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李胡媛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430050

摘要:教师要正视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融合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多措并举把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巧妙地融合起来,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等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深度融合

前言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还是比较晚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就更加晚一些。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相关调查研究指出,我国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这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里,与普通本科毕业生相比较,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更高一些。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是,长远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势也是不容乐观,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缺乏仍是很突出的问题。

1基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1.1第一课堂:结合所学专业,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首先,丰富课程的设置。根据西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及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经验可知,创新创业教育通常来说包含三个目标层次:了解并熟悉创新创业是第一层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成为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是第二层目标;通过努力成为创业家即为第三层目标。根据这三个目标层次,高等院校在开始课程时,要有针对性,可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创新创业意识类、创新创业技能实操类、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类三大类型。每个学期,各个专业群以及基础部等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2-3门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业素养的新人。其次,拓展教学方法和形式。教无定法,只要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他的一切都应该向创业师资配置上面倾斜。现阶段,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可谓是凤毛麟角。学校可从两个方面解决此难题,一方面加大投入,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借助社会的力量,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技师来校授课。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等院校可借助网络化和信息化,实现在线公开授课,共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1.2第二课堂

理实结合,搭建创业模拟平台实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有效结合,这是创新创业教育必不或缺的阶段。第二课堂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等以实现。首先,借助创新创业软件模拟实训。高等院校可借助用友ERP软件、金蝶创业之星、ITMC系列沙盘等成熟的创业实践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模拟,进而了解创业的整个过程。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企交流活动。高等院校的学生大都有一个“通病”———对纯理论的学习不敢兴趣,却非常希望在实践中、真战中学习。但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和项目机会让高职学生在寒暑假顶岗实习期间来参与。于是,这种的形式便油然而生。高等院校可聘请权威人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意识。第三,组织或参与创新创业专题竞赛。创业类大赛成为当今高等院校乃至当今社会的热潮,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竞赛是可以更好的拓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声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第四,学生成立创新创业以及创客的相关社团。大学生社团是按学生兴趣而成立的小团体,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社团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社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社团可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高等院校的领导者,要为相关社团的成立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并进行相关舆论和政策引导,使高校社团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基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目前高等院校应该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华,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中,并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现完美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1第一课堂

结合所学专业,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首先,丰富课程的设置。根据西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及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经验可知,创新创业教育通常来说包含三个目标层次:了解并熟悉创新创业是第一层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成为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是第二层目标;通过努力成为创业家即为第三层目标。根据这三个目标层次,高等院校在开始课程时,要有针对性,可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创新创业意识类、创新创业技能实操类、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类三大类型。每个学期,各个专业群以及基础部等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2-3门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业素养的新人。其次,拓展教学方法和形式。教无定法,只要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他的一切都应该向创业师资配置上面倾斜。现阶段,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可谓是凤毛麟角。学校可从两个方面解决此难题,一方面加大投入,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借助社会的力量,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技师来校授课。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等院校可借助网络化和信息化,实现在线公开授课,共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2.2第二课堂

理实结合,搭建创业模拟平台实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有效结合,这是创新创业教育必不或缺的阶段。第二课堂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等以实现。首先,借助创新创业软件模拟实训。高等院校可借助用友ERP软件、金蝶创业之星、ITMC系列沙盘等成熟的创业实践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模拟,进而了解创业的整个过程。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企交流活动。高等院校的学生大都有一个“通病”———对纯理论的学习不敢兴趣,却非常希望在实践中、真战中学习。但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和项目机会让高职学生在寒暑假顶岗实习期间来参与。于是,这种的形式便油然而生。高等院校可聘请权威人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意识。第三,组织或参与创新创业专题竞赛。创业类大赛成为当今高等院校乃至当今社会的热潮,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竞赛是可以更好的拓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声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第四,学生成立创新创业以及创客的相关社团。大学生社团是按学生兴趣而成立的小团体,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社团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社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社团可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高等院校的领导者,要为相关社团的成立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并进行相关舆论和政策引导,使高校社团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正视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融合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多措并举把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巧妙地融合起来,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等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倩倩,施璐敏.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育人机制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23-124.

[2]潘云智,陈省平,宁曦,刘亚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7(10):68-68.

论文用于 2023年度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育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23XD1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