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提问策略有效实施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关于课堂提问策略有效实施的思考

徐艳兵

三河市冶金小学  

一、案例主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一直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我开始尝试使用学案来助力提问策略。

学案是一种教学工具,它包含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相关问题。作为一名有着二十五年教育工作经验的语文老师,我努力尝试利用学案来提升教育效果。我设计的学案不仅包含基本的知识点,还设计了一些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首先会引导学生浏览学案,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作为课堂讨论和深入学习的起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了解知识的基本概念,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案例描述

以下是我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设计的一篇学案。本篇学案分为两个部分:语文常识和课文理解。在语文常识中我重点铺垫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认知,把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比喻手法的特点直接展现给了学生。在课文理解环节中,我利用大量而有序的提问,将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同时利用提问将学生带入情境,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章。

《走月亮》

语文常识

比喻句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犹如、宛如、仿佛、似的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用“是、变成”等连接。

如:那满池的荷花变成了楚楚动人的仙子。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如: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去上学。

课文理解

《走月亮》这篇文章描绘的是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习主席曾经到过这里,并用“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来赞美此处风景。

1.请你根据课文,说说文章题目“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这篇课文以“走”为线索,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我”和阿妈都在哪里“走月亮”?

1-3自然段我和阿妈在(  )走月亮,4-5自然段在(   )走月亮,6-7自然段在(    )走月亮,8-9自然段体现了“我”和阿妈之间的亲情。

3、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写出了多种感官感受到的事物,眼中看到的有( ),鼻子闻到的有( ),心中想到的有(  ),这些形成了一幅月下溪景图。

4、第六自然段作者调动了更多的感官,眼睛看到(  ),耳朵听到(  ),鼻子闻到( ),心中想到( )。

5、从上面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6、在文中画出带有下列修辞的句子: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

7、说说你画的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做什么?

三、案例分析

1、在本次教学中学案作为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提高了学生自主提问的有效性。同时,学案还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施提问策略,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使用学案助力提问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诸多益处。首先,学案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了对知识碎片化的理解。其次,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最后,这种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这种策略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设计有效的学案问题,如何平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处理学生的反馈等。对于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如与同事讨论、参考教育专家的建议、试用不同的学案版本等。通过这些方法,不断调整和改进学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发现学案助力提问策略的应用效果良好。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提高,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同时,教师也得到了更好的教学反馈,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四、案例启示

通过此次实践,我认为这个案例提供了关于使用学案助力提问策略的重要启示:

1. 创新教学方式:学案助力提问策略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是可以推广和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学案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能够系统地呈现知识,并提供相关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5. 问题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使用学案,我在教学中创造了一个充满互动和参与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教师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与同事讨论、参考教育专家的建议、试用不同的学案版本等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学案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8. 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和反思的工作。使用学案助力提问策略是我对教学工作的创新尝试,通过反思和改进,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提问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河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以学案助力提问策略促进语文板块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题编号:20232060)课题主持人:徐艳兵

课题单位: 三河市冶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