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标志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标志应用研究

毕达

福州地铁运营运营事业部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标志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轨道使用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标志设置。在城市轨道交通标志的设计中,应重点研究其视觉感知与使用要求,合理运用图形、文字、颜色和照明等设计元素,并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视觉优化设计,使交通标志能够更好地引导、规范驾驶人的行为,提升轨道交通运行效率,改善城市整体交通环境。

关键词:地铁保护区;标识标志;信息化平台

引言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交通标志检测和识别技术,其可以从视觉传感器扫描的图像信息中提取人性化信息和路况信息等,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行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因此,交通标志检测和识别广泛应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智能无人驾驶车辆、轨道标志维护等智能交通领域。这些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还能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提高交通维护效率,极大缓解交通安全和拥堵问题。

1标志设置原则

(1)常规区域。位置明显、易于埋设。轨道交通保护区标志应针对地下隧道结构物进行设置,选择易于辨识、保存、埋设的位置进行布点。间距合理、交错布点。在控制保护线、特别保护线上按单侧间距50m/个进行布点,两侧交错布点,曲线段、车站和线路衔接段等酌情加密。沿线全面覆盖。布点兼顾配线、联络线、车站与区间分界点,以及曲线段的直缓点、缓圆点、曲中点、圆缓点、缓直点等位置。(2)特殊区域。水域地区。水域内不设置提示警示标志,在岸边轨道左右线控制保护区线上100m附近设置警示告示牌,在线路外侧沿岸边设置界桩。待开发区域。待开发区域为高风险区域,主要指空地或荒地,沿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边线及特别保护区边线设置界桩。

2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标志应用

2.1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标志识别

尽管传统的交通标志识别技术得到一定发展,但是传统算法在克服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方面仍然不尽人意,难以得出高可靠性、高准确率的识别效果。基于此,诸多学者提出将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交通标志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与传统机器识别算法的最大区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可以一边训练一边提取特征,双管齐下,能有效提高检测与训练效率。这使得卷积神经网络在检测性能和准确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尤其在光照增强、天气状况、物体遮挡和拍摄角度等复杂情况下进行交通标志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次利用局部连接与权值共享的方式对输入灰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极大地降低了模型的训练复杂度,极大地提高了模型识别分类的准确率。随后AlexNet网络、VGGNet网络相继被提出,其主要特点是增加卷积层和连接层,以提高模型的分类识别能力。随着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检测模型主要分为单阶段模型和两阶段模型。其中单阶段模型是一种只需要通过一个深度卷积网络就能够直接识别目标位置并完成分类任务的目标检测算法;两阶段模型则是需要先后通过两个检测器来分别完成提取目标候选区域以及完成候选区的坐标修正及目标分类处理,才能够实现实现高精度检测,但由于流程复杂不可避免地导致检测速度慢的问题。

2.2标志生产施工

在现场埋设期间,面对线路长、交叉部门多、涉及区域和情况复杂等问题,实行白天测量放样、夜间安装埋设的施工措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现场施工前,做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保证标志的埋设点位和埋设质量,主要措施包括:①保证现场作业交通出行安全,做好作业区域安全警戒,严格遵守交通规则;②作业人员要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并配备足够的照明及发光警示设施;③减小施工对周边交通影响,设专职安全员,使用锥桶、围栏等封闭施工区域,现场由专人指挥交通;④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标志在运输及埋设过程中的完整性,严禁破损,预防倾倒或砸伤;⑤标志的安装埋设应规范美观,包括埋设位置、深度、朝向、垂直度及回填压实等工序;⑥确保埋设完成后现场垃圾清运及文明施工,严禁损坏公共设施、绿化等。

2.3交通标志语言

地铁交通标志语言中除了文字,还使用了大量的图形、符号及颜色。图形主要用来表示地铁线路、车站位置、出入口等信息。符号主要用来表示各种设施和服务,如福州地铁2号线站牌,用不同颜色和图形来指示可换乘车站、换乘线路、列车运行方向和所在站;又如福州整体地铁线路图,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来表示不同的线路。福州轨道交通系统发达,运行线路和站点众多。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更能达到直观明了的效果,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感,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模式。文字是语言景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福州地铁交通标志语言中大量使用文字,这些文字主要用来表示车站名称、方向指示和服务信息等。例如,车站名称标识使用汉字和拼音来表示车站的名称,出入口标识使用箭头和文字来指示出入口的位置和方向。总的来说,地铁交通标志语言是一种图形化和符号化的语言,它主要通过图形、符号和文字来传递信息和指示方向。这种语言的特点是简洁、直观、易懂,适合在公共交通场所使用。

2.4色彩设计

首先,交通标志的颜色应该能够引起驾驶员和行人的注意。因此,通常会选择醒目的颜色,如红色、黄色和橙色。这些颜色在轨道上很容易被注意到,能够有效地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其次,不同颜色的交通标志应该有明确的含义,以便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例如,红色常用于警告标志,表示禁止或危险。黄色常用于提醒标志,表示警戒或注意。蓝色常用于指示标志,表示指示或指引。这样的颜色分类系统有助于人们在行驶过程中迅速识别和理解轨道标志。此外,城市轨道交通标志的色彩设计还应该考虑到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一致的标志设计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混淆和误解,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因此,在设计交通标志时,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轨道交通协会(IRF)等组织发布的相关规范和指南。最后,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在中国是敏感的颜色和图案。在设计交通标志时,应该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争议或误解的色彩和符号。这样可以确保交通标志的普遍接受和有效性。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标志的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安全、易识别性和统一性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标志的效果,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标志的设置及选取,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融合设计,要兼顾警示提醒、耐久可靠、功能创新等要求,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本文研究开发的智能芯片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具备标志分类统计及查询、界桩智能定位与预警等功能,提升了保护区标志的管理水平与巡检维保效率,规范了后期标志设置运维管理,结合信息化系统各功能模块,助力实现运维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和规范化,为下一步实现多功能的智能界桩研发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丁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2(2):16-18.

[2]梅明亮.地铁保护区事故案例分析及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235-237.

[3]张小利,焦宾太.智慧界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J].山西水利科技,2022(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