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探究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质量控制

陈立

湖北联德顺真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0

摘要: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是建筑施工的重要流程以及工艺手段,在施工中做好规范化技术控制,强化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综合质量,切实保障道路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进行了简要分析,综合实际状况探究了质量控制的方式、工艺以及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要综合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要求做好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这样则可以增强道路结构的性能,延长应用的寿命。在施工中降低质量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综合道路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强化施工控制以及规范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综合质量。

1.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具有稳定性高、施工便捷高效的优势,在道路工程项目中合理应用可以 提高道路结构的整体性能。在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是常见的施工技术以及材料,主要就是通过结合料的方式进行摊铺作业,在施工中根据项目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的级配控制,将碎石、石屑以及砂石等根据一定的比例配置为混合料,根据要求进行拌合操作。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直接影响路面结构,关系到路面平整度、应用寿命以及安全性[1]

2.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2.1测量放样

根据图纸要求进行规范化处理,做好边桩以及高程桩的标记以及处理,明确具体的参数以及信息,在施工段落设置钢钎,应用直径为2~3mm的钢丝绳进行厚度控制,做好固定;左侧则应用非接触式的平衡梁进行标高的控制。

2.2透层施工

清洁工作面,保障干燥性,应用沥青洒布车进行均匀的处理,优化高渗透性能乳化沥青材质,保障基层粘结性能良好。在施工封闭交通环境,保障车辆通行稳定性。通过摊铺机以及设备操作,保障性能良好。

2.3拌合运输

根据要求进行标准化管理,做好材料的选择以及分析;确定拌合时间为45S,沥青加热适宜温度为175℃,同时在施工中做好运输管理,避免 出现离析等质量隐患问题。在摊铺施工中要将运料车放置在摊铺机前10~30cm的位置,保障符合施工要求[2]

2.4下面层摊铺以及碾压

下面层摊铺以及碾压要根据要求进行规范施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压实系数的设置,摊铺施工中预热100°,计算高度,应用钢板支护施工,固定 熨平板结构。在施工中做好摊铺厚度、宽度的基础控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摊铺 碾压施工。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不得小于80℃,在碾压施工中要做好技术处理,保障与路线的中心位置保持平衡性。为了避免碾压中混合料出现拥包等问题,则要做好驱动轮的控制。在碾压中做好路线以及方向的控制,保障符合技术要求。碾压中应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施工,然后进行振动碾压,速度为1.8~2.2km/h。在施工中要做好路面设计以及宽度的压实性控制,保障符合技术要求。

3.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质量控制技术

3.1原材料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矿料比例为95%,直接关系到道路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质量。在施工中跟项目特征做好原材料的控制,根据要求进行强度、刚性以及黏合性等性能的分析,保障符合技术要求

3.2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与路面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施工中要综合项目要求进行材料配比。重点分析高温稳定性以及水稳定性。在施工中如果处于低温地区,则要做好低温抗裂性能的设计以及管理,充分降低影响,提高路面面层结构的综合质量、

在配比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做好材料的控制,进行应用性能的综合测试。在设计中做好热料仓的生产配比设计,根据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化处理,在拌合处理中重点控制速度以及操作流程,保障符合技术要求。根据要求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处理,做好配比的右踝产出调整,充分保障符合技术要求。

3.3混合料的拌合

在施工中细料比例的含量较低,同时包括了大量的矿粉,在施工中可以应用简短级配的方式进行拌合作业。在拌合处理中做好质量以及材料的综合控制,根据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的施工,保障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在粗细集料的应用前要做好承重处理,保障符合精度要求。拌合中重点做好温度的控制,一般状况中适宜温度为170℃~180℃[3]。一般状态之下拌合的时间为90s,充分提高结构的均匀性,保障符合和易性的要求。

3.4运输管理

在运输管理中要重点做好离析等问题的控制。根据实际状况确定拌合设备,严格控制拌合运输达到时间,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路线优化,保障在规定的时间中运输到现场,避免出现质量等问题。在施工中做好保温处理,避免 出现板结、离析等问题。分析运输阶段的综合控制,提高拌合综合质量。

3.5接缝施工质量控制

在接缝处理中要重点控制,避免因为接缝处理不当而出现斜纹等问题。对此,在施工中要在摊铺机开出10m之后在进行操作,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碾压控制,通过人工接缝的方式进行混合料的处理,做好对齐处理,在施工中根据要求进行平整度的测试,如果发现端部厚度不足则要基础处理,制作为直缝,在接缝始终通过喷灯等方式进行烘烤,充分提高混合料的粘结度。

3.6科学监督管理

为了提高路面面层结构的综合质量,在施工中综合项目特征进行方案优化,构建标准化的管理方案,在施工现场中明确管理制度以及要点,强化技术控制、质量监督以及脏色管理,保障各个环节符合质量要求。在施工中要做好应急管理以及方案优化,切实降低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同时可以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控,通过BIM等就是进行优化管理,在传感器等设备的支持之下进行远程控制,分析沥青路面的施工作业,发现施工隐患,做好质量管理。

结语: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的面层施工质量控制中要综合道路工程项目特征,做好方案优化,技术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通过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综合控制,方可提高道路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而有效降低道路工程在应用中出现的缝隙、开裂以及沉降等问题,充分提高道路运输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志远.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储运,2023,(12):194-195.

[2]江训利,何必想,刘港归等.基于塑性活化能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优化[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13.

[3]张亮.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2,(06):2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