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孔青玲  孙晶晶  

兰大二院西固医院  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工作开展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情况做出进一步分析;方法:在某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接受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参照组60例,提供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6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比较中形成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护理疗效上,观察组也要优于参照组,比较中形成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开展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既可以增强临床疗效,也能够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内科;应用探究

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下,护理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满足于常规的护理,这也为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产生和应用推广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再加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患者也多为中老年,对护理的有很大的依赖心理,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有效实施,既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也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某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接受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参照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观察组60例,年龄在44~71岁,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在48~6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为患者提供的是常规护理。

观察组,为患者提供的是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有:(1)用药指导。心内科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所以,平时服药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决不能出现随意增减药物或者是停药的情况,还要认真记录患者的服药时间、具体计量。(2)饮食护理。基于对心内科患者特殊性的考虑,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大补的食物选择一定要谨慎,尽可能避免给身体带来较大的负担。平时护理中要嘱咐患者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少油少盐,注重维生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注重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平时的户外活动也要适当开展[1]。(3)心理护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讲,其整个治疗周期普遍都比较长,且在具体治疗中,患者除了要受到疾病的折磨,还要承担心理层面的煎熬,容易出现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况,耐心、细致的将疾病的产生原因、具体应用的治疗方法,还有以往的成功治疗案例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从整体上增强大家对后续治疗的信心[2]。(4)环境层面的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若能够为患者构建出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环境,不仅能够促进更多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也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显著增强。为此,护理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做好消毒清洁工作,确保患者不会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5)注重健康知识宣教。疾病预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护理人员应重视起院外随访,以更适合的方式来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将各阶段的注意事项耐心、细致的告诉患者及其家属。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这几个指标;同时还要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评分越高则说明护理疗效更理想,还要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的产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引用了SPSS 21.0统计学软件来统计分析处理获得的数据信息,若P<0.05则视为比较分析中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为1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6.67%,比较中观察组的优势显著,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60

38

22

0

100%

参照组

60

16

36

8

86.67%

P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只有2例出现并发症,参照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也要优于参照组,比较中观察组的优势显著,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并发症发生例数及百分比(n/%)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3.33%)

42.37±4.70

63.29±5.23

参照组

10(16.67)

44.52±3.70

52.19±3.06

P

<0.05

>0.05

<0.05

3讨论

对于人性化护理模式来讲,其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取得优于传统护理模式的效果,也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在护理方面提出的各项要求,能够更细致的观察患者各方面变化,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真实需求做出合理判断,然后制定出更完善的护理方案,重视人文关怀的实施,所有护理工作在落实中都要做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这不论是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还是临床护理疗效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明确,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要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6.67%,比较中观察组的优势显著,且并发症的产生几率也是非常低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比较中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过一系列护理实践证明,在心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同时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几率也要低很多。基于此,各医院应充分重视人性化护理的推广,将其应用到更多科室的护理工作当中,使得医院的每一位患者都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此来为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以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满珍.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 (22): 109-111.

[2]鲍娜.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26): 243-244.

[3]龙正兰,罗丽莉.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 (16):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