班级管理,与幼儿家长顺利沟通。然而目前教师的信息水平有较大差距,导致在教学和沟通中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师通常只采用播放视频、音频和幻灯片的方式促进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较单一,幼儿在活动中缺乏主动性。部分教师个人的信息水平欠佳,只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巧,缺乏制作高水平幻灯片、视频的能力。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必须提高教师个人的信息水平,幼儿园要安排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学习制作视频、应用教学软件。教师的能力决定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要结合教学和管理需求提高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使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充满活力[2]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活动中存在过度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过度地播放动画、绘本等内容会导致幼儿被动学习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合理的运用能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更主动、更自信,思维活跃,而目前教学中,教师对技术的应用停留于表面,不能将信息资源与教学融合,幼儿在活动中的互动和实践较少,缺乏主动思考。信息技术不能取代实践活动,部分教师为了方便教学通常用播放动画的方式代替科学实验,幼儿直接透过动画观看实验结果,缺少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无法体会实验中的乐趣。在绘本阅读中,教师与幼儿互动较少,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听故事,缺乏对人物和环境的分析,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应做到合理运用、教学做合一,突出幼儿地位。

三、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助力学籍管理

信息技术在学籍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可借助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幼儿和家庭信息,不仅能为上级部门提供详实、完整的学籍信息,也有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进行,能提高调取、管理学籍资料的效率。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幼儿园作为数据采集单位要负责在特定时间收集幼儿学籍信息,学籍信息可与幼儿未来的学籍信息衔接,成为完整的数据档案。采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籍信息后,幼儿园和上级部门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能根据具体需求搜集学籍信息,可配合国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籍信息能为防控疫情提供信息保障,幼儿园可快速与幼儿家庭取得联系,配合国家防疫工作[3]

(二)信息技术助力家园协作

信息技术能促进信息传递,是家园协作中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可依靠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宣传教育理念,向幼儿家长普及现代化的育儿经验,有助于幼儿园形象的提升。教师可根据家长的使用习惯拓宽沟通渠道,利用各种社交软件建立群聊,也可利用电子问卷搜集信息。信息化技术能拉近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效率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对人力资源和办公资源的浪费。

幼儿教师要熟悉聊天软件的功能,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水平。通过群聊发布通知时,教师要根据软件特点规范沟通细节,以便于信息的上传下达,使交流无障碍,形成良好沟通氛围。信息技术让家园沟通更方便,教师可选择恰当方式联系家长,以快速解决幼儿问题。发布通知时直接将电子文件发送到群内,并在群内收集家长的反馈;收集意见时,可以发布调查问卷,既能保护家长隐私也能提高统计效率。聊天群也是分享幼儿生活的重要平台,教师和家长都能在群内分享与育儿有关的精彩瞬间,可促进幼儿家长之间的联系,营造良好沟通氛围

[4]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一)创设丰富情境

信息技术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歌曲和图画,使教室内出现适宜的风景、人物、动物的画面,激发幼儿表现欲。幼儿喜欢颜色丰富、有动态效果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幼儿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

进行角色表演时,幼儿需要音乐伴奏,这样就能快速投入情感。比如表演《小羊和狼》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大森林的图片,然后播放节奏轻快的音乐,再为幼儿们分发头饰。伴随着幼儿的表演,教师要根据情节调整音乐,打造符合表演情境的童话氛围。在教唱儿歌时,可以用多媒体衬托氛围,展示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画面。比如教唱《我爱你》时,教师要展示与歌词相符的人物头像,唤醒幼儿情感,使幼儿的演唱更大胆、更有感情。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懂得创造情境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幼儿保持较好的专注度。因此,教师要研究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的手法,要搜集优质的教学资源,制造活泼愉快的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师幼互动

信息技术能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传输和播放,教师可利用该功能增进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让幼儿积极思考、踊跃表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绘本、儿歌、美术作品等,也可以播放幼儿的生活瞬间,让幼儿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身影,使幼儿感受到被重视,逐渐拉近与教师、伙伴的距离。

比如在阅读绘本故事《没有耳朵的兔子》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绘本,启发幼儿自己说出画面中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出绘本中各个兔子的特点,让幼儿观察图画后一边比划一边说,用行动演绎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利用多媒体展示绘本能促进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读懂故事。记录幼儿的成长经历也能促进师幼互动,教师可以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真状态拍摄下来,最后呈现在大屏幕上,让每个幼儿回忆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展示生活视频时,教师要逐一进行评价,比如“瞧,这是小明在认真地制作面具”、“小雨和小军合作搭建的积木可真漂亮”。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评价内容更丰富,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5]

结束语

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幼儿园应不断完善园内的监控网络、多媒体设施,为幼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同时要督促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个人信息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幼儿园的长久发展,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上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周晓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诗歌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18(90):150-150.

[2]单磊.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9(21):243-243.

[3]沈栎君.浅谈幼儿园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J].考试周刊,2019(22):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