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

张旭  杨燕君(通讯作者)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400060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较小,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保温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生理状态,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成为主要手段。然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对手术应激反应敏感,容易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康复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复合保温护理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措施,旨在通过多个方面的干预,维持患者术中生理稳定,降低手术风险。本文旨在探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9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年龄65-85岁,性别不限。排除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证患者。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65至85岁之间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②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③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出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②术前评估中发现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③ 拒绝参加本研究或无法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④在研究过程中因个人原因退出或失去随访的患者。

1.3分组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

1.3.1对照组

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护理等。

1.3.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

①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情、身体状况及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②术中保暖:采用加温输液、加温呼吸气体、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等措施,避免患者术中失温。

③术中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体温变化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④术后保温:加强患者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暖毯、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等,避免术后受凉。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

①术中体温变化: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至离开手术室结束的全程体温变化,特别关注关键时间点(如麻醉诱导、手术开始、手术结束等)的体温。

②术中失温事件发生率:定义失温事件为体温下降超过某一阈值(如低于36.0°C),统计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失温事件次数。

③手术时间:记录手术从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总时间。

④术中出血量:准确测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总量。

⑤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疼痛评分、活动能力恢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血栓等)以及住院时间。

这些观察指标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评估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患者安全、手术质量、术后恢复和经济负担的影响。通过这些指标的数据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照护质量。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较小,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术中体温变化

实验组患者术中比对照组患者平均体温、术中体温、最低体温、最高体温波动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表1术中体温变化

观察指标

对照组(n=45)

实验组(n=45)

P值

平均体温(℃)

36.5 

36.8

<0.05

术中体温波动范围(℃)

±1.0 

±0.8 

<0.05

最低体温(℃)

35.5 

36.2

<0.05

最高体温(℃)

37.5

37.3

<0.05

2.2手术相关指标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

表格2:手术相关指标

表2手术相关指标

患者组别

手术时间(分钟)

术中出血量(毫升)

P值

对照组

120

800

<0.05

实验组

105 

650

<0.05

2.3术后恢复指标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活动能力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3:

表3术后恢复指标

患者组别

术后疼痛评分

活动能力恢复程度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平均住院时间(天)

P值

实验组

3.2 ± 0.8

良好(90%)

5

5.5

<0.05

对照组

4.5 ± 1.2

中等(70%)

10

7.0

<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保温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生理状态,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探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能力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减弱,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手术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低温、失血等,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因此,有效的保温措施对于保障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至关重要。{1}

复合保温护理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它不仅包括传统的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暖毯、调整室温等,还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如加温输液、加温呼吸气体等,以实现全方位的体温保护。这种模式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

从实际应用来看,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传统的保温措施相比,复合保温护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维持患者术中的体温稳定,减少术中失温的发生。同时,该模式还能够降低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然而,复合保温护理模式的实施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该模式的实施需要较高的医疗资源投入,包括专业的护理人员、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物资供应等。其次,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保温效果,如体质、病情、手术方式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保温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实践意义{2}。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减少手术风险,还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娜.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综合保温护理效果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1):177-179.

[2]尚彬. 复合保温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J]. 名医,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