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管理策略

刘敏  杨露通讯作者  李蕾 段然 魏晓幸 刘睿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目前,我国儿童患有孤独症的几率很高,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它导致儿童语言、游戏、认知、社交和适应等方面的功能受损,从而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落后于同伴。孤独症儿童除了具有沟通障碍、社会性互动障,行为问题也是主要障碍之一。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不仅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也给父母和学校教师的教育培养带来困难。因此,孤独症儿童行为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和纠正。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行为异常;管理策略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这种疾病往往不被父母重视。当许多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内向时,他们常常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天生这样的性格,不善于沟通。但事实上这也是孤独症的一种表现[1]。儿童孤独症男性多见,从婴幼儿开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人际关系障碍,单一的兴趣和行为刻板印象,约3/4的患者有明显的智力障碍[2]。大多数儿童发生孤独症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语言和沟通障碍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他们通常在两三岁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的语言发展后,在2至3岁时语言会倒退,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失去,默默无声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使用有一定程度的障碍[3]。因此,针对儿童孤独症行为异常需要及时干预,进行必要的行为管理。合理的行为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孤独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的行为管理进行阐述。

1合理的家庭教育

孤独症儿童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孤独症儿童至关重要。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孤独症儿童成长有一定的康复作用。对家长来说,要调整好心态,要做好长久训练教育的打算,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不断地学习相关教育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也要让周围更多人来了解孤独症儿童,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4]。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进行管理:

1.1充分了解、不溺爱和迁就

家长要在充分了解孩子病情和行为方式、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行为管理和教育。要及时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共同制定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计划。

目前,家长通常对孩子很溺爱和迁就,尤其是孤独症孩子[5]。导致大部分孤独症孩子行为控制能力差,表现在饮食上非常挑食,不顺心时就大哭,学校学习时不配合老师等。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管理和教育要先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做到不宠溺,不迁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同时不能操之过急,充分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教育过程要做到细心、耐心。

1.2积极配合学校和康复机构的治疗

一般学校和康复机构都会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等行为能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管理计划。在教学中,家长要做到及时和教师沟通,以便了解孩子每天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细节[7]。同时,家长要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在家里进行行为强化训练,耐心的回顾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内容,加强孩子社会适应的训练。

2 科学的学校教育

孤独症儿童教育有助于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未来与社会进行有效融合的必要保障。通过学校行为管理与教育等相关课程,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能力、日常生活行为等有诸多能力有极大帮助[8]。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进行管理:

2.1良好的学习环境

孤独症儿童由于自身病症的特点,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明确教学功能分区,提供安静、采光和通风好的教学环境,尽量给孤独症儿童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及系统的适合孤独症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的学习活动,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投入到行为学习活动中[9]。

2.2灵活的课程安排

学校教师要在了解个体孤独症儿童的实际行为能力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儿童制定灵活的行为管理和教育课程,同时,要考虑个体儿童行为的原因和接受能力。

3 提高沟通能力

孤独症儿童与外界沟通方式很多,包括使用沟通板、卡片、手势、以及简单字词等。当孤独症儿童出现行为异常时,家长和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不拘形式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促使他们与人沟通,并逐步引导其通过其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逐步达到以沟通促进其控制不良行为的目的[10]。在提高其沟通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孤独症儿童的年龄、智力、接受能力等因素,对儿童提出合理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要求。

4 小结

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是孤独症教育的基础,也是引导他们参与集体、社会活动的基础。孤独症儿童只有接受合理的行为管理、日常生活活动、学习技能,才能逐步发展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紧密结合,根据个体儿童的行为差异,制定长期的、灵活的、家庭和学校管理相结合的行为管理和训练强化课程。同时,充分考虑了儿童个体发展特点和家庭学校的环境因素等作用消除学校、家庭环境中不利因素,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有效达到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萍. 浅谈行为导图在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 现代特殊教育,2022(19):71-73.

[2] 王静,黄珊,高雪婷.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室内替代座椅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3,31(3):284-288.

[3] 王瑶瑶,石艳霞,李敏,等. 综合干预对孤独症儿童行为症状及智力发育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2(3):231-232.

[4] 巴合藏,王广智,薛荣琰,等. 综合干预对农村孤独症儿童行为症状及智力发育的影响[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9):402-404.

[5] 张焱. 音乐治疗干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行为训练的个案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5(8):38-43.

[6] 吴晓强,张树伟. 强化在孤独症儿童行为塑造中的应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8):201.

[7] 乔曲杨.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79-81,85.

[8] 孙榛誉. 沙盘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22,46(20):2512-2514.

[9] 欧阳升.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游戏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疗效[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2,40(3):325-327.

[10] 李海艳,李洋. 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管理训练要素调查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21,30(2):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