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运行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运行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高小雅胡艳(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学装备保障部 610041

摘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一方面能够保障采购流程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因此,应当积极推进并加大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投入。然而,由于医用耗材种类繁多,其分类命名缺乏统一标准,加之医用耗材需求量难以精准预测、供货时间与数量不稳定,极大地增加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难度。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定义,并结合当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进措施

前言:近年来,受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亚健康人群数不断攀升,医院接诊人次亦呈现增长趋势,“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凸显。鉴于此,医院管理人员及相关政府部门对医院质量管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将医用耗材管理工作视为核心工作之一。其中,耗材的采购供应问题备受关注。由于耗材需求量及金额庞大,采购过程中易滋生贿赂、以次充好等不良行为,为确保医用耗材价格合理、品质可靠,实施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显得尤为重要,此举不仅能够有效规避不正当竞争和暗箱操作,还能够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患者利益和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1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定义

医用耗材集采,指的是以国家、省级、省际联盟形式将各级医院零散的采购量集中,通过“团购方式生产厂家谈价,从而达到量多价优的效果,但各级医院也在协议期内以中选价格采购相应数量医用耗材。这种采购模式旨在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操作,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存在的问题

集采作为一种新的采购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然而,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名称和分类编码不统一、需求量难以精准预测、供货时间与数量不稳定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2.1医用耗材名称和分类编码体系不统一

医用耗材类别繁多,且现阶段我国尚未对医疗耗材进行细致分类,“一物多名、多同名”的现象仍然存在进而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对产品的把握不够精准,从而导致医用耗材集采工作难以规范落实、严谨开展。由于一物多名,同一耗材容易被分在多个竞价组,造成同物不同价的情况,不仅降低了采购效率,还不利于后期的入库管理。此外,生产厂家医用耗材编码体系尚未统一,存在自行编码现象,使得分类编码状况混乱,难以构建医用耗材完整的追溯体系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标准化集采实施和推进产生了一定影响。

2.2医用耗材需求量难以精准预测

多数医院通常根据往年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填报需求量,但产品需求量往往与公众身体状况、医院就诊量、医疗政策息息相关,各级医院医用耗材需求量难以精准“定量预测”。鉴于此,各级医院协议期内为完成约定数量医用耗材采购对耗材的量往往较为保守。医用耗材送总量较少将影响集采工作人员的议价结果,导致医用耗材集采价格偏高。对医院而言,会造成集采考核结果不理想,医保结余留用的资金减少对患者而言,看病成本增加,“看病贵等问题未实质解决;对生产企业而言,实际使用量激增,打乱了既有的生产计划,医用耗材不能按时出货,造成供货时间与数量不稳定

2.3医用耗材供货时间与数量不稳定

医用耗材供货时间与数量不稳定固然医院报趋于保守的因素,但也存在因生产厂家、供应商的原因导致的供货不稳定。第一方面集采政策执行,使得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生产厂家、供应商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在自身生产及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会盲目地去竞价导致中标后无法提供足量的医用耗材;第二方面,集采结果公布后中选生产厂家订单量倍增,而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及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有限在短时间内生产的医用耗材数量无法满足医院需求导致协议期前期供货时间与数量不稳定问题较严重;第三方面,医用耗材集采后,生产厂家、供货商利润空间压缩企业为节省成本,会选择调整医用耗材的备货及供应计划优先对量大的医用耗材进行生产供应,一些使用量较小的医用耗材会产生缺断货情况

3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改进措施

3.1建立统一的医用耗材命名规则及编码体系

建立一套统一的命名规则和标准可以有效避免同物不同价的现象出现,同时,此举还能提升医院工作效率,降低因产品名称差异带来的沟通成本。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出台一系列文件来解决同一医用耗材命名不一致的问题,如《医保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命名规范(征求意见稿)提高了命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医用耗材编码体系不仅应涵盖医用耗材名称,还应包括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等关键信息编码作为耗材唯一的“通行证”,保障医用耗材在生产供应的七个环节中实行动态监管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效能,并促进标准化集采的落地。

3.2提高医用耗材需求量准确性

医用耗材集采谈判时,其拟采购数量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最终成交价格

。为提高医用耗材报量数据准确度第一方面,属于首次纳入集采医用耗材,医院应依托自身耗材管理系统数据按照要求填报;第二方面,对于已执行过报量的医用耗材,医院应借助集采平台,在上一年度临床使用量基础上,综合上一年度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对数量进行增加或削减;第三方面,应综合考虑患者就医需求医疗技术发展、医疗政策合理预估医用耗材使用量。

3.3优化医用耗材供应体系

医用耗材的及时足量供应是保障集采政策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供货时间及数量不稳定的现象,建议从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方面医用耗材集采谈判时,将生产厂家的供应能力纳入考核方面,动态监测中选生产企业的供应情况,一旦出现缺货现象,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按照第二顺位原则进行替补不按合同履行供货周期的生产厂家进行记录与通报,而由此造成的额外支出中选生产厂家承担;第三方面生产厂家也应从生产技术改革等方面提升供应能力,保证按照合同履行及时足量供货责任。

3.4落实全程监督和管理

全过程监督和管理能够保障集采流程的规范性和有序性,第一方面,监管相关工作人员集采期间的相关工作;第二方面,监管集采过程相关的人、事、物;第三方面,监管集采相关文件资料,确保文件资料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用耗材集中带量实施过程中,存在医用耗材名称和分类编码体系不统一、医用耗材需求量难以精准预测、医用耗材供货时间与数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建立统一的医用耗材命名规则及编码体系、提高医用耗材需求量准确性、优化医用耗材供应体系、落实全程监督和管理等具体改进措施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减少医用耗材价格加强患者的就医幸福感促进医疗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井赛,汪鹏飞,王燕等.全过程价值链分析理论在医用耗材采购管理中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02):151-155.

[2]方中坚,王彩依,沈晨等.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现状、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