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双碳”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反思

马桂花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西宁  810001)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绿色经济作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还要深入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寻求更为有效的发展策略。

二、双碳”背景下绿色经济的发展意义

绿色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等手段,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双碳”背景下,绿色经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它不仅关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双碳背景下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还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以下是对其意义的详细阐述:

第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绿色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向更加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绿色经济的发展还能催生新的增长点,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等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在“双碳”背景下,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有助于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碳捕集与利用等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绿色产业及领域的竞争力。

第三,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绿色经济的发展强调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环境的共享。同时,绿色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还能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第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生态危机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承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体现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绿色经济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从而减轻极端气候事件、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双碳”背景下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发展现状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绿色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各级政府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经济活动。

二是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等绿色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三是绿色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在碳捕集与利用、碳交易、绿色金融等领域,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四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世界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还能推动我国绿色经济走向世界舞台。

(二)面临的挑战

尽管绿色经济在“双碳”背景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尽管有政策支持,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制约了绿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技术瓶颈制约。尽管我国在绿色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整体上仍面临技术瓶颈制约。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仍需进口,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绿色市场的发展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管体系[2],这导致一些绿色产品和服务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推广,影响了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是社会认知度不高。尽管绿色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公众对绿色经济的认知度仍然不高。一些企业和个人缺乏环保意识,对绿色经济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制约了绿色经济的普及和推广。

四、反思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反思,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共同推动绿色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的成本降低和性能提升。同时,还应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

(二)完善合作机制与协同治理。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各方之间的合作与协同[3];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绿色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政策环境与市场机制。应制定更加连贯、有效的政策体系,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应加强对绿色经济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此外,需完善市场机制,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管体系。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结论与展望

“双碳”背景下,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需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认知的深化,绿色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发展机遇,需保持对绿色经济的关注和投入,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阮清娴. “双碳”目标下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以莆田市为例[J].商业经济, 2024, 570(2):180-182+193.

[2] ] 林延岚, 杨洪丹, 邱桂新.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县域实践与思考: 以福建省将乐县为例[J]. 福建金融, 2019(9): 53-57.

[3] 魏丽莉, 杨颖. 绿色金融:发展逻辑、理论阐释和未来

展望[J]. 兰州大学学报, 2022, 50(2): 60-73.

作者简介

马桂花 硕士研究生 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