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30
/ 3

多元化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林晓明

广州市越秀区登峰小学  510091

摘要:2022年下半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中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当贯彻二十大理念,发挥体育育人精神,加快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方面发展,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本文将基于多元化体育家庭作业设计视角,首先对当前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再从开展作业打卡活动,增强作业完成热情、有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运动监测、融入家校共育理念,倡导全员健身行动、开展多元作业评价,充分落实因材施教这五个主要方面对当前多元化体育作业设计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多元化作业;实施策略

前言:作业布置是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体育课堂同样需要多元化的作业布置来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对于学生来说小学体育既是一门课程,更应当是一种娱乐。学生们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而体育课程设计应该做到多元化。教师能够通过作业的设计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也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中拥有更多锻炼的机会。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缺乏对于作业布置环节的重视,或基本不给学生布置作业,或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无法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多元化的作业设置环节既符合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同样也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当前小学体育作业设计现状

(一)理念上缺乏重视

虽然新课标的要求在当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贯彻和落实,但是在具体的学科作业布置和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之处。对于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布置来说,教师在家庭作业布置理念上缺乏重视,对作业的反馈不够及时,家长短期内看不到体育作业带来的效能等。这主要体现在无论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重要性略差,且体育家庭作业完成不了也无所谓,体育老师不会点名批评。

(二)实践上缺乏创新

虽然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但是理论也只有配合着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当前小学体育作业布置中,教师未能有效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渗透到其中,导致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布置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元素,未能充分吸引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一个学科的热爱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这要求着教师的教学环节以及作业布置过程中要增加创新性元素。体育家庭作业的创新性布置不仅是身体活动或锻炼,还可以是体育比赛的欣赏,体育项目的裁判法,了解体育项目的历史和在国际的地位等等。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时间是体育课堂结束后,但不仅限于回家后完成,是否有些作业可以在学校利用课间去完成。

二、小学体育多元化作业布置的积极意义

)助力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养成

多元化的作业布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方式的选择,不再是枯燥的仰卧起坐练习,围绕小区跑几个圈等等。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综合性训练,而多元化合作可以提供多样的训练方式和环节,让小学生在不同的训练中得到全面的提高,充分发挥身体的潜力和优势。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着无限的潜能,教师不应当在课堂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为学生设限,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化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而多元化的作业布置便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化空间。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之下,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不能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够在体育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主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进行多元化的作业布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手脚灵活性等等,更好地协助学生参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促进家校社融合交流

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不一定是学生个人的活动,它可以是家庭的亲子活动,可以是社区的交流活动等。通过趣味性、亲子性体育作业的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家庭和谐氛围,让家长既是监督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成长的陪伴人。在社区方面,我们既可以以学生为主体的形成小区学生小组,也可以以区域的特色体育项目为核心体育作业锻炼小组。通过学生之间共同完成一个体育作业形式,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带动小区的体育活动文化。多元化的体育家庭作业设计能够融合家校社各方面,让学生在锻炼身体完成作业的同时,也收获了温馨快乐带动了区域体育活动。

三、小学体育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体育家庭作业登记表,保证作业顺利完成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小学体育这一学科被广泛重视起来,无论是从学生日常的身体素质锻炼还是成绩方面来考虑,教师都应当为学生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对体育学科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然而在以往的作业布置过程中,作业内容流于形式,学生由于在课下缺乏监督并不能很好地保证作业完成质量,另外传统的作业布置缺乏量化性,很难为教师提供时效性的检验标准。因此多元化体育作业布置的基础就是保障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任务,每天养成打卡体育作业的好习惯。

如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体育课时目标和任务为学生设计体育作业登记表。登记表上会明确地列出每天的体育作业完成任务,并以量化的形式加以体现。如此作业登记表能够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和记录。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运动参与》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户外锻炼的好习惯,可以为学生设计有关户外运动的作业登记表,将户外运动的时间明确安排以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如在登记表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上“户外跳绳十分钟”、“户外开合跳20次”、“户外跑步两公里”等等。教师可以根据作业登记表上任务的多少为学生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段。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在登记表的任务后方打上对钩,由此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认定和监督。

(二)开展作业打卡活动,增强作业完成热情

随着当前“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教师要助力学生学习的提质增效,在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设计多元化的学科作业,充分引导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原本的体育家庭作业完成的目的是应对考试,而当前学生做作业的目标应当是指向自身的核心素养。另外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作业完成热情,同时对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合理地监督,可以开展一个体育作业打卡活动。在活动期间学生需要将每天的体育作业完成情况以视频的形式拍摄上传进行打卡。

