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北京的春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北京的春节》为例

郑垚

武夷山市百花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后习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以《北京的春节》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课后习题;北京的春节

引言: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其核心任务之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习题的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还涉及对文化传承的理解、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的拓展。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在设计课后习题时,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感悟课文内容,体验语言运用,提升语文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课文。如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习题:"假如你生活在北京,你最想参加课文中哪些春节活动?为什么?"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就会在脑海中勾勒出北京春节的景象,仿佛自己就置身于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还能结合自身的真实情感去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其次,教师还可以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碰撞中加深体验。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习题:"如果你要向一位外地朋友介绍北京的春节,你会怎么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选取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语言,向他人介绍北京春节的独特魅力。在组织语言、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锻炼,表达效果也会在同伴的反馈中得到提升。

二、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语文视野

语文学习绝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层面。好的语文课后习题,应该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感悟语文、运用语文,在语文中观察生活、反思生活,从而拓展语文视野,提升语文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鼓励学生谈体会、说感受。如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的家乡春节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与课文中北京的春节有什么异同?谈谈你的感受。"通过这样的习题,学生就会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对比异同中加深对传统节日习俗的认识,在谈体会说感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通过习题,不仅巩固了课文知识,还能走出课本,用所学语文知识去观察生活,在与生活的联结中感悟语文的实用价值。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如教师可以出这样一道习题:"春联中常用一些吉祥语,比如'万事如意'、'年年有余'等,这些吉祥语都有什么寓意?请查阅资料,并向大家介绍。"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到传统春联文化的内涵,还能触类旁通,认识到吉祥文化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如建筑、器物、服饰等,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在语文学习与其他人文知识的结合中,学生必将收获语文的广博内涵。

三、重视语言积累,夯实语文根基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语言根基。因此,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在练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筑牢语文发展的根基。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习题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悟语言的魅力。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课文中有哪些描写北京春节的优美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仿写一个句子。"通过这个习题,学生必须认真揣摩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积累表达春节的优美词句。学生还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写一个具体的句子。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感知语言、积累语言、创造语言的过程。学生在习题中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必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储备,成为日后学习和运用语文的重要资源。其次,教师要通过习题重点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学习也离不开牢固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习题中融入字、词、句、篇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把下面的词语解释对应起来:京郊、宫门、殿檐、琉璃瓦。"通过这个习题,学生必须查阅工具书,明确词语字面意思,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适当延伸,引导学生总结这些词语的构成方式,如偏正式、动宾式、联合式等,帮助学生认识构词规律,类推新词新义。唯有在习题中夯实语文基本功,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结束语:

总之,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把握重点,灵活多样。通过课后习题,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课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更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允.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北京的春节》为例[J].小学生(下旬刊), 2022(6):109-111.

[2] 陈丽丽.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为例[J].语文课内外, 2020.

[3] 彭丽.紧扣课后习题 着力语文要素——以《济南的冬天》为例[J].中学语文, 2018(4):3.

[4] 滕小艳.依托课后习题,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青蛙写诗》为例[J].语文天地, 201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