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场跑道建设技术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3

某机场跑道建设技术总结

卫强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06

摘要分析某机场地基处理及道面混凝土质量控制,重点分析了道槽区地基膨胀土改良处理,对不同的改良材料及掺量进行土工试验,进行了膨胀土改良效果对比,达到了机场道槽区膨胀土改良的填筑效果。分析了道面混凝土施工重点控制手段,总结了试验、施工控制手段,给出了经济合理的改良手段,对膨胀土地区机场工程建设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膨胀土;改良;机场;干硬性混凝土

1引言

某机场场址地质具有弱膨胀潜势,膨胀土会随土质含水量变化产生膨胀或收缩,其胀缩特性对工程施工具有潜在的风险,对工程建设及运用形成重大影响,且机场场道混凝土采用高抗折混凝土,基础及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直接决定了后续使用的效果。

根据实地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对比场址地貌、水文、岩性等地质条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数据及周边资源条件,现场对比分析膨胀土改良试验,经过试验段施工对比,确定出有效、经济的膨胀土改良措施及干硬性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基本概况

建设场地属冲积平原地貌,地形起伏较小,地势平坦,地面高程17.0-18.5m,场地内沟渠密布。所在场区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勘探时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0-2.3m,每年5月份至8月份最高水位高程18.47m,9月份至次年4月份最高水位高程15.88m,变幅2.59m,水位变幅大。

本机场为满足25年防洪常水位要求,道面混凝土设计标高为20.0m,结构层设计为“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5cm厚水泥混凝土道面”,路基填方平均高度1.35m。

本场区初步勘察时,显示②层黏土为膨胀土,平均厚度为3.38m,膨胀土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且反复变形的特殊工程性质,易使地基、地下构筑物产生变形,影响工程质量;膨胀土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土、土性改良、砂石或灰土垫层等方法。

详细勘察时显示:项目所在区分布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填土、软土、膨胀土;②1层黏土,层底埋深在1.2-4.2m,自由膨胀率约51-59%,具弱膨胀潜势;大气影响深度为3.25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46m,可采用换填、土性改良等方法解决。

3 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根据现场土方取样及周边取土场取样试验,素土土方试验数据见表3.0.1:

表3.0.1  土方试验数据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数据

土样1

土样2

土样3

土样4

1

液限(%)

46.3

45.2

46.0

49.8

2

塑限(%)

26.0

27.5

23.4

27.5

3

塑性指数

20.3

17.7

22.6

22.3

4

液限指数

-0.18

-0.14

-0.10

0.06

5

天然含水率(%)

22.4

25.0

21.2

28.8

6

自由膨胀率(%)

61.0

56.0

48.0

51.0

7

最大干密度(g/cm3)

1.86

1.83

1.85

1.84

8

标准吸湿含水率(%)

4.40

3.72

3.86

4.38

9

压实度94%

25kPa的膨胀率(%)

2.70

1.82

1.13

1.09

10

50kPa的膨胀率(%)

1.24

0.90

0.65

0.45

11

收缩系数

0.58

0.45

0.68

0.62

12

膨胀力(kPa)

87.4

109.9

70.8

73.0

13

涨缩总率(%)

5.88

4.50

6.09

5.41

14

压实度96%

25kPa的膨胀率(%)

2.77

2.06

1.82

1.69

15

50kPa的膨胀率(%)

1.38

1.13

0.98

0.83

16

收缩系数

0.55

0.40

0.60

0.43

17

膨胀力(kPa)

98.4

146.9

75.6

95.6

18

涨缩总率(%)

5.78

4.33

5.78

4.27

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掺量的改良方法,做出3%掺量石灰土、6%掺量石灰土、8%掺量石灰土及3%掺量水泥土、5%掺量水泥土、6%掺量水泥土试验分析,测得相关数据显示见表3.0.2:

表3.0.2  不同掺量改良数据

序号

检测项目

3%

石灰土

5%

石灰土

8%

石灰土

6%-32.5

水泥土

3%-32.5

水泥土

5%-42.5

水泥土

1

线缩率(%)

1.10

1.10

0.80

0.7

1.5

1.3

2

体缩率(%)

3.3

3.4

3.8

6.3

3.2

3.9

3

缩限(%)

13.1

12.7

11.3

11.1

10.6

11.1

4

收缩系数

0.20

0.13

0.10

0.11

0.18

0.18

5

25kPa的膨胀率(%)

/

-0.14

-0.14

-0.15

-0.09

-0.19

6

50kPa的膨胀率(%)

-0.30

-0.45

-0.27

-0.43

-0.42

-0.43

通过数据分析,通过水泥、石灰的改良的方式可有效减少土质涨缩率。

以此,进行膨胀土改良方案比选。

3.1 采用水泥改良膨胀土方法

水泥改良是因为钙酸盐和铝的水化物互相产生的作用,改变了液限和体变,增强稳定土强度。

水泥稳定土基本可改良一切土质,基本采用初凝3h以上和终凝6h以上的32.5水泥,水泥掺量不大于6%。

3.1.1  采用水泥稳定土改良具有以下优点:

