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挑战和机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新常态下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挑战和机遇研究

张亚东 周田

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本溪 11701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钢铁冶金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根据作者的工作经历,对钢铁冶金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与机会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的安全现状和安全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钢铁冶金企业的安全发展机会进行了探讨,为在新常态下,钢铁冶金企业的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常态;钢铁冶金;安全生产;安全发展

引言:在新常态下,钢铁冶金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业持续低迷,社会公众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与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滞后,主体生产设备大型化,事故频发。其发展的契机主要有: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钢铁工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

1当今时期的安全形势与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安全形势分析

1)在这一阶段,国家对产业安全生产的关注越来越多,加强了有关的安全管理和法律体系完善,对安全责任的追究和惩罚力度逐步提高,加大了对承担重大安全责任的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的处罚力度。2)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企业对于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意识与需求也越来越高,“不能出、出不起、不敢出”的安全观念已深入到了工业领域。

1.2安全管理现分析

1)生产运行任务繁重,以保障安全为目标的能耗高,安全责任不明确,生产运行工作节奏加快,安全管理中存在许多缺陷。2)现实与理想有一定距离,对安全工作及上级要求的贯彻执行还不够彻底,阶段性工作成效不明显,甚至还有所弱化,企业治理在执行、管理、组织、传达等各个层次均存在内容沟通不足、要求打折、重要信息传递偏差等问题。3)部分专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在某些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不力。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对设备的安全管理也是不够的,更不要说在特殊时期的安全监督了。

1.3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冲击

1.3.1企业兼并与重组的开放性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以及民营企业的跨国收购,这些都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兼并与重组能够强化公司的经营管理,增强公司对风险的抵抗力,并购能够使公司在维持原来的经营范围的前提下,扩展到新的领域,因此,公司的人才结构与资源分配得到了优化,公司的运作管理也得到了提升,公司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规模与经济实力将会成为制胜的关键,通过企业的重组与兼并,能够达到规模效应,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使公司的生产能力与规模得到大幅度提升。

1.3.2继续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国家发改委和多个地方政府都已经下发了限期治理方案,并且对地方的钢铁行业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期限,钢铁产业正逐步向超低排放方向发展,把环境保护和减排工作列入到自己的工作计划,制定厂内的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制订环保工作方案,企业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准备、改造和培训等各方面,预防企业内的突发性污染,并与监测部门合作,对污水、废气、粉尘和噪声进行监测。通过加大环境保护设施的改造升级,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使企业的管理持续优化,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2钢铁冶金安全生产的挑战

2.1行业持续低迷和经济新常态的双重影响带给安全冲击

近几年来产量压力凸显,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全球钢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而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导致了产能过剩。由于市场上的供大于求,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钢价不断下滑,使得钢厂的利润率不断降低,部分钢厂开始出现大面积亏损。当前,小型钢铁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部分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局面,大型钢铁企业在这一寒冷的产业环境下,纷纷采取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调结构促转型等措施。

2.2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发展滞后与公众安全意识不强

产业提升的矛盾突出了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推广应用适合的钢铁冶金安全技术,创新发展安全管理方法,有效开展安全培训,建设高素质的冶金应急救援队伍。由于产业的粗放扩张,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欠账多,导致钢铁企业的安全保证能力发展严重落后于生产技术,也很难适应工人对安全、健康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势必要求企业提升安全管控能力,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2.3钢铁冶金主体生产设备的大型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随着重大装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其本安水平持续提高,但主体装备的大型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在大型主体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仪器仪表、安全联锁系统等方面,必须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以保证装备的本质安全。二是重大冶金设备,如铁水罐、钢包、起重机、过桥车辆等,其配套的水、电、风、气等公用辅助介质,如事故供水、双回路供电等,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钢铁冶金安全生产的机遇

3.1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将给安全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工作安排,“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国家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检测预警和监管监察执法,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国家将从各个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安全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它必然会推动整个安全生产领域,包括钢铁产业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同时也会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

3.2安全法对金属冶炼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要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新安全法》)2021年6月10日发布、2021年9月1日实施。《新安法》中“金属冶炼”一词共17次,其中有9条是直接针对冶炼企业的,8条是关于冶炼企业的。随着《新安法》的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同时,随着国家对标准化和法制化的重视,我国的冶金工业标准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和完善。加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建设,是一项重要措施。

3.3我国钢铁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阶段,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变。据中国工程院及其他相关机构的调查,中国的钢铁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因此,进入新常态时期,正是我国钢铁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速由大到强的重要时期。对安全,环保,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的重视,都表明了钢铁行业的实力。

总结: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始终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新常态化调控下,钢铁企业要加强产能建设,加快兼并重组,推动超低排放,以安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低碳发展、工业融合为手段,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牧,陈立,徐子怡.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J].冶金与材料,2023,43(07):29-31.

[2]王永丰,张琦,李庆林.钢铁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职业安全,2023,(06):44-45.

[3]宋亮.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3,43(04):70-72.

[4]陈丽超.新常态下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挑战和机遇[J].山西冶金,2023,46(03):73-75.

[5]赵媛.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冶金企业风险辨识中的应用[J].河北冶金,2023,(02):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