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的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3

课题项目: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的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研究》(2021G09)

浅谈基于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的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教学策略

梁紫茵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要落实好学前智力教育活动,还应提升艺术性教育水平。而幼专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幼儿园音乐专业教师的重要载体,能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其中,钢琴作为声乐课堂的重要组成,是音乐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尤其要优化人才培养策略,突破现有教学困境。为此,本文将围绕幼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艺术指导人才教育教学展开论述,探讨具体培养原则以及教学对策,希望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引言

音乐教育是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冶情操,促进情感和精神发展的必需品。尤其在幼儿阶段的教育工作之中,合理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极为必要,能启蒙幼儿的艺术天分与素养。而钢琴是学前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虽整体教育要求不高,但仍需教师具备专业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在实践之中结合幼儿的天性及成长规律,合理开展艺术指导活动,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正因如此,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钢琴艺术技能过程中,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切实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一、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教学困境

(一)音乐素养不高

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是幼专音乐教育专业的新型课程之一,也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学生理应具备和精通的专业技能要素。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还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教育水平和意识,才能保证学生达到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需求,能在未来步入幼儿教育事业期间,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系统的培养幼儿。但从当下钢琴课程教育期间的开展情况来看,仍表现出一系列的教育困境,尤其很多学生音乐素养不足,甚至还表现出较低的水准,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相较于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在幼专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钢琴基础有所差异,学情参差不齐,入学前学习和练习钢琴专业的学生仅占少部分比例。面对这一实际学情情况,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总体发展需求,又要尽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大多需从最基本的钢琴技能展开,教学方能循序完成一系列钢琴演奏和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任务,这就明显加大了课程教育的挑战和难度。

(二)教学内容及模式单一

除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的人才培养困境外,钢琴课程教学内容及模式单一,也是目前教育教学一大难点。首先相较于普通钢琴专业的教学,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钢琴教育有所差异,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必须能够学习如何正确的钢琴伴奏和弹唱,并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进入钢琴学习之中,让学生能够在钢琴课程中,不仅学会技能,更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切实彰显出钢琴的合作性体验。正因如此,在幼专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期间,教学内容的选取有所差异,往往需结合教育目标作出跟进。除了基本的钢琴弹奏理论知识外,往往还需进一步渗透钢琴伴奏的相关要素,让学生能在后续步入教育事业期间合理运用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指导,同样的,钢琴教育模式也应如此。但从目前钢琴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在内容和模式上仍存在较为单一的弊病,如钢琴艺术指导教学教材不规范或声乐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集中表现为教师讲授学生模仿技能训练一系列常规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佳,使得整体人才培养工作,仍难以适应社会对一线音乐教育教师的根本要求。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幼专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艺术指导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需具备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提高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成效。但现阶段,在评价层面上有待持续优化完善,丰富评价和考核方式。这一关键影响要素,直接关乎着钢琴艺术指导人才的提升水平。常见的评价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评价办法,由任课老师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可取性,能够评估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过于总结性的评价,容易忽略学生学习发展的综合性水平,很容易局限评价思维和评价效果。另外,在考核内容上主要集中在钢琴技术以及教学理论知识等方面,整体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这对幼专音乐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尤其相较于普通钢琴专业教学而言,幼专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需着重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再者,从当下幼专音乐专业教育评价主体来看还缺少多样性,大多仅局限于学科教师的评价,未能有效融入学生自评互评,甚至家长评价。正因如此,完善度不足的考核评价体系,成为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痛点。

二、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从以上分析来看,为切实解决幼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面临的一系列难点与困境,应在具体教育实践期间,把握好关键要点,遵循相应的培养原则,才能提升育人质量,输出更多合格的学前音乐教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是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最首要的原则之一,也是当下幼专音乐教育专业人才教育的关键所在。考虑到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素养上参差不齐,学情各有不同,教师应在具体教育培养期间,始终以学生主体为主,从学生现有学情出发,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很多学生在入校前音乐基础和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使得入校后面对钢琴专业课程的学习,容易产生抵触和畏难心理,整体积极性明显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加以引导,从学情出发制定层次化教育培养方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在钢琴专业课上有所建树。

(二)理论实践结合原则

除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外,声乐专业课堂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期间还应有效落实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打破以往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单调单一的弊病。一方面在理论教学板块,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学情树立清晰明确且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筛选更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程。尤其要注意的是,理论教学板块教师必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征,围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适当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补充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吸收更多现代化教育理念和知识。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板块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增加舞台实践机会,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指导,让学生群体逐步提升钢琴专业基础和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尽量在学生实践期间从音乐理论入手,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性体验,也为后续步入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开放创新评价原则

在新时代背景下,音乐专业钢琴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教师也应秉持开放创新及评价的原则,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教学形式,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融入更多现代化元素,给学生更直观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还能在无形中降低钢琴学习的难度。尤其很多学生在钢琴知识和技能掌握上存在薄弱点,教师可适当利用现代教学系统和平台,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基础学情,形成一体化的培养课程体系。日常教学期间也应不断加以创新,能丰富多元教育方式,如引入兴趣练习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音乐的流行趋势,丰富教学内容等,更好的让钢琴教育工作发挥成效。而且评价工作也必须同时开展对已有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形式加以创新改革,兼顾学生的综合发展成效,为学生提供自主评价相互评价的机会,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理解和表现音乐的动力欲望,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技能与知识,为提升学前教育能力做足保障。