① 强度高、稳定性好;

② 整体完整性好、承载力高;

③ 对土质适应性好,基本所有土质均可稳定;

④ 施工便利,可适用厂拌及路拌方法。

3.1.2  采用水泥稳定土改良具有以下缺点:

① 收缩系数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② 水泥水化和板结时间快,一般水泥初凝时间在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内,有效施工时间短;

③ 受雨水影响大,雨季施工较困难;

④ 车辆对水泥稳定土磨损大。

3.2 采用石灰改良膨胀土方法

石灰改良膨胀土只能用于底基层,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膨胀土掺合料,石灰改良通过Ca与Mg置换黏土Na与K,减小了膨胀土的涨缩性,增加了稳定土强度。

石灰改良掺量一般在2%~8%之间,石灰作为改良材料有以下优点:

① 改良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水稳定性;

② 石灰资源丰富,成本低;

③ 施工过程中碾压时,对含水量偏差允许范围较宽,施工便利,可有效缩短工期。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考虑工期、成本、施工、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石灰土改良膨胀土方案。

4 改良参数确定

根据现场土样,对比了3%掺量石灰土、5%掺量石灰土、8%掺量石灰土土工试验数据,数据显示见表4.0.1:

表4.0.1 不同掺量实验数据

序号

检测项目

实验室一

实验室二

3%

5%

8%

3%

5%

8%

1

最大干密度(g/cm3)

1.84

1.82

1.75

1.84

1.78

1.74

2

压实度94%

25kPa的膨胀率(%)

-0.25

-0.09

-0.22

-0.24

-0.17

-0.27

3

50kPa的膨胀率(%)

-0.34

-0.13

-0.31

-0.38

-0.39

-0.38

4

收缩系数

0.27

0.22

0.31

0.27

0.34

0.25

5

膨胀力(kPa)

16.5

16.1

8.3

12.1

17.0

8.6

6

涨缩总率(%)

1.82

1.73

1.62

2.02

1.78

1.62

7

线缩率(%)

1.91

1.67

1.59

1.71

2.00

1.82

8

体缩率(%)

9.5

6.9

5.4

7.2

6.40

8.9

9

缩限(%)

9.3

10.7

11.0

11.7

11.3

9.7

10

压实度96%

25kPa的膨胀率(%)

-0.28

-0.14

-0.14

-0.10

-0.28

-0.14

11

50kPa的膨胀率(%)

-0.45

-0.20

-0.29

-0.33

-0.59

-0.17

12

收缩系数

0.29

0.24

0.22

0.26

0.29

0.2

13

膨胀力(kPa)

10.2

12.3

11.3

17.6

14.4

25.0

14

涨缩总率(%)

1.87

1.72

1.47

1.75

1.67

1.43

15

线缩率(%)

2.83

1.84

1.02

1.76

1.80

1.99

16

体缩率(%)

7.1

7.4

5.4

7.6

5.90

7.3

17

缩限(%)

10.6

11.0

10.4

11.8

10.6

11.4

通过数据对比可发现,随着掺灰量增加,涨缩总率随之减小,在充分考虑大气影响的情况下,结合结构层荷载压力的影响,在保证膨胀土改良满足施工需要的条件下,确定结构层下80cm使用8%改良土填筑,80cm以下的土基填筑使用5%的改良土填筑。

通过试验段施工及土工数据显示,改良方案可行。

C:\Users\洪常胜\Desktop\未标题-1.jpg未标题-1C:\Users\洪常胜\Desktop\未标题-2.jpg未标题-2

图4.0.1  改良前后情况对比

5 地基处理施工注意要点

5.1 材料

土质硫酸盐含量超过0.8%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不得采用石灰改良。

底基层石灰改良土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宜选用粘性大,团块状膨胀土,反复多次粉碎后掺和。

石灰应采用磨细生石灰,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1.3要求。

表5.1.3  石灰的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类别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等级

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85

≥80

≥70

≥80

≥75

≥65

未消化残渣含量

(5mm圆孔筛的筛余,%)

≤7

≤11

≤17

≤10

≤14

≤20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

氧化镁含量(%)

≤5

≥5

5.2 掺灰拌和

要确保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掺灰量及掺灰均匀性。通过现场施工方法的总结,施工采用二次掺灰工艺,即第一次在存土场掺灰剂量为2%~3%的石灰,让石灰与膨胀土初步发生反应,并快速降低膨胀土的含水量,使土方可快速摊铺。第二次掺入设计要求的剩余灰量,按照打灰布格的方式计算掺灰量,施工实际掺和灰剂量应比室内土工试验计量多0.5%左右,确保掺量满足设计要求。一次摊铺松铺厚度为20cm至25cm,采用划犁翻拌、路拌机拌和、平地机精平的方式翻拌均匀。

