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的本质安全理念与人才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的本质安全理念与人才培养研究

王再成

身份证:320822197608064511

摘要:本质安全是人类安全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在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的事故预防理论和措施。以人类健康、生命、财产、环境安全为目标的本质安全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达到人与设备、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本质安全理念与思想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本质安全理念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并给出了在本质安全理念指导下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本质安全

引言:本质安全是人类安全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质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概念,它与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措施、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是一种哲学理念。本质安全理念要求在不断改进工作系统及完善管理体系的同时,重视人自身的素质、能力、修养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质安全理念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1.1本质安全理念的概念和原则

本质安全是一种通过消除或减少危险源而达到安全的理念和方法,本质安全不是消除危险,而是通过消除危险源而实现安全。本质安全理念认为:通过消除或减少危险源来防止事故发生,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和正常进行。本质安全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基本原则主要有:系统设计安全原则;多层次、全方位安全原则;科学合理安全原则;动态管理安全原则。这些都是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1.2 本质安全理念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
本质安全理念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理念,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以本质安全为主线,通过对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发生,实现企业或行业的本质安全。指导企业开展本质安全化改造、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开展自动化改造等一系列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本质安全理念会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
1.3 本质安全理念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安全工程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安全生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等。以上课程均属于生产安全类课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制定专业课程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本专业的本质安全理念,根据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这些课程优先安排。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教育观念陈旧,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重课堂讲授,轻实践训练;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创新课程体系,建立“模块化+项目制”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建设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改革。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化+学分制”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考试方法。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优质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2.2 本质安全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本质安全理念的核心是通过采用一系列方法和技术,消除或降低不安全因素对系统和设备的影响,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完善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设置课程模块,保证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到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优化教师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教育实习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本质安全理念的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3.1 本质安全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以煤矿瓦斯防治为例,给学生讲述煤矿瓦斯防治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在讲授矿井瓦斯超限报警系统时,通过介绍矿井瓦斯超限报警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使学生了解到矿井瓦斯超限报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对井下瓦斯超限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异常并自动报警的一种装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兴趣。

3.2 本质安全理念与实践教学方法的结合

从本质安全理念出发,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质安全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种安全案例、事故案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安全与事故的关系,进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本质安全理念。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实验基地中加入本质安全理念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参观考察、项目研发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的本质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1 本质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设置、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结合国内外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经验,本论文构建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部分。基础课程包括安全法学、事故管理学、安全工程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生产过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技术、事故案例分析与应急处理等;拓展课程包括安全心理学、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等;实践环节主要是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
五、结语
本文对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的本质安全理念与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本质安全理念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本质安全理念融入专业教学的思路,阐述了本质安全理念融入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指出了本质安全理念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为国内本科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陈宝智. 安全原理(第2版) [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宝智. 危险源辨识控制及评价 [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