三、幼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教学策略

(一)树立钢琴艺术指导信心

为充分提升钢琴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应解决学生因音乐素养不高学习信心不足的问题。除了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外,还应在教学实践之中,将加强学生学习信心作为重中之重,能够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等方式,逐步带动起学习热情,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相较于普通钢琴专业教学而言,幼专音乐专业的钢琴教育,整体挑战性仍较为显著。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爱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和思考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对于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幼专学生而言,适当发挥自信心的作用,有利于强化心理暗示,在无形中提升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效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在具体教学期间,适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对策,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并在教学钢琴期间,将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渗透其中,这样便能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话题。学生也将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产生浓浓的学习热情,尝试用多元化的方式去探究和表达旋律节奏,不断夯实和掌握基础知识,真正树立对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信心。

(二)科学选取钢琴教学内容

除了提升学生钢琴学习信心外,教师也应在具体教育期间,科学选取钢琴教学内容。本身音乐教育的钢琴课程,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要保证整体教学需求,而且还应显示出实践性规范性技能性等特征,为此,教师应在具体教学期间结合学生学情,精心围绕教材筛选并补充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活动更为充沛。

例如,在钢琴练习曲内容的基础性选择上,教师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选取原则,尤其要照顾到班级学生音乐素养的综合情况,既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授课,也要适当结合教材提出的基础教育要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同样的,在声乐乐曲内容的选择上,也应适当调整并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征,保证教学内容更具实践实用性。另外,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尽量以常见的声乐歌曲为主,并且增加作品的风格类型,如中国作品,西方艺术歌曲等。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取钢琴教学内容期间,儿歌弹唱也应该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提升学生后续学前教育能力的关键所在。根据当下儿歌教学的整体要求,选取朗朗上口并能搭配钢琴伴奏的儿歌类型,如全分解和弦伴奏、半分解和弦伴奏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基础内容板块,夯实学生音乐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为后续深层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保障,也能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丰富完善课堂教育方式

丰富的课堂教育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面对日益严格的教育培养需求,钢琴课程教育期间,教师必须注重反思教学方法,不断深入优化完善教学模式。尤其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办法涌现出来给教育工作赋能。教师可在教学实践期间,合理统筹教育资源,并广泛借鉴先进的教育经验,对课程教育改革工作不断创新升级,提升学前专业教师的培养质量。

例如,教师在具体教学期间应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多学生面对枯燥的学习过程可易产生疲惫心理,如果能够适当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更多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教学资料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深入体会和感受钢琴旋律的美妙,逐渐掌握音乐教育的艺术性体验要求。另外,教师还可在集体授课期间,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委派组内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成员担当小组组长,统筹学习活动,让各成员都能在组内学有所获。同样的,教师还应在具体教学期间增加教学指导,尤其学生在练习曲目时,应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指引,多带领学生增加协调性练习,提高综合水平。

(四)组织丰富多元实践活动

音乐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打破以往理论实践相分离的困境,日常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搭建钢琴专业技能运用和展示的舞台。实践教学作为培养音乐教师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为后续开展教育事业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应在具体教学期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教学实践的培训环节,丰富多样培训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例如,幼专音乐专业可定期举办声乐比赛、声乐音乐会活动,不仅可设置钢琴艺术指导项目,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参与,实践之中不断在竞赛期间挖掘潜能提升实力。另外,在为学生搭建实践活动平台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发挥好教学主阵地作用,能在课堂中组织开放性的学习体验活动。如,组织学生共同欣赏音乐曲目,并结合曲目展开课堂钢琴与声乐的艺术合作活动。学生能在实践体验过程中不断理解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并锻炼钢琴演奏的技巧和技术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实践活动形式,让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驱动学生在钢琴技术水平上得到持续提升。

(五)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最后,在幼专音乐专业钢琴课程教育期间,应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助力。一方面学校应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提升效果,还应关注到日常的学习过程,不能单单以期末考试作为评价标准,更要将学生日常的艺术活动纳入考核范围,例如音乐会、考场伴奏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掌握水平技能实践操作等。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创新升级丰富评价体系,将重点放在就业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职业品德等多维度上,才能从根本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尤其还应在日常教学评价之中融入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发展情况,能够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也为后续步入教育事业做足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也应合理丰富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考核的科学性,如增加自主评价,相互评价,在实习实训环节,还可融入第三方主体评价,如校园单位,或企业单位等。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事业要求,应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尤其幼专音乐专业教育期间,必须兼顾学生的基础学情,能够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增加教学实践,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提升学生在钢琴艺术层面上的基础技能和知识水平,输出更多符合现代音乐教育发展需求的实用性优质艺术指导人才。

参考文献:

[1]郝蓉蓉.钢琴艺术指导的影响及创新应用探究——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系统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09):130.

[2]卢忠华.声乐专业教学中演唱与钢琴艺术指导的配合[J].三角洲,2023(14):164-166.

[3]骆楠.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表演者协同配合的策略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3(03):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