例如在学习“球类运动”时,教师会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羽毛球、足球、篮球等大众化球类的一些赛场规则以及玩法,而学生需要做的便是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打卡活动的开展掌握一门球类技能。对于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沉迷电子游戏很少会养成一项健康的兴趣爱好,而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引导学生热爱上一门球类运动。学生需要在放学后运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某一种球类的练习,如可以与同学或家人打羽毛球、打篮球等等。在练习球类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复习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每一种球类的规则与技巧,使得自己对某一种球类运动变得熟练起来。为了打卡活动的顺利完成,学生需要每天录制五分钟的练习视频上传到微信群里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证明。另外教师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打卡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设置打卡奖品,即顺利完成打卡活动的同学能够获得教师的精美奖品。

(三)有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运动监测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为小学体育课堂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性和多元性。信息技术既能够为体育课堂带来丰富和创新,也能够让学生以更加合理、科学的形式开展课后体育锻炼。许多学生由于在课下缺乏教师的指导在不合理的运动过程中导致拉伤、扭伤,教师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不正确的体育运动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运动监测。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监测学生的运动强度,还可以监测学生运动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即便是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受到科学的指导。

例如在寒暑假期间,教师也要让学生养成每天运动锻炼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在手机上下载keep APP,在Keep选择一些课程进行学习,然后每天跟随着课程上的运动专家进行运动。有了keep这一软件,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运动规划,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和耐力。如班级中的女同学可以选择瑜伽课程、健美操课程等等,而班级中的男同学可以选择一些健身塑形的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在寒暑假运用keep中的自由跑功能来记录跑步时间和里程,另外自由跑还会记录学生跑步的速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每天中相同里程的速度变化观察自己的进步情况。

(四)融入家校共育理念,倡导全员健身行动

家校共育理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家长和教师这两个角色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小学体育多元化家庭作业的布置也要充分渗透家校共育理念,如此既能够让家长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也能够激发学生作业完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与家长共同完成体育作业是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亲子沟通和互动的机会。同时家长也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到学生的作业完成表现情况。学校也能够借此机会向家长传递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如学校可以号召学生和家长进行全员健身行动,即家长和学生要参与到健身过程中,共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健康生活积蓄一份力量。例如在《身体健康》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学生会学习到一些与“改善体型和身体姿态”有关的知识,教师也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担任“小小讲解员”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健身知识。如改善体型需要定期做一些拉伸动作:W展背、虫爬拉伸等等。学生在学校获得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之后,也可以回到家中教给家长正确的动作和姿势,让家庭成员同自己一起在体育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健身塑形。在家校共育理念的指引之下,学校可以联合家庭共同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运动。

(五)开展多元作业评价,充分落实因材施教

小学体育多元化的作业设计离不开多元化的作业评价。作业评价环节既是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一种反馈,也是对接下来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导向。教师可以根据作业评价的内容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表现展开分析和记录,也能够根据作业评价反馈的结果进一步改善作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和活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布置中,教师常常忽视作业评价的助力性作用,使得作业评价流于形式未能充分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同时提供的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也有待考量。由于班级中学生的爱好和体育能力与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和作业评价时要考虑到每名学生的特殊性。

如教师可以针对班级中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能力开展分层作业布置,并根据作业布置情况开展分层的作业评价。所谓分层作业布置就是教师对于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设计的作业形式以及内容有所差异,这也是为了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科学合理的作业以及针对性的评价。如针对班级中运动细胞不发达且缺乏运动基础的一部分女生来说,教师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放宽要求,给予学生更多认可和肯定而不是苛刻的限制;而对于班级中热爱体育运动的男生来说,教师则可以在保证健康和安全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运动潜力,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严格一些,以帮助学生培养严于律己的精神品质,让他们感受到体育精神的渗透。

结束语:当前教师的作业布置要针对学生的多元化兴趣爱好以及内在需求来进行安排。教师既可以在作业布置形式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作业完成中的辅助性教学资源上进行创新,更可以引入多元化的家校共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体育作业完成氛围。多元化作业设计和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作业完成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瑞云. 小议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128.

[2] 薛润之.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途径探索[J]. 拳击与格斗,2022(19):96-98.

[3] 陈辉,杨瑜,李胜芝,等. "双减"政策背景下桂东南特色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 体育科技,2022,43(2):140-142. DOI:10.3969/j.issn.1003-1359.2022.02.046.

[4] 沈茂燕.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业的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J]. 体育画报,2023(4):22-23,26.

[5] 徐聪颖. 减量、提质、增趣——"双减"视域下小学体育作业设计的思与行[J]. 灌篮,2021(23):53-54.

[6] 苏清良. 体验乐趣,传承体育精神 ——小学体育作业与体育精神的有效融合[J]. 教师,2022(6):60-62.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2.06.020.

[7] 彭志平.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体育作业设计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2023,9(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