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唤醒护理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语言唤醒护理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张静  柏强凤通讯作者郑满雷  周智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650118

【摘要】目的:研讨语言唤醒护理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4年1月入住我院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均等分2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性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开展语言唤醒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苏醒质量指标(睁眼、拔管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占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唤醒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获得更理想的手术苏醒质量。

关键词】腹部手术;全麻;语言唤醒护理;苏醒质量

    全麻是腹部手术患者最常采用的一种麻醉方式,虽可明显减轻痛苦,提升手术安全性,但受围术期各种应激因素影响,患者术后相对容易出现谵妄、躁动等问题,进而严重降低其术后苏醒质量以及预后效果。故而如何加强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的护理,成为了临床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语言唤醒护理是一种借助语言刺激,加快患者苏醒的干预新模式,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好地促苏醒作用[1]。本研究选取80例腹部手术全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探讨语言唤醒护理在提升该患者群体苏醒质量中的价值。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0月-2024年1月入住我院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入组,纳入患者均有全麻手术指征,精神及意识状况正常,可正常交流和沟通;排除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认知异常以及交流障碍等问题者。结合随机抽签法均等设2组,对照组有2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在24~61岁范围,平均(43.25±6.28)岁。观察组有24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23~64岁范围,平均(42.89±6.17)岁。两组在基线资料方面的对比处理,显示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基础性干预,包括术前协助患者完善检查,开展术前基础教育,麻醉期间做好基础体征监测工作,若有异常即刻上报并协助处理等措施。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开展语言唤醒护理,包括:①术前对患者的身心状况做综合评估,通过亲切问候、增加交流等方式与患者培养感情,建立信任;安排巡视护士为患者做系统的全麻手术方案介绍,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麻醉副反应及相关应对策略,提升患者的应对能力。②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后,由术前访视护士负责患者的语言唤醒工作,先连续3次呼叫其姓名,间隔20s后再呼叫3次;同时结合术前评估资料,采用合适的语言方式(如暗示、鼓励以及询问等)谈论可激发患者兴趣的话题,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反应,若有产生反应,则继续予以语言刺激,并耐心引导其进行睁眼、握拳等重复动作。

1.3观察项目

    ①记录两组的苏醒质量指标,包括睁眼、拔管、自主呼吸恢复3项指标的平均时间。②统计两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包括谵妄、躁动以及恶性高热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4.0分析数据,由卡方(χ2)与t检验分别对计数、计量资料做检验,显示为“%”和“±s”(正态分布数据),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苏醒质量指标的记录结果

观察组各项苏醒质量指标(睁眼、拔管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间苏醒质量指标的记录结果±smin

组别

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观察组(n=40)

14.29±3.03

25.32±6.58

13.25±3.12

对照组(n=40)

17.01±3.85

30.12±8.25

15.07±4.30

t

3.511

2.876

2.166

P

<0.001

0.005

0.033

2.2 两组间术后并发症的记录结果

    苏醒期间,观察组发生躁动、谵妄等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间术后并发症的记录结果[n(%)]

组别

躁动

谵妄

恶性高热

总计

观察组(n=40)

1(2.50)

0(0)

1(2.50)

2(5.00)

对照组(n=40)

3(7.50)

2(5.00)

3(7.50)

8(20.00)

χ2

4.114

P

0.042

3讨论

全身麻醉是一种借助麻醉药物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促使患者短时间失去意识及痛感的方式。该麻醉方式在辅助某些重大手术的顺利完成、提升手术安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全麻药物、手术操作均为强烈的应激源,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甚至构成生命威胁。故而需要积极做好全麻手术患者的相关护理工作,以尽量保障其安全,改善其预后质量。

语言唤醒护理是一种注重通过声音刺激,以达到促苏醒、减轻麻醉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的护理模式,多项报道指出,在全麻手术患者中开展语言唤醒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减少多种麻醉不良反应发生

[2-3]。本研究将该干预模式应用至腹部手术全麻患者的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此干预后各项苏醒质量指标(睁眼、拔管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并且该组发生术后谵妄等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明显减少(P均<0.05);表明在腹部手术全麻患者中,予以语言唤醒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上述报道观点大致相符。其能够利用声音刺激患者的听觉系统,并经听觉系统将刺激信号传送至大脑皮层,促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脑电波活动,并通过运动中枢做出反应,从而起到缩短睁眼时间、加快患者苏醒的作用;同时通过声音刺激还可加快患者意识恢复,促进其脑部供血循环,改善患者机体的麻药代谢能力,进而减少谵妄、躁动等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语言唤醒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获得更理想的手术苏醒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方,张秀萍. 保温护理联合语言唤醒护理在腹腔镜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 临床研究,2023,31(9):177-179.

[2] 钟宛琪,支慧. 语言唤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在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95-98.

[3] 楚宁. 语言唤醒护理在腹部手术全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7):94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