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田志刚

中国石油天热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河北省沧州市 061103

摘要:油气田开发进入到中后期,油气井含水量增加,油气产量明显降低,开采成本却在不断的提升,影响到了油气田的正常开发生产。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之后,进入到开发的中后期,其开采价值降低,为了优化开发,需要采取相应的增产措施,才能确保油气田良好的开发效果。本文从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具体的增产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增产措施

1、油气田开发后期的特点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后,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采油方法。在注水开发油田中,通过注水开发可实现储层生产率。在油气田开发的后期,高渗透率的油层暴露于水中或过早地被淹没。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在某些注水无法到达的区域,出现了死油区。在第三生产阶段,通过注入聚合物等组分,扩大了注入器的扫掠体积,可以产生更多的油流,满足油田连续稳定生产的需要。在油田开发的后期阶段,提高油流生产率和减少油井含水率是关键任务。否则,产量的急剧增加将给油气收集和运输设备带来巨大压力,并增加电能和热能的消耗。这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合格的油量受到限制。通过采取各种维护,再利用和节能技术措施,提高了油田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频率,降低了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成本。为了满足生产的经济需求,否则油井的采油量将逐渐减少,生产成本将逐渐增加,导致油田生产效率急剧下降。因此,有必要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以节约能源,减少消耗,并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需求。当前,我国许多油气田的开发处于中后期。此时,生产能力正在逐渐降低。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增加产量,它将逐渐失去其开采价值。同时,许多油气田的存量正在下降。因此,为了优化油气田的开发,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增产措施,以确保实现增产目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有必要加强对增产措施的应用。

2、促进油气田开发增产概述

2.1压裂酸化增产技术

通过对储层实施压裂酸化施工,利用压裂液的作业使储层产生新的裂缝,使用裂缝支撑剂对裂缝进行支撑,提高油藏的渗透性能并增产。

    2.2堵水措施

降低水对油井开发的影响,将油井的生产状态恢复到正常。

    2.3注水增产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注水井向储层注水,改变地层压力而达到增产效果。

    2.4混合气吞吐技术措施

借助蒸汽中的温度,促进井内油层的软化,缓解油层的硬度,增进油层的流速。也就是说借助热传导的原理,来将蒸汽输入到油气井内,然后将井盖进行密封,并经过一定时期的密封过程,使得油层呈现理想的软化状态。

3、油田气增产技术措施的优化分析

3.1压裂技术措施

该技术是利用压裂液的作用,来让油层产生新的裂缝,并通过支撑剂来保持这些裂缝的张开度,可以有效提高储层的渗透能力。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更多的井下油气流通道,加快井下油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利用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有效对岩石中的胶结物进行溶解,提高岩石的空隙体积,有效增加岩石空隙的流体状态。通过酸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施基质酸化、酸洗和压裂酸化等工艺措施,其中压裂酸化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好。其先通过压裂技术来建立更多的储层裂缝,然后向油井中注入一定比例的酸液,从而有效对裂缝进行溶蚀,提高油层岩石的渗透性,进一步增加油层流体的流动性,提高油气流入井内的动力,降低石油流动的阻力,从而达到增长的目的。

    3.2堵水工艺措施

在注水开采过程中,如果油层见水过早,就会对石油的流动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需要及时采取堵水措施,降低水对油井开发的影响,将油井的生产状态恢复到正常。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堵水效果,需要做好找水仪的测试,有效确定水层的位置,尽量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实现对油井的堵水设计。通过堵水工艺的应用,能够改变水流的方向,提高水驱开发的效果,避免由于油井出水影响到油气流的正常流动。加密补孔技术。为了提高油气井内部的油气资源的流动性,可以在井壁和油层之间进行补充射孔,有效增加油流的通道,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通过补孔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油井底部的渗流能力,让油气井尽快摆脱低压、低产的生产状态。通过对水井进行补孔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发挥注水工艺的作用,水驱开采效果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3.3化学防砂技术措施

对于胶结比较疏松的油气层,随着开发时间的延续,油井出砂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到抽油井的效率,使油井的产能下降。为了达到增产的效果,除了采用水力冲砂的技术措施外,还可以利用化学防砂技术措施,有效地防止油层出砂,避免出砂给油气田生产带来的危害。通过化学防砂剂的作用,将油井的出砂胶结起来,使其沉积于一定的空间,避免由于出砂而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

    3.4混合气吞吐技术措施

如果向油气井输入指定量的蒸汽,来借助蒸汽中的温度,促进井内油层的软化,缓解油层的硬度,增进油层的流速。也就是说借助热传导的原理,来将蒸汽输入到油气井内,然后将井盖进行密封,并经过一定时期的密封过程,使得油层呈现理想的软化状态。并且对气井区域的通道进行疏通,继而强化油气井的主要功能,强化资源开采的水平。除此之外,在对混合蒸汽进行运用时,必须要考虑到蒸汽温度与油层理想状态的相切合,还必须保证不能有化学反应现象的存在,继而导致井层沉降的不良后果,防止相关管道被杂物拦截,以此为后续开采过程的高效进行提供保障。

    3.5加密补孔技术措施

加密补孔技术主要应用在油气田开发到中后期的时候,这个时期生产井的井壁和油层之间会出现很多孔,补孔技术会补充射孔,扩充油流的通达,提高油流的速率,从而增加单井的产油量。加密补孔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井底附近的渗流能力,使得油井高压、高产。补水井的孔还可以提高注水效率,从而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

    3.6清水压裂技术

在生产实践中,对于某些不适于使用低(超低)黏度携砂液进行压裂作业的低渗透油气层,可采用清水压裂技术增加产量,因为与胶黏性牙列相比较,低(超低)黏度的压裂液在压裂过程中所形成的裂缝会明显减小,造成导流能力降低,因此采用清水压裂技术增产效果会更加明显。对于该项技术而言,清水压裂液主要包括降阻剂、组排剂、黏预土防膨胀剂以及压裂液等组成,配方相对简单,技术成本也非常低廉,并具有可通过大排量对地层实施憋压、打开并扩大裂缝效果。由于清水压裂技术所采用的压裂液黏度非常低,打开时所压裂的裂缝呈窄而长的状态,裂缝闭合后对储层的渗流能力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可实现持续增产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田中后期的开发受到油田含水量,采矿施工技术以及采矿成本的不断提高的制约。油田的资源开采率从未如此高。因此,需要相关的采矿技术人员通过应用各种建筑技术来提高油气生产效率,同时确保最大的油气产量,从而在提高开采工程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推动我国油气田开采事业未来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晴.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3):227-228.

[2]郑莲慧.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J].化工管理,2020(04):176.

[3]谢诚.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途径探讨[J].化工管理,2020(03):56-57.

[4]高帅.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途径[J].化工管理,2019(28):2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