5.3 碾压养护

先采用压路机将拌和均匀的土静压1~2遍,用平地机精平找坡,确保土面平整,再静压2~3遍,保证压实度满足要求。

雨季施工碾压前,填土含水量可较最佳含水率小1%-2%,其他季节碾压前,填土含水率可较最佳含水率大1%。

石灰改良土施工时期,如果采用分层施工时,一层石灰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可立刻摊铺下一层石灰改良土,不需要专门的养护。最上层石灰改良土施工完成后,养护期不小于7天,养护期间保持一定的湿度。

5.4 常见病害防治

5.4.1 弹簧、起皮、鼓包的防治

部分位置含水量过大,会产生弹簧现象,拌和不均匀会造成石灰或粗细料集窝产生松散,薄铺或平地机薄层找补会造成大面积起皮,碾压不利会造成鼓包。为避免相应病害,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土块要粉碎,拌和要均匀,严格控制松铺厚度,确保路拌机可拌和粉碎到底。

② 控制含水量,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及施工安排,严格执行“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调整填料含水量,摊铺时,一般情况下,填料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1%左右。

③ 碾压时控制碾压速度,确保轮迹重合,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方式,严禁压路机随意掉头,急停急开现象。

5.4.2 初期隆起、开裂的防治

生石灰要经过充分消解后,才可以做为掺料掺入,并需要经筛网过筛。因消解不到位或因大颗粒未消除,会造成填筑的拌合料消解反应产生隆起或开裂现象。

所以石灰土在摊铺前,要做好石灰消解,成型后保湿养护,减少初期病害发生。

6 干硬性混凝土施工注意要点

干硬性混凝土具有高抗折强度,用于荷载路面,坍落度基本为零,采用维勃稠度来控制干硬性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6.1  在机场道面干硬性混凝土施工中,重点控制以下方面:

① 原材料控制:干硬性混凝土水泥要选用低碱、耐磨、抗冻、收缩小的水泥,同时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应在2.65~3.20之间,粗骨料应坚硬、耐久、耐磨、洁净,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② 平整度控制:机场跑道对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在施工过程中对标高控制尤其重要,特别对于大面积混凝土施工,需采用分仓法施工,平整度控制不好会造成积水、错台现象,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③ 混凝土强度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了飞机场道的使用寿命,强度保证是必备条件。

6.2  在本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总结了下列有效经验:

① 配合比方面:通过多组配比试验调试,并自主研发一种外加剂,对干硬性混凝土强度及性能均有所改善。

② 材料控制方面:项目安装材料过磅系统及材料监视系统,对进场原材料严格把关并留存监督记录,确保采用优质材料。

③ 运输方面:干硬性混凝土因坍落度小,采用自卸车运输,项目修建专用运输通道,减少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颠簸造成混凝土离析或性能受损。

④ 振捣方面:运用自行式高频振捣设备,消除了人工振捣漏振、振捣不密实现象。

⑤ 高程控制方面:运用高精度测量电子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电子水准仪通过识别配套铟钢尺上的条形码读取数据,减少了人为误差,并通过内置系统自动计算高程。

⑥ 养护方面:混凝土养护是至关重要的,在养护方面,重点做好冬季施工及夏季施工养护措施,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立即喷洒专用养护剂并覆盖薄膜、土工布、棉被保温;在夏季施工中,采用覆盖土工布并配备自动喷淋养护系统,自动化保湿养护。

⑦ 早期病害控制方面:为控制早期混凝土因强度上涨产生的早期病害,采用分仓法施工,并在混凝土中添加聚酯纤维控制早期开裂。

⑧ 应急措施方面:成立了专项质量控制小组,凡场道混凝土施工,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从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方面严格控制,一旦有特殊情况,立刻应急,避免对施工造成不可逆影响。现场制作防风棚、防雨棚,应对风雨天气对混凝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7 结束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机场膨胀土地基改良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数据,从方案比选,方案确定,施工要点及病害防治方面做了总结,通过工程实践,充分印证了采用石灰改良膨胀土方案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从多工序控制手段加强干硬性混凝土质量控制,总结了一套优质做法,从施工便利、节约工期、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等多方面考虑,分析了在膨胀土地区机场建设方面控制要点。

参考文献:

[1]余湘娟,王媛.掺石灰处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J].公路,2000,(1).

[2]陈涛,顾强康,郭院成.石灰、水泥、粉煤灰改良膨胀土对比试验[J].公路,2008(6):4.

[3]邱歆平,杨明,陈善雄,等.膨胀土粉煤灰改性与石灰改性对比试验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1):3.

[4]周宏云,张泽文,胡丽方.石灰改性膨胀土的试验研究与施工质量控制[J].路基工程,2006,2006(3):51-55.

[5]周小顺,王岗,覃朗,等.石灰改性膨胀土机理及施工质量关键点研究[J].科学之友:下,2012(1):3.

[6]阎俊生.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02):1-4.

[7]张述涛,陈丽娟.机场道槽区膨胀土地基处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8):2.

[8]王文良,王晓谋,王家鼎.膨胀土地区机场跑道的地基处理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6,38(3):9.

[9]董军,贡文献.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路基工程,2011(2):4.

[10]孔德玺.某国际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26):11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