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1

肠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注意事项

兰长江

隆昌市中医医院 四川内江 642150

肠炎指的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袭大肠和小肠内膜引起的炎症感染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及老人,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稀水便、黏液脓血便、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易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肠出血、肠穿孔等,需及时干预。下面来说说肠炎的日常护理方法及护理注意事项。

IMG_256

1.用药护理

肠炎患者排便次数增多,为缓解腹泻症状,可服用苯乙哌啶片剂或液剂、洛哌丁胺等药物止泻,儿童发生肠炎可用洛哌丁胺进行止泻。受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影响,肠炎患者易发生脱水,为预防脱水的发生或已经出现轻度脱水,可少量多次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如果出现严重脱水,则需静脉补充水及电解质。为缓解肠炎引起的腹痛症状,可服用阿托品进行解痉止痛,该药物能抑制肠道蠕动和肠液分泌,从而能止痛、止泻。另外,肠炎患者还可使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以促进机体炎症快速消退,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出现肠炎,需避免使用甲硝唑。

2.体位护理

急性肠炎患者(起病骤然、伴厌食、腹痛、腹泻、腹鸣、恶心、呕吐、伴或不伴黏液血便等症状)应卧床休息,卧床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慢性肠炎患者(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进行适当的运动。

3.腹部热敷和按摩护理

肠炎患者可用热毛巾对腹部进行热敷,以促进肠道运动增强,从而有助于减轻腹痛症状和减少排便次数。腹部按摩同样能增强胃肠道蠕动,有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从而能有效缓解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按摩方法为:手掌部位平放在腹部,从右上腹到左上腹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再从左下腹再到右下腹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按摩时避免用力过大,以免加剧腹痛症状。

4.肛周皮肤护理

肠炎患者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后,需及时用温水对肛周进行清洗,以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并在肛周皮肤上涂抹适量的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免肛周发生感染或促进肛周损伤处愈合。

5.饮食护理

肠炎患者日常应以富含优良蛋白质、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类、蛋类、牛奶、豆类、豆制品、小米、大麦、小麦、燕麦、荞麦、玉米等,以补充长期腹泻所致营养消耗。若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应以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少渣软食为主,如烂饭、软面条、面包、豆浆、豆腐脑、菜汁、嫩绿叶蔬菜、鲜果汁等,避免食用芹菜、韭菜、黄豆芽、洋葱等含纤维多的食物,这些食物可增加胃肠道蠕动,使肠炎腹泻症状加重。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谷类、洋葱、桃子、甘蓝菜、地瓜、马铃薯等,以免加重腹痛和腹胀症状。禁食生冷、坚硬、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和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加重肠炎病情。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由于肠炎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不洁有关,因此,肠炎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卫生,餐前洗手,不吃污染、变质、发霉的食物,不吃生食和饮生水等,尽量不要在外面饭店、饮食摊用餐等。另外,烟酒均会对胃肠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肠炎患者还需戒烟禁酒。

6.心理护理

肠炎患者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也会对其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因为临床研究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易对下丘脑迷走神经核及脑肠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易导致胃肠运动、感觉等出现异常。因此,肠炎患者还需合理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或情绪不佳时,可向家人、朋友倾诉,以疏解不良情绪。或者可通过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听音乐、看书、画画、外出游玩散心等改善自身的情绪状态。

7.日常护理

肠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腹部受凉,还需多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机体抗病能力,能加快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