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幼儿审美能力提升的玩美创艺活动的研究——颜色的秘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1
/ 3

指向幼儿审美能力提升的玩美创艺活动的研究——颜色的秘密

   马丹妮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藻江花园幼儿园  213000

幼儿的审美能力是指孩子在幼儿阶段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等。1.审美感受能力:指审美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能力;其二是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象征意义的感知能力。2.审美理解能力:指在长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感受能力。这种理解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二是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3.审美创造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指的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直接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创造性想象的能力;二是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玩美创艺活动:玩美:指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和探究自然、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创艺:是指创造性艺术活动,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想象与表达。本课题中的玩美创艺活动,是指以游戏的学习方式,在感受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美的事物基础上,开展创造性艺术活动。本课题主要以美术为主要探究领域。

【课程缘起】

一次绘画活动中,小丁小朋友苦恼的对我说:马老师,我给小鱼画的鱼鳞,它怎么变绿啦?我还没有来得及解释,其他小朋友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文文说:我画的小人也变颜色啦。

铁蛋说:我明明画的很漂亮的颜色,怎么变得黑乎乎的?

艺馨说:我没涂橙色,但是我的画上有橙色,真奇怪?……

面对孩子们突如其来的疑问,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孩子认知颜色的好机会。并且在平时的生活和游戏中他们对鲜艳的颜色非常敏感,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围绕着孩子们对颜色的兴趣,确定了本次课程的研究方向,陪伴孩子一起揭晓关于颜色的秘密。

我们的思考:

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且《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色彩秘密的好奇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再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要求,我们准备以“玩”入手,带领幼儿观察身边及大自然的颜色,启发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由此颜色的秘密班本课程就此展开。

结合《指南》五大领域的相关要求我们预设了本次课程发展的线索以及课程目标。

课程发展线索:

课程目标:

1.认识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能熟练区分基本的颜色,通过观察、寻找等方式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体会寻找颜色的快乐。

3.知道颜色无处不在,并了解颜色在人们生活中作用。

   4.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乐于探究,喜欢思考。

    5.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伴交流。

6.能采用多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一:初遇颜色   感受颜色的多彩

日常生活中能看到许多色彩,孩子喜欢五彩斑斓的色彩。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他们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一次绘本分享《小蓝和小黄》中,颜色的变化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久久不愿从故事中走出来。

集体活动时,问孩子们:你们觉得颜色的秘密是什么?

糖糖说:颜色是会变得,上次乐乐妈妈来给我们讲过。

诺诺说:小蓝和小黄握握手就变成了绿色,小红拍拍小蓝它就不会变成绿色。

嘻嘻说:小蓝和小黄是好朋友,我也有好朋友。

小丁说:颜色宝宝它们有很多很多朋友一起玩耍。

当孩子们看到《小蓝和小黄》中,两个好朋友抱在一起,身体居然会变色,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由此,我们颜色的探索之旅继续向前拉。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最好的教育资源。颜色是生活中无所不在,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抓住一切园内园外的可用资源,让幼儿自主寻找、自主探究,感受生活中的五彩斑斓,感知不同的颜色,感受到颜色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

二:遇见颜色   探寻颜色的秘密

关键活动1:寻找生活中的颜色

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色彩秘密的好奇心,也为了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我们开展了“颜色大调查”活动,邀请爸爸妈妈陪同孩子一起寻找身边的色彩。

文文说:我们家小区里的滑滑梯是绿色的。

喜喜说:我家院子里的果子也是绿色的。

小丁说:我前几天出去旅游,我看到了大海是蓝色的。

脸脸说:秋天的树叶是橙色的。

雨禾说:冬天下的雪是白色的。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开始了一场“寻色大比拼”,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幼儿园里的颜色。

忱忱说:我们二楼的镜子是橙色的。

喜喜说:小小班的弟弟妹妹用的围兜是绿色的。

云新说:弟弟妹妹做的小乌龟也是绿色的。

小丁说:我看到气球是白色的。

琰舒说:音体室的灭火器是红色的。

雨禾说:红旗是红色的,上面的星星是黄色的。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小班的幼儿对生活中鲜艳的颜色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会把各种颜色张冠李戴。《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此,教师要懂得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于是,我们通过

调查表了解孩子们喜欢的颜色,尊重幼儿对色彩认知的同时提升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引导幼儿大胆用颜色进行创作。

关键活动2:颜变变变

借由绘本《小蓝和小黄》,孩子们就发现了颜色混合之后的神奇。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深入去发现和探索三原色的秘密,我们开展了关于颜色的科学小实验:请大家跟着我们来看看吧,孩子们都发现了什么?

