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林业植物保护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加强林业植物保护策略探讨

古丽米拉·阿巴海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玉什喀拉苏镇政府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8346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林业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生态意识薄弱、责任落实不到位、生态保护投入不平衡、林权纠纷复杂、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以及林业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强化法制教育与生态价值观传播、推行“林长制”强化责任体系建设、提升林业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应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森林防火与生态修复工作等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组合与实施,旨在破解当前林业植物保护面临的困境,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林业保护;问题;策略;生态文明

在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既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基础,又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然而,面对当前林业生态保护的新形势与新挑战,诸如生态意识淡薄、法律责任缺失、投入不足、林权纷争频发、森林火灾防控压力增大以及林业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力求为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事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和改进路径。

1我国林业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植物保护现状是一个涵盖多重挑战与问题的复杂领域,涉及生态意识、法制建设、资源配置、林权纠纷、防火能力及执法力量等多个层面,每一层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1生态意识淡薄与行为失范

生态意识是推动林业植物保护工作的精神基石,然而在当前社会,尽管生态环保理念已被广泛提及,但公众对林业生态保护的具体认知和行动落实却仍有待提高。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群众对新时期环保要求理解不深,对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宽容甚至参与其中。这种生态意识的淡薄导致了一系列破坏林业生态的行为失范,对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

1.2责任落实与法制建设短板

在林业生态保护方面,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森林资源造成过度开发和破坏。当前的法制环境下,尽管有《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企业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追责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企业对违法行为抱有侥幸心理,这无疑加大了林业生态保护的压力。

1.3投入不足与资源配置不合理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需要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投入与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我国的生态保护投入总体上尚显不足,特别是在林业领域,由于资金投入少、来源单一,很多必要的生态保护项目难以得到有效实施[1]。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表现为,一方面急需保护的生态脆弱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得不到应有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生态治理工程的实际成效受限于有限的投入,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增长。

1.4林权纠纷与防火难题

林权问题是困扰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历史遗留的林权争议、林地使用权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界定不清、流转频繁,使得林权纠纷更加复杂。此类问题取证难、调解难,既影响了农民权益保障,又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构成阻碍。同时,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严峻,我国拥有广阔的林地面积和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加上林内可燃物积累多,森林火灾隐患大,火灾防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防火设施、人员配置及响应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瓶颈。

1.5执法力量与能力建设瓶颈

我国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未能跟上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机构改革背景下,森林公安队伍职能调整削弱了原有的林业执法力量。基层林业执法队伍普遍存在人员短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林政执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制约了林业产业的有序发展。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加强林业植物保护的关键策略与措施

2.1完善法制教育与社会宣传

加强法制教育与社会宣传是推动林业植物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法制观念,通过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培训课程等方式,深入普及《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让民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明白任何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应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传播平台,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公众对林业植物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保护森林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2.2制度创新与责任落实

制度创新与责任落实是确保林业植物保护成效的关键。借鉴“林长制”等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林业生态保护中的具体职责,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层层压实,做到权责分明、任务到人。通过推行“林长制”,可以有效解决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动力不足和责任不明晰问题,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

2.3提升执法效力与队伍建设

提升林业执法效力与队伍建设是林业植物保护工作得以有效执行的基础。应当进一步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2]。通过改革和完善林业执法体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同时,要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对林业法律法规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确保林业行政管理和执法公正公平。

2.4科技支撑与产业结构优化

科技支撑与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林业植物保护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林业科技研究成果,如精准植树造林技术、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病虫害远程预警与防控技术等,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林业经济效益,降低对天然林资源的依赖,形成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

2.5灾害防控与生态修复

针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重大灾害,应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防控体系。一方面,要加大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提升早期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确保森林火灾能够“打早、打小、打了”。另一方面,要强化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包括采伐迹地复绿、受损林地恢复、濒危物种保护等,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在生态修复方面,尤其要注重对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对于因开矿、建设等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严重区域,要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和实施长期的生态恢复治理方案,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手段,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重建[3]

3结束语

加强林业植物保护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要切实增强保护林业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林业植物保护工作。因此,要将继续坚持探索更加科学、精细、高效的保护策略,以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孟得干.加强林业植物保护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14):17-19.

[2]李新功.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执法力度的策略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8,37(02):17-19.

[3]王一,姜洪波,王秋艳等.加强生态林业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2,(06):0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