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统整视角下描摹画面,提升学生阅读文本理解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课程统整视角下描摹画面,提升学生阅读文本理解力

胡静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画画普遍受到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将这一轻松的活动整合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利用再造想象,把抽象的语言转化还原为直观的形象,并把想象到的情景描画出来,这是一种自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我们可简单将其过程归纳为:理解·画画·理解。

【关键字】(初步)理解·画画·(加深)理解。

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众多的兴趣爱好中,画画应该说是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将这一轻松的活动整合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使之为语文教学服务,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统整研究之培养阅读文本理解力。

所谓“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统整研究之培养阅读文本理解力”是指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利用再造想象,把抽象的语言转化还原为直观的形象,并把想象到的情景描画出来,其过程为:在经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勾画出相关图画(可以是示意图),以此达到对课文加深理解的效果。亦可简单将其过程归纳为:(初步)理解·画画·(加深)理解。

“理解·画画·理解”手段的使用,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理解·画画·理解”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我们知道文本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并不直观。如果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能唤起想象和抽象思维更好地协同活动,这样就会使文章内容更具现实感,就能提高阅读理解效果,这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运用“理解·画画·理解”是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理解的。例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月亮湾》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在纸上画出月亮湾村子的大致轮廓,并请学生来说说月亮湾名字的由来。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同时,也形象地理解了文中将弯弯的小河比作了月牙的比喻。而这样的过程正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的结果呈现。又如,这一课中的“倒映”一词,是低年级学生较难理解的,往往容易与“倒影”一词相混淆,而通过画画,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点拨下,较为直观的理解到,水里小桥等的影子就是“倒影”,而像树木在水中出现倒影的这种现象才是“倒映”。由此可见,使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富有现实感的形象,在理解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二、“理解·画画·理解”的过程,也是加深对阅读文本理解的过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要画出一幅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画时,学生就要动员已有的经验表象,按文中条件去构成被描述整个情景中的各个要素,这时,如果对文本没有深入阅读的话,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是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一边画一边还会遇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因而,学生在完成画面的同时,就必须再一次深入阅读、仔细分析,这正体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院子里的悄悄话》这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后,使学生理解到树木的年轮可以记录树木的年龄,指示方向以及标记生长各年份的气候等。在此理解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树木年龄、气候等),画出一张树木的年轮图。这时,实施到具体画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诸如:年轮画几圈,年轮宽窄的变化等等细节问题。这时学生必然会再次深入课文去寻找正确的画法。这样,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经过了“画画”这一环节,就使得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起到了加深的作用,而这也正是以画促学,提升自主阅读能力的魅力所在。

三、“理解·画画·理解”也是学生自主阅读信息的反馈手段

我们利用“理解·画画·理解”可以较为便捷地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理解情况。因为学生根据客观文本条件画画时,在画面中也反映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主观意识,学生是按自己的理解来完成这幅画的,因此从画作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以及是否理解正确,教师可以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及时予以辅导。如《院子里的悄悄话》一课,学生根据要求画年轮图很能说明问题,年轮画正确了,说明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可根据学生的画面上的错误,作针对性的辅导。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骆宾王的《咏鹅》后,为了使学生体会这首诗的色彩美(“白毛”、“绿水”、“红掌”),要求学生画一幅《白鹅戏水图》。有一个学生将诗中的“清波”的“清”错误地理解为青色的“青”,将水画成了青色的水,于是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区分了“清、青”的字义,及时纠正了学生理解偏差。

四、“理解·画画·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首先,发展想象的随意性是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一个方面。“理解·画画·理解”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出符合文本的想象内容,这不仅需要有意识地确定相应的想象内容,而且还需要有意识地去画。这一过程,大大促进了学生想象的随意性和目的性。其次,这是一项有趣的智力活动。“理解·画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再造想象,而严格地说任何想象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最终把想象到的画出来这一过程,就更就富有创造性了,因此“理解·画画·理解”这一过程是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的。

五、“理解·画画·理解”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解·画画·理解”是在学生喜爱画画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并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相反实践证明学生都很乐于去完成这项活动,在这其中,学生就成了活动的主体,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完成,把枯燥的讲解变为有趣的智力活动,而在有趣的智力活动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进一步探究,可以说一举两得。

五、“理解·画画·理解”还可以开发学生潜在的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综上所述,“理解·画画·理解”即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统整研究之培养阅读文本理解力,在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能够恰当地结合文本巧妙地加以运用,那么一定会卓有成效,为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