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宗爽

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一、选题依据

党的十八大和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具备“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目前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重智轻德,教育工作者单方面注重强调智力教育,为了文化课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过分重视了智力方面的教育,然而德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成材先成人,“立德”应该被放在教育的首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的责任最为重大,而教师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此,教育工作者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要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师德素养,因为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学校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是这一任务的有力执行者小学体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努力抓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将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在体育教育工作中多方面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本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对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展开研究

三、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辨析

(一)教学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是贯穿整节体育课堂始终的,当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不足时,不仅仅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课堂气氛散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计划实施困难,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更严重的是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所以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是有效践行“立德树人”基本理念的保障,所以要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

(二)教学课程设计存在不足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巧妙地渗透于体育教学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贯穿课堂始终当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存在不足时,会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氛围不理想的后果,以致于整个学校的体育学习氛围一般,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良好的校园体育风气的形成具有消极的影响,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认知与行为,不能有效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课程设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运用不尽合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也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逐渐趋于信息化、现代化、心理化等。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科学、综合地考虑体育教学的各项因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运用不尽合理,可能会造成教学组织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过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将德育教育贯穿体育课堂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体育教学评价包含对教师的“教”和对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评价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具体来说也就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综合情况的评价,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也就是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学习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多重目的,有的评价是为了选拔具有体育学习潜力的学生作为体育后备人才,有的则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与体育道德品质,这种评价目的也是最常见的目的。这种目的在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地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来说,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缺点,将评价与师德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当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时,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不够严谨过于片面,则不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教师更好地体育教学,更容易忽视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因而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并贯彻实施。

四、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增进认识,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增进认识,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时代进步,教学观念也在发生重大的改变,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实施的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将“立德树人”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实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纪律严明的课堂常规中树人

(2)挖掘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精神内涵树人(3)利用小比赛,培养体育道德品质树人(4)通过对课堂中的特殊事件的处理方式来树人(5)室内课的拓展来树人。(6)以身作则,榜样树人等。

(二)优化课堂,提升对教学设计的重视

将“立德树人”与体育教学设计融合,在体育课堂中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教学设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将德育贯穿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小学体育教师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学环节,教会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通过小动物来设置情景教学时,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体育课的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学习,树立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理念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变向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个体的发展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节奏,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完成体育教育工作。

(四)重视评价,优化体育教学的评价模式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评价要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更加体现出重视道德品质的评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的从根本上体现出了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五、建议

对于刚刚步入小学体育教师岗位的新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时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将自身习得的理论知识付诸教学实践,可以通过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请教、观摩优质的公开课等方式来快速地提升自己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并紧密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其渗透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学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