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石油企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

于庆英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457001)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境外形势,石油企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境外业务融合互促,探索构建预防性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持续增强境外安全防范和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境外员工队伍团结稳定不断提升境外市场规模、竞争能力及创效水平。

关键词:党建;境外公共安全;风险;境外项目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意义

1.践行国企核心职责,维护境外利益和正当权益的需要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也为国有企业境外业务发展指明了方向。石油企业是国有能源企业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维护境外业务和员工安全就是保障国企安全,保障国企安全就是保障国家安全的理念,把境外业务安全管理上升到国家安全工作层面,及时适应境外新形势发展需要,加强风险防范化解,为保障境外项目顺利实施和国有资产安全稳健保驾护航

2.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推动共建共享和融合发展的需要

当前,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放眼全球,石油石化国际产能合作和工程技术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必须积极稳妥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一方面要探索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统筹、国际化布局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党建工作与境外业务融合互促机制,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境外业务发展优势,提升预防性境外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稳步扩大外业务规模,积极推动境外合作安全共建、融合共享、互利共赢。

3.稳步拓展境外业务,实现健康安全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石油企业境外项目所处国家和地区大多经济相对落后、政局趋向动荡,公共安全形势复杂,比较突出的安全问题包括军事冲突、武装袭击、恐怖袭击、示威集会、疫情蔓延等。面对近年境外中资企业和中国人遇袭频率上升、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石油企业境外公共安全工作压力剧增。境外单位党组织必须履行主体责任,突出凝聚人心、稳定队伍、维护安全的作用,注重源头风险控制,强化安全目标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境外公共安全风险,为国际化业务持续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做法

1.健全责任体系,推进项目运行分级负责

始终把党建工作目标与境外业务发展目标同向聚合,把抵御境外公共安全风险作为党建工作重点,推动境外工作有效落实。牢固树立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的理念,坚持谁的项目谁负责,谁的员工谁负责的原则,健全石油企业基层单位、境外项目三级管理责任体系。把抓党建责任落实作为推进预防性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形成企业决策指挥、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分工协作、境外项目具体执行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落实企业的监管责任、基层单位的主体责任、境外项目实施责任,确保责任机制运转畅通有序,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修订岗位HSE职责融入党员责任目标管理,保障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融合机制落实到位。

2.强化安全评估,预防境外项目潜在风险

境外基层党组织要聚焦抵御公共安全风险工作,务实高效、主动作为,严格落实境外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采取理论与实际并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科学合理开展境外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依据最低、合理、可行的标准配备安保设施和安保力量。

一是抓好新项目首次风险评估,确保顺利开工投产。新项目介入之前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融合现场踏勘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同时参考相关境外公共安全风险信息平台提供的国家概况、历史事件、风险统计等数据,认真研讨和编制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并履行审批程序。二是抓好正在运行项目动态风险评估,实现持续改进。各个国家安全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境外项目党支部要对照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事故灾难等风险类别逐条进行识别,并结合国家地缘政治特点,分析各类子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确定该项目的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完善安保力量配备,改进应急措施及应急撤离路线。

3.加强安保配备,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树立在抓党建中促境外安全,在促境外安全中强党建的理念,督促境外项目科学合理地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公共安全防范措施,配备必要的安保设施和安保力量,最大限度地保障境外机构项目和人员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一是完善安保设施和安保力量。组织境外单位开展安保对标,因地制宜配备安保设施和安保力量。境外项目签约时,在合同条款中界定各方安保责任和义务明确安保构成、配备数量和执行能力等要求。各派出单位可根据境外工作需要,从国内专业安保机构选派安保顾问、安全官到境外项目协助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二是严格执行新开工、复工项目验收制度。对照相应的安保力量配备规范,对新开工、复工项目安保设施、安保力量配备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公共安全设施配置齐全

安保力量配备到位

4.严格出行管控,保障员工道路交通安全

推行境外党员责任制,实行境外项目人员出行管理全网格覆盖、全天候监督,将包保责任细化到每名党员。建立员工健康档案、SOS紧急联系卡,把控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车辆隐患排查及人员出行审批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境外人员外出交通工具选乘管理,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积极推广应用交通安全先进技术及装备,落实车辆限速和车辆行驶路线管理等措施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培训与提醒,增强境外人员交通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车辆外出审批、乘车系安全带、开车不超速等要求,切实把各项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5.强化应急管理,妥善处置紧急突发事件

面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境外党组织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主动探索强化境外项目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境外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是制定并及时更新应急预案。按照新上项目先制定应急预案、在运行项目一个区域一个预案、风险发生变化时必须修订预案的要求,编制新上项目应急预案,根据境外公共安全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并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全面靠实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境外项目依托与业主、甲方签订协议的应急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就医,及时与甲方沟通应急包机、应急撤离车辆、通讯设施,应急食品、药品、油料等资源,确保应急情况下可迅速撤离,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当项目所在国家(地区)爆发骚乱并引发局势动荡,项目部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资、车辆、通讯及沿途安保措施,尽快组织安全撤离。

参考文献

[1]李华.境外工程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 2017.

[2]罗立.浅谈境外项目公共安全管理[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8.

[3]许贤慧.境外党建的立足与发挥探究[J].基层建设,20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