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曾琰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急诊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评估在急诊环境下对重症患者采用分阶段的呼吸机治疗方案的临床成效和安全性。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从本院搜集90位危重病患的医疗记录,并将病患随机分配至两组。对照组接受标准的呼吸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分阶段的急诊呼吸机治疗。结果观察组显示出88.89%的治疗有效性,66.67%的呼吸复苏率以及4.44%的气管切开率,这些指标均显著超越了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病患的呼吸稳定时间(43.29±5.18分钟)和睡眠质量(12.51±2.67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此外,观察组病患的满意度高达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实施分阶段的急诊呼吸机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急诊重症患者的治疗反应,还能增强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急诊呼吸机;危急重症;阶段性治疗

危急重症患者在急诊科较为常见,该类患者患病主要是外伤、内科疾病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该类患者处于濒危状态,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大部分危急重症患者均存在呼吸障碍、低氧血症等情况,因此,在抢救期间,需要切实加强患者呼吸管理工作,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障碍情况,纠正低氧血症,使患者呼吸恢复正常。当前临床针对危急重症患者,提出可应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该治疗具有综合性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复苏成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围绕危急重症患者治疗工作加以分析,观察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实施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n=45)性别:男/女=25/20例,年龄51~72岁,均值(61.67±4.29)岁。对照组(n=45)性别:男/女=26/19例,年龄52~73岁,均值(61.69±4.28)岁。患者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治疗。结合临床呼吸机使用操作要求,以医嘱作为依据,合理选择呼吸模式,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提供对症治疗。

在观察组中,患者接受了分阶段的急诊呼吸治疗方案,该方案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阶段一是进行心肺复苏,密切监控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迅速提供针对性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并做好口腔清洁工作[2]。对于伴有颈椎疾病的患者,需要调整合适的体位并清除口腔中的异物。第二阶段,为患者提供氧疗。如果治疗后患者仍然存在呼吸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呼吸困难的原因,并相应调整治疗计划。对于呼吸道受损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有创通气,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如果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跳停止,可以使用面罩进行供氧[3]。第三阶段是有创通气治疗,对于急性喉阻塞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穿刺治疗。对于呼吸系统原发性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治疗,以减少损伤。第四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并提供呼吸支持。

1.3观察范围

评估患者治疗有效率,其中,患者有效标准为患者呼吸通畅。记录呼吸复苏率,标准为呼吸频率(12~25次/min)、血氧饱和度(90%以上)。记录患者气管切开率。集中记录患者呼吸稳定时间。借助匹兹堡睡眠指数,评估患者夜间睡眠质量,评分、夜间睡眠质量呈现反比状态。应用满意度量表评估,百分制后,评分超过80分均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呼吸复苏率、气管切开率

1  比较治疗有效率、呼吸复苏率、气管切开率[n(%)]

组别

例数

有效率

呼吸复苏率

气管切开率

观察组

45

40(88.89)

3(66.67)

2(4.44)

对照组

45

25(55.55)

14(31.11)

6(13.33)

6.374

6.059

5.624

P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有效率(88.89%)、呼吸复苏率(66.67%)明显更高,气管切开率(4.44%)更低(P<0.05)。

2.2呼吸稳定时间、睡眠质量

观察组呼吸稳定时间、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2比较呼吸稳定时间、睡眠质量(x±s)

组别

例数

呼吸稳定时间(min)

睡眠质量(分)

观察组

45

44.19±5.18

12.34±2.47

对照组

45

59.79±7.88

18.51±5.52

t

6.694

6.124

P

0.001

0.001

2.3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比较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5

38(84.44)

4(8.89)

3(6.67)

38(93.33)

对照组

45

13(28.89)

12(26.67)

10(22.22)

32(55.56)

5.235

P

0.001

3.结论

紧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发展迅猛,因此在接收患者后,立即提供呼吸机辅助至关重要,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争取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类患者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治疗挑战大,且常常伴有其他疾病。治疗延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包括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和并发症风险的增加[4]。在临床治疗中,呼吸治疗是一种关键手段,包括两种主要治疗方法。相较于常规的呼吸支持,分阶段的呼吸治疗因其更强的针对性而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5]

通过分阶段的呼吸治疗,即从基础到高级的逐步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减轻机体损伤,并提高治疗工作的精确度和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气管切开率和心肺复苏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观察组的呼吸稳定时间更短,睡眠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更高。这表明,采用急诊呼吸机分阶段治疗能够取得优异的治疗成果。鉴于危急重症患者病情的突发性和紧急性,合理选择治疗措施至关重要[6]。传统的治疗方案往往缺乏规范性,患者面临较高的治疗失败风险,这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实施急诊呼吸机分阶段治疗,不仅治疗步骤完整,而且对医务人员的专业要求严格,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这种阶段性的治疗能够逐步推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损伤,控制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7]。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急危重症患者展开分析,提出应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可确保患者临床疗效,有效提升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欣.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东方药膳,2021(19):80-81.

[2]徐小勤,李龙勇. 探析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医学信息,2020,33(z2):165-166.

[3]陈玉凤,李世峰.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25):26-28.

[4]梁晓倩.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1):221.

[5]方翀. 探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2,9(33):60-62,59.

[6]苏星宇.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保健文汇,2023,24(5):17-20.

[7]王飞.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J]. 自我保健,202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