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岗一策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在班组的落实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分析一岗一策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在班组的落实路径

苏祖勤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 云南 661000

摘要:本文首先明确了“一岗一策”策略的定义,即为每个工作岗位制定专门的安全生产措施,以针对性地预防和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其次探讨了该策略的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一岗一策”在班组层面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为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预防职业风险提供指导。

关键词:一岗一策;双重预防机制;班组安全管理

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安全生产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班组这一基层单位,如何脚踏实地抓实班组现场管理,有效地落实双重预防机制成为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本文围绕“一岗一策”策略,探讨其在班组级别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实路径,通过明确落实主体、制定针对性措施、建立健全机制和加强培训教育等措施,旨在提出一套系统化的实施框架,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并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水平。

一、“一岗一策”策略的定义

“一岗一策”策略是一种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旨在为每个工作岗位设计和实施专门的安全生产方案或安全操作标准,以有效应对和管理各自岗位可能面临的职业风险和安全隐患,其核心在于通过深入分析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环境条件以及潜在风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程序,确保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一岗一策”策略要求企业和组织对每个岗位的安全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估,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了解并掌握自己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规范,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岗一策”策略有助于建立起一个全面、细致的安全预防体系,从根本上降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

二、“一岗一策”策略的运作机制

“一岗一策”策略的运作机制体现了一种系统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思路,其实施过程首先基于对企业内各工作岗位安全风险的全面识别和评估,这一步骤要求企业要组建团队,以国家法律法规、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成果、事故教训等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员工访谈和历史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各岗位的操作流程、使用的设备和物质、工作环境以及过往的安全事故记录,从而准确地识别出每个岗位特有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识别后根据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这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安全防护设备的配备、应急预案的准备以及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此外,策略的运作还强调了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即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风险再评估、措施再具体,确保各项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根据新的安全风险进行调整更新,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安全管理循环,在此基础上,“一岗一策”策略还强调了员工的主体参与,认为员工是实现岗位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鼓励员工积极提出自己对于岗位安全的见解和建议,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一岗一策”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在班组中的落实路径

(一)落实主体的明确

在“一岗一策”策略下,推进班组中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实,首要步骤是明确落实主体,这意味着要清晰界定各参与方的安全职责和角色,班组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基层单元,其安全责任主体不仅包括班组长和安全负责人,还涉及到每一位班组成员,在此过程中,班组长承担着重要的领导和协调角色,负责制定和实施班组的“一岗一策”安全计划,同时监督和指导班组成员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负责人则专注于安全知识的传播、安全设备的管理以及风险识别与评估,确保班组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效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班组成员则需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中,如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积极反馈岗位安全隐患,共同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以本单位的生产班组为例,班组在实施“一岗一策”策略时,首先要组织成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明确每个岗位的特定风险及其预防措施,随后班组长与安全负责人联合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针对性地解决了识别出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成员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的方式,规范操作行为,加深对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制定针对性措施

在“一岗一策”策略中,制定针对性措施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这要求每个班组应根据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环境和潜在风险,设计出既切实可行又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即,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应急措施、教育培训措施、防护用品穿戴措施等。具体而言,这包括对潜在危险源的全面识别、风险等级的准确评估,以及相应预防措施的制定,例如:采掘岗位,首先应明确该作业岗位的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类别、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风险等级等,通过开展由下至上,从上到下各层级管理人员和采掘作业人员共同参与,全方位的辨识,制定出每一项危险源的管控措施、责任清单及管控层级,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的标准流程,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又例如:采掘作业岗位针对顶板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除制定采掘作业面应建立完善符合标准的通风系统,有条件的采掘作业面必须形成贯穿风流,硐室型采场不低于0.15m/s;巷道型采场及掘进巷道不低于0.25m/s;电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不小于0.5m/s的技术措施外。还应针对性的制定个体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安全帽、气体监测仪、自救器等),应明确规定该岗位进入工作面应执行保命条款:确认气体检测达标无浮石进入;人在支护作业;一人监护,一人撬毛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能有效降低中毒窒息、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一旦发生类似紧急情况,员工能够迅速而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危害

[2]

(三)建立健全机制

在推进“一岗一策”策略中,建立健全机制是确保长期安全生产的关键,这涉及到构建一个覆盖安全教育、风险评估、事故预防、应急响应以及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教育机制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包括新员工的入职安全培训,还包括对于特定岗位的定期技能更新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掌握并应用最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一套系统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对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制造企业中,为了实现生产线上的安全生产,企业不仅要为每个岗位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南,还需要建立一个电子化的安全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时监控生产线的安全状况,员工在遇到安全隐患时能够及时上报,并由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进行评估和处理。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定期邀请外部安全专家来进行安全审核,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安全管理措施。

(四)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培训和教育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基石,通过系统的培训体系可以确保员工掌握各自岗位的安全操作规范并增强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面临的风险,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职业健康管理知识等,培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可以采用模拟演练、在线学习、现场操作指导等方式,以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高风险作业之井下动火作业,企业可以应针对从事井下动火作业员工开展警示教育培训,通过典型的事故案例,教育员工井下动火作业必须有主要负责人签字的动火作业票方可进行动火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管理动火作业;必须由具备资格的电焊(气割)工进行动火作业等,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结束语:通过对“一岗一策”策略在推进班组双重预防机制中落实路径的深入分析,我们明确了落实主体、针对性措施、健全机制以及加强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措施不仅为班组提供了一个具体可行的安全管理框架,还强调了员工参与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性,企业通过实践能够有效降低职业风险,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同时构建了一个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企业应继续探索更高效、更灵活的安全管理方法,确保“一岗一策”策略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保护每一位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长宏,赵文霞,宋典达等. 高校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J]. 化工管理, 2024, (07): 108-111.

[2]祝成斌.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与双重预防机制的思考 [J]. 化工管理, 2024, (06): 127-130.

[3]陈洪姝. 危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数字化建设及实现路径探析 [J]. 现代职业安全, 2024, (02): 77-79.

[4]防范非煤矿山典型多发事故六十条措施   矿安〔2023〕124号。

[5]云锡老厂分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知识手册。

[6]云锡老厂分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