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张瑞霞

滨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滨州市256600

摘要:本文围绕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展开研究,对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实施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问题的对策,并就如何有效实施这些对策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对策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各方共同努力。本研究对于解决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问题,提高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问题;对策

1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国有资产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庞大,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第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运营,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关系国家形象和国家软实力。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状况直接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2.1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的权责不清问题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权责不清。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导致在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利未能得到明确界定和划分。这种情况下,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权责关系不够清晰,容易导致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和利益冲突。

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权责不清的问题还会影响到相关方的行为规范和管理效能。由于权责不清,各方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推诿扯皮、责任不明、监管不力等现象,从而影响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此外,权责不清也可能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而损害国有资产的整体利益。因此,权责不清的问题对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2.2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的监管不力问题

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监管不力表现为相关部门对资产的使用、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的失控和混乱。监管不力会直接影响国有资产的安全、合法性和效益,增加了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监管不力的问题主要源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和权力相对分散,缺乏整体协调和统一指挥。这导致了监管工作的重心不够明确,监管责任不够清晰,监管手段不够灵活,从而影响到监管效果。此外,监管不力还与监管部门的能力和水平不足有关,部分监管部门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手段,无法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导致监管不力的问题长期存在。

2.3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的利益冲突问题主要源于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在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过程中,政府、企业、员工、社会公众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多种利益关系,而这些利益关系往往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比如,在国有资产运营收益分配方面,各方往往存在着收益分配不公、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在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方面,各方存在着资源争夺、职责推诿等问题。利益冲突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的管理效能和运营效益,减弱了国有资产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效益。

3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对策探讨

3.1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监督与制约

3.1.1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为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监督与制约,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首先,应当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明确其职责和权力范围,使其能够对国有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其次,应当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国有企业对其资产运营情况进行定期披露,以实现公开透明。同时,还应加强外部审计机构对国有资产运营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1.2强化内部监督与管理

除了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外,还需要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各项流程和操作,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问责机制,推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

3.2优化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激励机制

3.2.1设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为优化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激励机制,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资产运营管理的绩效纳入考核范畴,以此激励企业积极开展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应当建立激励机制,对在资产运营管理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以促进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2强化市场化激励机制

除了内部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外,还应当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同时,要鼓励国有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和创新业务,通过市场竞争激励机制,推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提质增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法律法规

3.3.1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

为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法律法规,应当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和管理权限,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和运营管理行为,确保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3.3.2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

除了健全法律法规外,还需要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对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追究,形成震慑,确保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4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风险防控机制

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对策实施建议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国有资产运营中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隐患。其次,应该建立灵活多样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保障措施、风险转移手段、风险管理工具等,以应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挑战。

另外,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风险防控机制还需要加强内部管控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同时,需要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风险的变化和演变,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健运营。最后,还需要加强风险防控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提高社会公众对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风险防控情况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增强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结束语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是指对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以实现资产的最大化价值和效益。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范围涉及国有资产的评估、配置、使用、监督、流转等方方面面。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潜在价值,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吕艳.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讯,2022,(21):129-132.

[2]陈甫懿.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2):60-62.

[3]张志坚.浅谈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