喜喜说:我要让黄色和蓝色合在一起,我猜它会变成绿色。你看是青草绿。

铁蛋说:我也要试试蓝色和黄色合在一起,于是,铁蛋把黄色的一瓶倒进了蓝色里,他发现颜色变成了很深很深的绿。

糖糖说:我想把红色和黄色合在一起。经过搅拌,让颜色变得均匀,然后再倒进瓶里,大家都拍起了小手,瓶子的颜料变成了橙色。

活动中,我们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的,颜料简直太神奇了。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这些颜色太漂亮了。我还要再找更多漂亮的颜色。这是孩子们通过此次操作最大的感受。

关键活动3:彩虹色的突发奇想

  晨间谈话上,小朋友来问我:“老师、老师,颜色这么神奇,彩虹的颜色是最漂亮的,但是现在没有彩虹”,紧接着就有小朋友在说:“我们可以自己来变啊”。那要怎么变呢?孩子们一个个开动脑筋,有人说我们可以来画一画,又有人说我们可以用彩虹伞来变……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们开始行动了。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彩虹色的融合,我们还进行了科学小实验《彩虹糖变变变》。旨在让孩子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知颜色逐渐出现交融的神奇,逐步激发孩子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孩子们的实验小发现:(结合幼儿表征)

彩虹糖我们要给它摆成一个圆,这样它的颜色就会慢慢往中间走了。

我们要把不同颜色的彩虹糖摆在一起,这样颜色会是五颜六色的。

我们不能碰到盘子哦,要不然染色就会混起来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彩虹糖是幼儿常见并喜欢的一种食物,用彩虹糖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有话可说。同时,溶化也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并感兴趣的科学现象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看到了水从透明无色到有颜色的变化过程,在惊喜的同时自然地获得了有关溶化的科学经验。

三:玩转颜色   体验颜色的乐趣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并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色彩让我们感到快乐,我们喜欢各种各样的色彩,我们喜欢和它做朋友,我们喜欢和它玩游戏。当色彩遇上爱玩的我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美术活动时,还没等老师开始说主题,铁蛋就急着说:“老师,我要玩小蓝和小黄的变色游戏。”其他孩子们也纷纷加入。于是,我们分组进行了一场颜色奇遇记。

黏土组:

锅盖说:黏土宝宝和颜料宝宝一样真的可以变魔法吗?

番茄说:故事里说的是真的,颜色宝宝真是太神奇了。

瑶瑶说:不同颜色放在一起,就可以混出来很多新的颜色吗?

嘟嘟说:你看,我的黏土变颜色了。

诺诺说:我的变成橙色了。  

颜料组:

一然说:我把黄色和蓝色合在一起了,它在纸上变身了绿色。

云新说:我这里面不止两种颜色,刚刚在点的时候我觉得有三种颜色,现在变成了咖啡色。

琰舒说:我的纸上面更像是五颜六色的。

油画棒组:

小丁说:你的变色了吗?我的挖土机变色了,变成绿色了。

艺馨说:你看!我的也变成绿色了。

忱忱说:我的也变色了。

水彩组:

琰舒说:我画的绿色和红色小花变色啦,变成了很深的颜色,有点像咖啡色。

雨彤说:我也画的是小花,但是和你的颜色不一样,但是也花的边边上变颜色了。

在孩子们分组操作时,突然听到颜料组的一然说:这个颜色就像是我们玩的彩虹伞颜色一样,当时我一听,便问他们想不想玩,他们听了特别兴奋。于是,我们在操作结束后,还一起去感知了运动的色彩:开展户外游戏《彩虹伞》。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开展了关于生活中各种颜色的探知活动。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幼儿很喜欢游戏,它是幼儿获得愉快体验的有效途径,而颜色鲜艳的各类体育器械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运动器械。

四、辨别颜色  感知颜色的作用

颜色它有很多作用,它可以代表心情,可以代表信号。一起来探索它的奥秘吧。

01垃圾桶的颜色会说话:小朋友们要记得垃圾分类!

02红绿灯会说话: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03水果的颜色告诉我们:什么颜色成熟了,什么颜色没有成熟。

04气象预警信号告诉我们: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 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教师的思考:

   在辨别颜色活动中,通过认识、欣赏等多种渠道,激发幼儿的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颜色感兴趣;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通过活动孩子们会做个有心人善于去观察生活中各种会“说话”的颜色,并且能了解到不同的颜色在不同领域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我们的反思: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让我们继续跟随孩子一起在有趣的游戏中感受颜色的魅力,在丰富的活动中畅享童年的五彩斑斓!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发现颜色的各种奥秘吧!

艺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美术在幼儿美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中教师充分挖掘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美”的元素,组织幼儿通过游戏、实地探访、环境浸润等多元的活动方式,让幼儿在“玩美创艺”活动过程中获得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和美好的情感体验,实现以美育德、以美育人的效果。

当幼儿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原先的“玩美创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会进一步促进幼儿感知美、欣赏美的范围,拓宽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路径,会让幼儿对美的理解(从外在美到蕴含美)进一步加深,激发幼儿产生行为美。拓宽幼儿“玩美创艺”活动的范围。将美术由单一学科向各领域延展、融合;打破园所的围墙,将美术活动渗透到社会、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充分挖掘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美”的元素,运用到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和美育活动中去。从对幼儿美术技能的追求,到对美术的育人功能的挖掘。从对幼儿“玩美创艺”活动中形、色彩、线条等技能上追求,延展到对“玩美创艺”活动中幼儿的美好情感体验、态度价值的行为习惯追求。实现从美术到美育的无缝衔接。

“颜色变变变”系列活动,我们跟随孩子在多元的游戏中感受到颜色的魅力,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看、寻、研、玩、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探究和兴趣,从而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性、积极性、活动性、参与性,整个活动过程不仅调动了幼儿的原有经验,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审美能力。

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在“玩转颜色”的活动中,孩子们探索的材料还比较欠缺,不够多元。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课程开发上可以加入亲子类的互动体验多一些,这样子家长也会更容易走进我们的孩子、走进我们的教室。在生活颜色探寻的活动中,还可以激发孩子从日常的区域游戏中寻找颜色、从生活中每个空间维度去寻找颜色的存在与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