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建筑工程预算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杨琪

山东淄建集团,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以现有的建筑工程预算方法,常常导致预算结果的不准确,并且,预算过程缺乏透明度。其次,工程预算的技术短板、人才短缺、管理体制过于僵化等方面挑战明显。为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预算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采用先进的预算方法,改进与优化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鼓励建设项目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电子商务模式,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透明度。通过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加强工程预算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优化管理体制,为提高工程预算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开设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优化;电子商务模式

引言

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预算控制始终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尽管众多企事业单位在此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但建筑工程预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预算准确度不高,预算过程缺乏透明度。这些除了与预算控制方法、技术手段、人力资源等方面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有关,更与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繁琐有关。针对这一系列挑战,本文将就建筑工程预算的现状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试图从中分析出问题的关键,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能为建筑工程预算的改革和进步提供参考和指导。

1、建筑工程预算现状分析

1.1 建筑工程预算的基本特征

(1)建筑工程预算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特征。预算作为项目的编制和执行依据,能够明确规定项目的投资规模、构成、分解和控制要求,从而指导项目各阶段的工作。

(2)建筑工程预算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特征。预算是对项目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全面的拟定和安排,包括项目的建设费用、运营费用、维护费用等各个方面,在全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3)建筑工程预算还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特征。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算、分析和论证,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满足项目需求。预算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原理,保证预算的科学性。

1.2 建筑工程预算的功能

(1)建筑工程预算可以作为招投标的依据。预算提供了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资金的合理分配,以及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等相关信息,对招投标活动起到决策性的作用。

(2)建筑工程预算可以用于项目的控制和监督。预算作为项目的执行依据,可以通过比较实际费用和预算费用的差异,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3)建筑工程预算还可以用于项目的决策和评估。在项目前期,预算编制是决策的基础,能够提供项目可行性、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等方面的评估指标,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4)建筑工程预算还可以用于项目的验收和结算。预算作为项目的核算依据,通过对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核实和审核,可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结算,为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提供重要的依据。

(5)建筑工程预算具有指导性、约束性、综合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等特征,并承担着招投标依据、控制监督、决策评估、验收结算等多种功能,对项目的成功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需要注意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不断优化预算方法和提高预算的质量,以应对建筑工程预算所面临的挑战。

2、建筑工程预算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2.1 技术短板和人才短缺对预算制定的挑战和策略

建筑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到技术短板和人才短缺的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预算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技术知识,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方案、成本估算等。如果技术水平不足,很容易导致预算偏差和误差。预算编制需要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人才,而目前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导致了建筑工程预算领域的人才匮乏现象。这些挑战使得预算编制难以保证准确性和专业性。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建筑行业需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建筑工程预算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应当加大培养预算相关专业人才的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建筑企业应该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和预算编制水平。建筑行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软件,提高预算编制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筑工程预算将更加准确和科学,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2.2 管理体制僵化带来的问题和策略

建筑工程预算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管理体制的僵化。传统的预算管理往往由政府主导,管理体制相对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这种管理体制的问题会对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和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管理体制僵化会导致决策过程复杂、周期长。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预算编制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和批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这可能导致预算编制的滞后和不准确性。

管理体制僵化使得预算编制难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快速变化和需求变化。在现代建筑领域,技术和市场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建筑工程的形式和规模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管理体制往往无法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导致预算编制和实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解决管理体制带来的挑战,建筑行业需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建筑行业应该积极推动预算管理的市场化和企业化,并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流程优化,减少决策层级和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将更加灵活和高效,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3 预算透明度不足的挑战和策略

建筑工程预算的透明度是保证预算编制和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建筑工程预算的透明度普遍不足,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1)预算透明度不足导致信息不对称。在工程竞标过程中,缺乏透明的预算信息会使得参与竞标的企业和个人无法准确了解到工程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竞标价格的失真和不公平。市场缺乏透明度也会导致工程过程中的变更和索赔问题,造成争议和纠纷。

(2)预算透明度不足影响了预算的监督和审计。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款项的审计和监督是保证预算执行效果的重要环节。如果预算信息不透明,审计和监督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增加了财务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提升预算的透明度,建筑行业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筑企业应该主动公开预算信息,通过公开招标和标书评审等方式,确保预算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政府也应加大对建筑工程预算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预算审核和监督机制。通过加强透明度,建筑工程预算将更加合理和公正,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 结束语

本文深入剖析了建筑工程预算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预算结果的不准确性、预算过程的不透明性、技术和人才的短板以及管理体制的僵化等问题。研究指出优化并改进预算管理方法,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及电子商务模式,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准度、合理性及透明度。通过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加强工程预算专业人才的培训和优化管理体制,以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水平,降低工程成本。这为建筑工程预算的革新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哲宇. 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 河南建材,2023(4):148-150.

[2] 张珊.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策略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3,19(27):82-84.

[3] 李婕.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策略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2023,21(1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