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运用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运用技巧

姓名:秦永锋

身份证号码:130129198601031034

摘要: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施工技术水平逐渐呈现出提升趋势,且施工模式也产生了变化,对于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极为有利。当前装配式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建筑在建设中受到制约的因素相对较少,建设成本较低。所以施工技术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需要切实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加以关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引言

在当今社会,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效益都是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都密切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加上现在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越发严峻,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就需要积极研究建筑施工技术,注重创新并完善施工技术,进一步强化技术应用范围和应用效果。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价值

1.1缩短建筑工程工期

传统的建筑工程具备工期长,建设复杂的特点,从施工设计到竣工验收都需要遵守既定的流程,提升了施工环节建设的难度。同时,传统的施工建设也造成了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整个工程建设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将各个部分的建筑构件交由特定的工厂生产,提高生产部件的专业性以及准确性,保证部件生产的质量,有效提升了施工的效率,为后续各个施工环节提供了保障,有效缩短了施工建设的工期。而且就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工期的缩短能够促使建筑成本的降低,提升了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建筑企业的创收。

1.2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随着建筑工程投资金的逐渐提高,建筑工期也随之延长,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要对建设资金充分利用,而且因为建筑工程的不可逆转性,要保证建筑在被建成不会面临被拆除的风险,减少出现严重后果的隐患。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审核,保证其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尽可能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具备造价成本低,抗震性好的特点,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展现更大的优势。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构件的设计与生产

装配式建筑工程最为关键的工艺技术在于基于建筑项目的设计结构,对主体结构进行拆分,以便设计出不同部分的建筑构件,保证建筑施工的准确性以及生产质量,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的装配效率以及装配效果。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当将建筑部件的精准度作为切入点,提升建筑生产的质量。一方面,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大计算机技术的投入使用,因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构件的准确度,利用3D建模技术对建筑构件进行设计,以便直观地展示建筑构件的尺寸以及形状和规格,并对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以便及时地发现在具体施工建设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建筑构件进行生产还依托于工业制造技术,因为在对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控制建筑构件的尺寸以及规格,从而进行标准化和以及工厂化的生产和制造,以便提高建筑构件生产的精准度,确保建筑构件的生产质量。从材料的选择到参数的设计都要借用工艺制造技术,以便对其进行精准控制,提高建筑构件与建筑工程的适配度。在使用建筑构件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相应的生产标准,对于出现问题的建筑构件要挖掘其中的原因,并进行及时地更换,从而实现对工艺生产的优化,保证建筑构件达到生产要求,并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2.2构件的存储和运输

运输和存储场地的设定,应具备平整性、宽敞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构件受力结构始终保持稳定。在构件存储方面,工作人员应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在周围安排好相应的排水设备,对于场地的位置选择,尽可能规避低洼区域,否则容易出现雨水倒灌等问题。与场地接触层面的设定,除了垫实操作外,还要让预埋构件保持在面朝上部的状态,为后续起吊工作开展提供充分条件。在堆放程序建设上,管理者同样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为施工工序执行带来不便。如果采取的是预制构件层层叠放模式,最下层预制构件应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对于预制构件垫块、吊装等,其方位应保持一致。在构件布局上,布局方式应满足实际要求。如果墙体结构相对复杂,可应用竖向布置法进行。场内运转中,相关人员要重点关注构件外部结构以及内在性能,避免其受到破坏,也可以依靠泡沫、枕木等起到衬托效果,让运输工作能够稳定开展。

2.3预制叠合板的应用

预制叠合板在安装环节需要严格遵循相应施工标准对其安装流程予以控制,从而满足对叠合板的使用需求。施工过程中,需控制作业层与叠合板之间的距离的合理性以及定位准确性,且需要根据预先设计对叠合板安装方向予以调整,进而将施工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制吊板安装环节,应特别关注可能出现的碰撞现象,因此建议预先使用相应保护措施以避免对叠合板造成损伤导致出现材料浪费。此外,还需考虑在叠合板吊装后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衔接紧密性,基于标准化吊装流程执行吊装任务。临时支架的科学设置同样较为关键,需将支架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0毫米范围内。完成所有吊装作业后,则需将临时支架及时拆除。双层结构安装环节,则应在确保上层预制叠合板施工完毕后展开相应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待到48小时后需对混凝土整体结构强度予以检测,检测后确认能够达到预设标准70%即可将下层支架拆除,以满足对预制叠合板安装质量的实际要求。

2.4预制柱和梁的应用

进行预制柱安装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垂直度进行科学设置,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这样才能安全高效进行预制柱、承台、梁与其他柱的连接工作。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在预制柱的末端处安装型钢,灵活性调整安装角度,避免安装失误给后续施工作业带来不便,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进行预制梁安装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将预制梁受力的均匀性纳入考虑范畴,严格控制各个受力部分,在确保受力均匀的基础上才能减少裂缝问题的产生。为了有效地改善整体构件结构的力学性能,确保各个构件之间有效连接以及衔接的良好性,整个安装过程中必须辅助使用型钢。同时,还需要全面的分析建筑工程预制梁的具体受力,在预制量的两侧位置合理布设钢筋和钢条,确保预制梁的受剪性能和受弯性能大大提升,增强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现今较为先进的建设技术,应当采用高效的建筑模式,明确其发展趋势,秉持着环保绿色的理念,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从而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缩短工程建设的时间,促使施工建设的成本得到减少。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灵活地应用该种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体系进行完善,以便提高工程的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涛崔.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2(4):57-59.

[2]于海洋.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1(5):208-210.

[3]吴纪飞.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21,44(z1):87-89.

[4]单鑫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1(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