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农建学

富宁县人民医院 云南富宁663400

[摘要]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腹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实施多排螺旋CT平扫+重建技术诊断,对照组实施超声、CT轴位平扫及腹部平片检查方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急腹症影像;诊断价值

前言:急腹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难度较大[1]。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超声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一些诊断信息,但由于其成像原理和技术限制,对于某些病变的显示和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螺旋CT(MD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MD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2023年我院92例急腹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女数量之比为23:23;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为48.35±5.12(岁)。对照组男女数量之比为22:24;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为48.13±5.08(岁)。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超声、CT轴位平扫及腹部平片检查,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检查前做好相关检查前准备,如保持胃腔充盈、膀胱充盈及清洁肠道等,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必要时站立位检查,告知患者暴露腹部,对腹部进行检查。

观察组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重建技术,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平扫患者腹部及对患者腹部进行增强扫描。将电流设置为250毫安,电压设置为120千伏,层距设置5毫米,层厚设置为5毫米,重建层厚度设置为1.25毫米。对实施扫描的患者,选择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设置浓度为每毫升300mgl,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升,注射速度为每秒3毫升,注射对比剂25秒之后,属于动脉期,注射对比剂50秒后,属于门静脉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

1.4统计资料

使用SPSS26.0软件,使用[n,(%)]计量资料,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分析诊断准确率[n(%)]

组别

漏诊

误诊

诊断失误

诊断准确

观察组

0(0.00)

1(2.17)

1(2.17)

45(97.83)

对照组

3(6.52)

5(10.87)

8(17.39)

38(82.60)

X2

-

-

-

6.035

P

-

-

-

0.014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了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多排螺旋CT(MDCT)以其高分辨率、快速扫描和三维重建等优势,在急腹症的影像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效果显著。超声、CT轴位平扫及腹部平片是急腹症影像诊断中常用的方法,然而,超声、CT轴位平扫及腹部平片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超声、CT轴位平扫及腹部平片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不同操作者的诊断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其次,超声、CT轴位平扫及腹部平片特别是超声及平片对于深部组织的显示能力有限,对于某些病变的检测和定位可能不够准确;最后,超声、CT轴位平扫及腹部平片无法提供三维图像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评估可能不够全面。相比之下,MDCT重建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多排螺旋CT是一种采用多个探测器阵列围绕患者进行连续扫描的CT设备,其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通过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将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后处理,生成具有立体感的三维图像,有助于医生对病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首先,MDCT重建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三维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其次,MDCT重建技术可以进行多种后处理操作,如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P)、曲面重组(CPR)等,从而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最后,MDCT重建技术具有快速、无创、无痛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患者。MDCT重建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腹部各个器官的结构,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可以对腹部血管系统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MDCT重建技术可以通过多种后处理操作对病变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例如,MIP可以显示病变的最大密度投影图像,有助于判断病变的位置和范围;MinIP可以显示病变的最小密度投影图像,有助于判断病变的内部结构;CPR可以显示病变的曲面重组图像,有助于判断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腹部影像,有助于医生发现病变、判断病变性质和定位病变。与传统的X线、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上有明显优势。研究表明,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的诊断中,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通过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治疗方案和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作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为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并非万能的,其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辉,黎丽,张俊安,等.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5):878-880.

[2]胡付伟.分析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8):125-127.

[3]肖文豪.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8):77-79.

作者简介:姓名:农建学(1984年 6 月~)籍贯 :云南富宁 民族:壮族 职称:主治医师 学历:本科 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