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30
/ 2

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

颜威

身份证号:43022319901107693X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意识,能够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和质量。具体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发展观念等,积极运用节能技术和新型环保材料等,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建筑的节能水平,保护环境,保证建筑系统的运行效益。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意识;应用

1生态意识的价值

基于生态原理的生态建筑,在规划和建设以及管理等全过程,都贯彻了生态意识,促使经济和人文的和谐发展。不同于传统建筑,生态建筑设计,从内外空间入手,进行各类物质形态的设计,促使各类能源可以被充分利用,建造出具有低能耗和无污染特点的建筑环境体系。生态意识的价值理念:①以人为本。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应用生态意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关心人身心健康,构建良好的自然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损失,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生态意识强调继承传统建筑问题,创新建筑形式。②地域性。在建筑设计时,要从建设地区的气候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加以全面的考虑,深度挖掘生态资源以及人文资源,体现建筑的地域性,增强建筑的实用性。

从建筑实际来说,其消耗的能源较大。建筑行业所产生的能源耗费占据世界能源消耗约50%。在建筑建造时,会给土地、空气以及水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应用生态意识,能够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生态意识中的节能理念以及环保理念等,提倡的是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环境保护。建筑设计实践中,应该生态意识,不仅可减少污染,实现环境保护,还能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2生态建筑对建筑设计起到的重要作用

2.1有效促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建筑物不断涌现。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时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忽视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那么就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受到破坏。将生态建筑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既可以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保障,促进人们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2.2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的发展主要根据其经济状况来判定,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决定了它发展的情况。城市故有的规划方案或已经建成传统建筑对城市的可持续可发展起到一定束缚作用,要想摆脱这种束缚,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环境得到保护、能源得以充分利用就应该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进城市建设中,通过建设生态建筑实现城市的环境、经济、能源共同发展。

2.3有效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将环保、节能的理念进行有效整合,为促进城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要想使能源均衡分配到城市环境中,就要对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再将生态建筑设计合理应用进去。对生态建筑设计人员来说,应该将居民的健康放到设计的首位,重点考虑生态建筑对能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有效保证城市健康发展。

3建筑设计中生态意识的应用

3.1实现个性化建筑

基于生态意识,在建筑设计时,要尽量保证内部环境的适宜性,建造适宜人居而且健康无害的环境,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建筑的建设,是为人们提供居住服务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建设个性化建筑。同时设计人员要始终坚持协调性原则,合理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挖掘环境资源,使得建筑能够有机融合到周围环境中。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建筑设计时,不能够完全参照建筑周围的环境,开展建筑物设计,必须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具有个性的建筑设计方案。依据方案设计的内容,开展建筑建造,进而展现个性化理念。除此之外,要融合创造性理念,确保建筑的个性化设计,可以引发人们共鸣。将施工区域的特点,同环境有机融合,最大程度上把握设计尺寸,以立体或者平面等形式展现出来,彰显建筑的个性化特点。在设计时,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原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满足多样化建筑使用需求。②基于人们对建筑的各类需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杜绝过度开发。采取科学的布局以及规划手段,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建筑空间,满足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合理设计,使其能够感受贴心服务;对建筑室内设计,要从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合理规划设计;对于交通设计,基于安全和出行考虑,合理控制停车场和小区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环境。

3.2体现绿色室内空间

绿色室内空间的设计,主要是从建筑技术以及材料等方面来体现。比如,在建筑造型以及功能方面,体现环境协调;在空间设计和建筑外部,体现建筑绿色。通过适当引入室外环境,促使建筑室内空间的生态化。设计人员可以巧用设计手法,进行内庭院和共享大厅等的设计,设计加盖开启屋顶,依据季节以及时间的变化,采取人工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构造一体化的建筑室内室外空间。再比如,运用绿化栽植以及引廊入室等手法,打造室内景观。

对于室内环境,在设计时,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①风环境。居住环境的构成中,风环境是主要内容。若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则会影响着环境质量。比如,通风不良等。因此,规划设计风环境,要合理布置平面,强化对空间美观性和实用性的把控。分析气流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通风的影响,进而采取优化措施。采用自然通风设计手段,比如快门等,保证自然通风的效果,同时保证建筑室内的温度和采光度等。②日照设计和遮阳设计。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的因素中,阳光以及热辐射为主要因素。在进行遮阳设计时,要结合围护结构自身遮阳或者百叶窗等特点,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室内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减少热辐射。可结合建筑所在地理以及气候,通过科学计算,优化建筑总体布局以及单体的关系,做好阳光和照明等的全面分析,看是否达到国家要求。③控制建筑室内噪声。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构建控制噪声系统。比如,将施工以及主要交通线相互分开,进而避免交通干线噪声。合理选择建设位置,减少噪声的影响。

3.3步入建筑节能化趋势

生态意识的运用,在建筑设计时,贯彻节能理念和环保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对减少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利用太阳能板,对房屋建筑的屋顶进行装饰,吸收太阳能,利用能量转换装置,使其成为电能,供建筑内部照明以及电力设备运行使用。再比如,利用雨水循环再利用系统,收集雨水,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建筑设计过程中,全面贯彻生态意识,从建筑材料和技术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和可再生材料等,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多样化选择,提高建筑的环保水平。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科学技术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的改变。与此同时,当前生态环境日愈恶化,资源短缺问题日愈凸显。建筑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要改善以往单一的发展模式,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新型材料科学运用到建筑行业,以降低能耗,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熊培清.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运用[J].江西建材,2017(24):29+37.

[2]罗振荣.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97.

[3]才子倩.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河北林业,2017(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