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认知管理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及接种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综合认知管理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及接种率的影响

毛斯宁

吉林市丰满区建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目的 综合认知管理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及接种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6月展开横断面研究,对0~6岁儿童家长的四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情况开展线上调查。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10916名家长中,Hib、水痘疫苗、五联疫苗和流感疫苗的疫苗犹豫分别有3846名(35.23%)、1769名(16.21%)、4349名(39.84%)和3050名(27.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域、收入和同时接种多种疫苗的意愿是四种疫苗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综合认知管理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及接种率提升效果显著,建议增加Hib疫苗的宣传,制定相关策略提高民众对Hib疫苗的接种意愿。

关键词:综合认知管理;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接种率

引言

疫苗犹豫是指在有疫苗接种服务的情况下拒绝或延迟接种疫苗。对疫苗接种的抵制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爆发可预防的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多起疫苗事件的发生导致民众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信心有所下降,接种意愿较低。为持续监测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情况,本研究针对综合认知管理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及接种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21年6月10日,通过科技网络平台对Hib疫苗、水痘疫苗、dtap - ipvv -Hib疫苗和流感疫苗进行了在线调查。从该平台注册用户中,取0~6岁儿童父母为调查对象。按照分层样本量计算公式估算最小样本量,公式:N=Z21-α/2(1-p)ε2p。查阅四种疫苗接种率文献,其中接种率最低的五联疫苗接种率p约为12.1% 。Ⅰ类错误概率α=0.05,Z1-α/2=1.96,ε=0.10,计算所需最小样本量为2791人。考虑到线上调查应答率较低,按照25%应答率将样本量扩大为11164人[2]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平台0~6岁儿童各年龄用户数量占比,将11164人分为7个年龄组(<1岁、1岁、2岁、3岁、4岁、5岁、6岁)。若家中有多个儿童,则以年龄最小的为准。自填式问卷通过手机客户端向用户推送,用户于手机端进行填写。问卷收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若在截止日期前达到预期样本量,调查自动终止。、

1.2.2 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接种态度和接种意向。(1)个人基本信息:填写所在地区、父母年龄、所在乡镇、家庭人均收入、学历等5项内容。(2)疫苗接种态度:包括3项问题,分别是“是否认为疫苗预防的都是严重疾病”(必要性)和“是否担心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是否同意一次为孩子接种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将回答中“非常同意”或“同意”定义为“是”“不确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定义为“否”。(3)接种意愿:根据“是否愿意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流感疫苗”判断儿童家长对不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意愿,并填写接种的原因。选项包括“愿意接种”“不确定”和“不愿接种”,将回答“不确定”“不愿接种”的调查对象定义为“疫苗犹豫”。

2结果

疫苗犹豫的多因素分析 四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的共同影响因素包括地域、收入、是否愿意同时接种多种疫苗。除此之外,儿童年龄、家长年龄、城乡、学历、是否担心异常反应也是至少1种疫苗的影响因素[3]

3结论

本研究发现,家长对四种非免疫疫苗的接种意愿存在统计学差异。接种水痘疫苗和流感疫苗的意愿高于Hib疫苗和dtap - ipvv -Hib四联疫苗,这可能与该病的流行有关。中国水痘和流感的发病率高于B型流感嗜血杆菌。但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病死率高达5%。据估计中国2015年约有3400名儿童死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排名世界第三。目前194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仅有中国未将Hib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DTaP-IPV-Hib五联疫苗接种意愿较低主要原因是大多疾病已被免疫规划所覆盖,大部分家长会选择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地域、收入和是否愿意同时接种多种疫苗等3个因素对四种疫苗的犹豫情况均有影响。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和西部儿童家长的接种意愿明显高于中部。这与我国东部高于中部,西部最低的分布趋势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该平台用户相比其他人群更加关注儿童健康,导致西部地区的抽样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自费接种,因此在无法看到直接收益的情况下,部分家长认为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费用会是笔额外的开支,尤其是对收入较低的家庭而言。本研究显示,支持同时接种的家长更愿意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随着应种剂次的增加,受众者的延迟接种比例也会随之增加。在中国0~12月龄儿童需接种16剂次免疫规划疫苗,如果加上自主选择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将近20剂次。大部分家长会因接种疼痛而担心,如果无法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就诊次数每增加一次都会引发家长更多的焦虑,从而降低接种意愿,加大拒绝和延迟接种的可能性。本研究显示儿童年龄<1岁的家长接种犹豫高于1~6岁的儿童家长,这可能也是由于1岁以下应种剂次较多所致

[4]

疫苗犹豫比例在不同父母年龄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dtap - ipvv - hib疫苗在年轻父母中有较高的疫苗犹豫率,这可能与疫苗价格较高有关,而年龄较大的父母往往收入较高。相比年轻家长更愿意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水痘疫苗和流感疫苗在年长的家长中疫苗犹豫比例更高,这可能和健康观念有关。在上一代家长的认知中,水痘和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接种疫苗也不会对儿童健康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接种意愿较低。接种后是否发生异常反应一直受到儿童家长的关注。担心发生异常反应的家长面对Hib、DTaP-IPV-Hib五联疫苗和流感疫苗时更易发生疫苗犹豫。如何引导儿童家长正确认识异常反应,普及异常反应的处理方法是缓解家长对AEFI担忧的关键。

本研究存在如下局限性,一是调查对象仅限于科技平台的用户,调查对象对疫苗和健康观念的重视程度会高于中国儿童家长的平均水平,因此疫苗犹豫有被高估的可能。二是受制于调查对象的理解能力和线上调查交流方式的局限,无法当面对调查对象的疑问进行解释,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水痘疫苗、流感疫苗接种意愿高于Hib疫苗和DTaP-IPV-Hib五联疫苗。疫苗犹豫主要受地域、收入、同时接种意愿和AEFI态度的影响[5]

综上所述,综合认知管理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及接种率的提升效果显著,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民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加强关于疫苗同时接种安全性的研究,以提升疫苗接种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立君.优质护理模式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20.

[2]许家艳.健康教育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59-60.

[3]逯玲,葛光霞.社区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处方药,2016,14(10):142-143.

[4]刘建华,李燕茹.社区外来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疫苗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22-123.

[5]王丽娟,郑晓燕.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0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