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技术用于地籍测绘控制测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GNSS技术用于地籍测绘控制测量的研究

顾琴

321281199310251725

摘要:通过人力开展地籍测绘工作,虽然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妥善处理测绘中出现的多项问题。但是最终的测绘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本文从GNSS技术本身的内容以及其对于测绘工作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供测绘人员进行参考和改进。

关键词:GNSS技术;地籍测绘;控制测量

引言

传统的测绘技术,往往将前端测量与后端的绘图进行拆分,信息传递和重现的过程会存在较大的误差。GNSS技术系统的加入,将传统地籍测绘工作模式完全推翻,并且大幅度提高了最终测绘结果的精确度,直接降低了误差的口径,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1.GNSS技术用于地籍测绘工作概述

GNSS技术又被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本身包括的硬件设备有三个部分,分别是用于发射无线电波的卫星、地面无线电波接收装置、数据处理接收装置。使用GNSS技术,能够将地籍测量与绘图工作进行结合,控制测量的精确度。

2.GNSS技术用于地籍测绘的意义

在地籍测绘工作中,使用GNSS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第一,保持前端和后端的数据同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够将测绘工作的前端和后端联系起来,直接对收集到的无线电波数据进行计算,反馈至最终的地籍测绘图上。第二,控制地籍测绘工作的精度。人力开展地籍测绘工作,即使测绘工具不断精进,误差也只能在小幅度内降低。GNSS技术系统的加入,能够大幅提升精度。

3.当前GNSS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1环境因素对GNSS技术控制测量的影响较大

在使用GNSS技术进行地籍测量时,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因素对GNSS技术测量的影响较大。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情况多元且复杂,部分地区的环境十分恶劣,开展地籍测绘工作的困难程度高。使用GNS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虽然能够大幅度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但是地面接收器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同样苛刻。如果接收器周围的地势不够开阔,或者有严重的磁场影响或恶劣气候,将会大幅度降低最终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数据缺失或数据无法传达的问题。部分负责GNSS测绘的技术人员,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升级十分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

3.2地籍平面控制网布局不科学

对关键地标以及地形情况进行标点,最终形成的网状测绘地图,即是地籍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一共分为四级,一级的控制网标注最为简单,但统治和管理的级别较高,对于控制测量的精确度,同样有较高的要求。四级平面控制网内部的信息更为全面,但是其从属于更高级别的地籍控制网。在开展地籍测绘工作的过程中,平面控制网的布局不科学也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要求,一级平面控制网的节点,与实际地形之间的差距不能超过0.05米。另外,需要结合实际的地形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控制点,保证控制网的分布不会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由于我国的GNSS技术发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在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灵活性不足,反映到最终的测绘结果上,就是高于标准规定的误差。

3.3缺乏熟悉GNSS技术应用的人才

所有的地籍测绘工作以及具体的技术操作,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去开展。所以,技术人才对于GNSS技术的熟悉度以及其本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了最终地籍测绘结果的精确性。部分测绘团队中的工作人员,虽然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测绘经验,但是这只局限于普通地形。如果当前测绘工作面临的地形情况较为复杂,环境恶劣,传统的测绘经验则不再适用。而且,部分测绘工作人员不关注自身的能力提升,没有积极学习新兴的测绘技术,对于GNSS操作系统也不够熟悉,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困难和阻碍。

4.地籍测绘工作改革策略

4.1测量布设阶段进行勘察

针对环境因素对GNSS技术控制测量影响大的问题,下一步,开展地籍测绘的工作人员需要提前进行勘测,为地面接收装置选择合适的布设点。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到测绘现场进行实地的调研,具体的调研内容,包括地势情况、水文情况、气候情况、生态情况、周围磁场等。在调研的过程中,对重要数据以及信息进行记录。这些资料不仅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开展初步的地籍测绘布局,而且能够预测,在后期测绘工作开展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需要结合勘测到的信息,选择最合适的地面接收点,对仪器进行布设。一般的接收点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周围的视野空间开阔。由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放射回收,再根据无线电的传播情况计算实际的地形。如果地面接收器周围的环境不够开阔,就无法准确接收到卫星传递的无线电波,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地籍测绘结果。第二,与联络点的距离接近。地面接收装置需要将相关信息,通过传输线路传达至附近的联络点。如果接收器与联络点之间的距离较远,不仅会降低信息传达的效率,甚至会导致数据缺失或失真。所以,在选择地面布设点时,需要从联络点周边进行考虑。第三,在确定接收器地点后,需要进行明确的标识。如果地面的标识点与测绘地图上不一致,即使后期GNSS技术系统传输的数据全部准确,也难以保证测绘结果的质量水平。

4.2使用GNSS技术逐级定点地籍平面

为解决地籍平面控制网布局不科学的问题,技术人员需要使用GNSS技术,从整体到局部,逐级定点。部分测绘人员由于对新技术不够了解,无法全面掌握GNSS技术系统,采用了错误的定点方法。直接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地面接收器之间的无线电波联系,对测绘地区的地籍资料进行事无巨细的收集,最后再开展整理和定点工作。这种测绘方法看似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没有将GNSS技术的全部效能发挥出来,而且最终的平面控制网精确度较低。使用GNSS技术正确的测绘方法,往往需要进行三轮测绘。首先,需要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对测绘地区的关键地标信息进行收集。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方法,这种技术操作流程降低了卫星系统单次传播数据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其次,在一级平面控制网基本确定完成后,需要将人力实地勘测与GNSS技术应用进行结合,根据二级、三级、四级平面控制网对于定点的数量和精度需求,循序渐进,逐级开展定点工作。

4.3培养熟悉技术的地籍测绘专业人才

只有培养熟悉技术的地籍测绘专业人才,打造一流的测绘团队,才能够保证最终测绘结果的精确性,为国土规划工作的开展以及局部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测绘人才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需要积极接受当前测绘领域的新兴技术,而且还要对GNSS等测绘技术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在引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察人才在地籍测绘方面的专业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其对于GNSS等测绘技术的熟悉情况,确保人才能够满足工作开展的需求。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方法,将GNSS技术用于地籍测绘,能够保持前端和后端数据同步,控制测绘工作的精确度。但是,当前在使用GNSS开展测绘工作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影响大、地籍平面控制网布局不科学,以及缺乏熟悉技术的专业人才。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需要在测量布设阶段进行考察、使用GNSS技术逐级定点地籍平面,并且培养熟悉技术的专业测绘人才。未来,在GNSS技术不断推广应用以及开展地籍测绘工作的过程中,仍旧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更新技术并实践应用,推动我国国土测绘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飞鹏. GNSS RTK技术在城市地形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 (22): 84-87.

[2]郎赞文. GNSS技术用于地籍测绘控制测量的研究[J]. 江西测绘, 2022, (03): 4-6.

[3]廖伟文. GNS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 2022, 29 (01): 67-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