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为幼儿教育深度赋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现代信息技术为幼儿教育深度赋能

闭巧慧

靖西市第九幼儿园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园本文化的营造、家园共育的促进起到重要的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更适合幼儿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教学;幼儿培养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走向新阶段。幼儿教育也要及时转变观念接纳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迎接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的运用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严格贯彻《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以及避免幼儿教育泛游戏化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幼儿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幼儿信息整合能力,有助于提升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信息整合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提升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契机。幼儿主导”“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等关键词与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水平不仅可以满足幼儿认识事物、感知世界信息的需求,还能对其信息整合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培养幼儿信息整合能力与提升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是相互助益、相辅相成的。

二)利用信息化,切实发展幼儿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带来实实在在的丰富与创新,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带领幼儿探索、创新。在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还要善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中,以在优化教育形式的同时,让幼儿可以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中,获得视野的开阔与灵感的激发,有效推进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幼儿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真正从幼儿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认识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摆脱了传统的以纸质教材为讲授主体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能力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教育新理念使得教师主动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多元化的优势。它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效融合在一起,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让原本静态的教材内容起来,充分激发又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原本的教学方式得以更新。多元化的教学素材通过多媒体生动地展示出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快乐的学习。

(三)拓宽了教师的学习渠道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在过去,教师往往以书本为载体,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办公室交流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教师的学习渠道,丰富了教师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知识的共享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与其他教师进行知识的探索和讨论,利用网络平台来搜集各种教育素材,丰富教学知识。学校还可以利用远程视频、网络培训机构等对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利用多种学习渠道,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原则

适度性原则

信息技术在丰富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是给传统的幼儿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指导中,幼儿教师不能过多地迷恋信息技术不能一味强调信息技术的优势,而忽略了传统幼儿教育模式对幼儿行为的指导、规范与知识引领的作用,而是要遵循适度性原则,让信息化技术辅助传统教育,让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育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二者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开展中可以互为补充、互相支持,既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丰富性、科学性、趣味性优势,又能引导幼儿在感知信息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从中收获相关教学知识的积累与相关生活与学习技能的提升,以达成1+1>2的幼儿教育效果。

多样化原则

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理念指导与改革引领下,幼儿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创新,能遵循多样化原则,将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建情境等内容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借助希沃白板、微课视频、人机互动等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引领与教育模式优化,以帮助幼儿保持比较长久的知识学习与互动热情,也使幼儿教育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变得更加轻松,让幼儿教育目标更加容易实现。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参与教育活动与知识学习的主要助推剂,而幼儿的兴趣点则是直接”“新鲜有趣。所以,在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设计方面的更新,让幼儿感知信息技术教学所带来的科技性与便利性,而是要立足趣味性原则、立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爱好,借信息技术为幼儿引入更多趣味元素(趣味声音、卡通人物、游戏活动、鲜艳色彩、动画素材

……),以带给幼儿更加直接和丰富的视觉体验、感官刺激,以从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可以抓住幼儿的目光,使其可以在被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所吸引的同时能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与活动的建构,切实促成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和高质量进行。

四、新形式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AR技术

教师可以将幼儿引入情境,运用AR技术让幼儿更直观地看到立体的动物,还会跑、会叫,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其主动模仿小动物。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

在课堂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被越来越广泛使用。相比传统多媒体技术,白板有更强的即时互动性。移动、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有特别好的运用价值。比如在分类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移动操作,展示不同的分类方法;老师可以截图,将所有孩子的分类方法都同时展示在白板上。通过白板,孩子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其他孩子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同伴的想法,增进生生互动的效果。此外白板的放大、遮罩等功能也能营造躲藏寻找的趣味效果,特别适合小年龄幼儿的心理活动。

)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平台

家长是新时期幼儿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在信息技术引入幼儿教育后,教师可以借助其网络的便利性与即时性优势,主动丰富与幼儿家长的联系方式、联系内容,并在增进家园了解的同时,提升家园之间的互动频率,提升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信任度与支持度,以逐步打造良性的家园教育关系,并在充分践行家园共育理念的同时,携手共助幼儿的身心全面成长。

结束语:信息技术教学给幼儿教育带来新的形式和机遇,信息技术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可以打破家园教育的时空限制,对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因此幼儿园教育者应该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幼儿的学习、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幼儿园教育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闫贵娟.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王正伟,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