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迪庆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建议

刘永顺  余永福

迪庆州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服务站 云南 迪庆 674499

摘要:农作物秸秆的养分含量高,能够改善土壤环境,培育土壤肥力,保障农作物安全生产。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不足,农民不太了解秸秆焚烧的危害,致使秸秆焚烧现象常见。本文研究中,重点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迪庆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废弃物,开放用途非常多,既可以作为工业造纸原料、畜牧饲料,还可以作为肥料施加到田地,利用价值非常高。分析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可知,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仍然存在秸秆焚烧现象,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对此,迪庆州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项目,深入拖顶乡、霞若乡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配合农环站工作要求,积极 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找寻村镇秸秆利用问题,切实保障农村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1秸秆利用技术落后

当前,秸秆利用多为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技术较为落后,仍然存在秸秆过剩情况。秸秆在肥料、气化、建材、饲料方面的应用率低下,再加上加工企业的能力低下,很难消化大量秸秆。

1.2资金补助不足

农作物秸秆的技术推广任务重,对技术、资金的需求度高。尽管地区能获得秸秆利用项目的投资,然而投资数额非常少。为了缓解将焚烧、废弃所致环境污染问题,就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但只有在充足资金保障下,才能进一步扩大技术推广范围。

1.3科技研发力度小

大型企业对于秸秆利用的参与度低,中小型企业的综合实力弱,很难为技术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导致秸秆处理设备在设计原理、制造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的问题诸多,再加上部件损耗过度、电能消耗高、膜孔易堵塞问题,对秸秆能源化应用的阻碍非常大。

1.4群众认知度低

群众不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受到劳动力、农机农艺等因素的影响,秸秆收集难度较高。尤其是玉米秸秆,从收获直到再次播种,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为200-220元/亩,高成本、低效益的矛盾偏差,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影响大。

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

2.1秸秆加工饲料技术

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丰富,因此可用于动物饲料 制作。若将秸秆直接作为饲料,则动物很难吸收营养成分,还会增加胃肠疾病几率。因此要对秸秆实行专业处理,使其成为专用的动物饲料,使动物能全面吸收营养成分。采用秸秆制作饲料的方式,既可以减少焚烧所致环境污染,还能降低养殖业的经营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2.2秸秆制造建材技术

秸秆既可以应用到发电、饲料加工领域,还可以使用到建材生产中。加工厂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建材原料。该类建材的质量轻盈,环保优势显著,不仅能减少林木砍伐量,还能实现水土保持,降低自然灾害的几率,生态环保效益显著。

2.3秸秆生产沼气技术

秸秆沼气技术,即加工秸秆后,经过沼气池无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可以为农户提供取暖、做饭等服务,满足农村地区的能源需求,降低农户的用气成本、用电成本,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4秸秆食用菌培养技术

秸秆内含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能够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因此要提高秸秆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在培养食用菌时,农作物秸秆可以满足健康标准,保证食用菌的安全性,还能提高食物营养价值。

2.5秸秆制作肥料技术

农户通过翻耕整地操作,能够将农作物秸秆翻入到土地内,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营养价值,优化田间环境。通过应用秸秆肥料化技术,可以加速秸秆腐败速度,促使农作物吸收秸秆肥料营养。此外,技术人员可通过堆肥、沤肥方式,深入践行秸秆还田政策,为农作物提供无害的肥料营养。

3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思路与对策

3.1选择试点地区,制定综合利用规划

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秸秆利用技术,还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深入解读国家政策,基于市场导向,选择适宜的试点地区。在确定试点地区后,就要设置“五料化”发展目标,包括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完善秸秆收集、存储、运输的一体化机制。此外,联合地区政府部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碳化技术,加大资金、政策扶持,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

3.2重视科技服务,提供专业指导

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果,必须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各地区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引入高素质技术人员,建立秸秆资源化研究机构,深入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满足地区秸秆循环利用、秸秆还田、秸秆供暖的需求。同时,政府部门还要邀请农技专家,为农户提供针对性指导,并在重点地区开展技术示范活动,充分展示出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

3.3建立技术推广模式,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为了扩大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力,必须强化技术推广意识。结合常用的秸秆利用技术,建立秸秆利用模式,降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比如秸秆沼气、秸秆肥料等资源化处理。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政策规定,全力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基于秸秆还田角下,使农户正确认知秸秆还田的价值。此外,政府部门、技术人员要深入乡村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向农户展示秸秆资源化处理技术,完善技术推广机制,为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提供基础保障,这样能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深入践行国家对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

3.4建立整体推进体系,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

财政部门要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的资金投入,让各地区引入先进设备与技术,全面落实秸秆还田工作,提高示范区域的秸秆还田效果。增加资金扶持力度,能够规范相关工作内容,提高秸秆的有效利用率,不再出现秸秆燃烧情况,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扶持政策,设立秸秆综合利用任务,要求各地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指标,按照工作完成度提供政策倾斜、财政资金支持,如为地区群众提供电价优惠、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激励政策,提高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参与度,实现整体推进目标。

3.5加强农户的环保意识

长期以来,农户受到地理条件限制、传统耕作方式影响,所以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不足,这就要求农技推广部门采用多元化宣传举措,逐步转变农户的错误认知。同时要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科普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秸秆属于重要的绿色能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政府部门应当选择试点地区,制定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规划,同时要重视科技服务,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在技术推广模式的支持下,全面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通过建立整体推进体系、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加强农户的环保意识等举措,提高农户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璐. 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建议[J]. 四川农业科技, 2024, 23(01): 122-125.

[2]刘立杰.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3,17 (09): 47-49.

[3]朱坚兰.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 2022(000-006).

[4]严东权,薛颖昊,徐志宇,等.我国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现状,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4):1-14.

[5]汪滋东.浅谈山区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 2022(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