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优化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优化方法探讨

郝力佳

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现阶段,国家经济事业的长足进步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被建设起来,为建筑事业的创新带来了支持。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对于技术和设计的要求高,除了要恰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之外,还必须从结构设计层面出发满足建筑事业的综合发展要求。下面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优化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来说高度更高,对性能的要求也非常高。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效果,满足质量和效率的双重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做到全盘考虑,关注建筑的稳定性、承载力、抗震性等。除此以外,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高度来恰当选取抗侧力结构体系,考量荷载传递路径,计算地震荷载,进而防范建筑坍塌、扭转等一系列问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经济性原则。高层建筑的建设用到的材料和花费的资金规模是非常庞大的,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影响,从而出现经济损失。对此,设计人员在结构优化过程中,应该坚持经济性原则,加强预算管理,把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作为设计目标。二是遵循功能性原则。设计人员始终应该把建筑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把安全性原则贯穿建筑结构设计的全过程,保证最终设计出来的结构与安全标准相符。三是遵循安全性原则。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应该坚持落实功能性原则,把完善与优化建筑功能作为重要责任与使命,从而更好地满足建筑使用者的需要。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首先,抗震设计问题。设计人员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较低,没有选用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导致最终的抗震设计结果不理想,从而影响到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在出现地震时无法有效减少地震能量的影响,容易带来损失。其次,是防风设计问题。设计人员缺少对防风设计的关注度,没有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导致防风设计不够完善,难以提升建筑整体的防风性能,给后续的建筑使用带来了消极影响。最后,节能设计问题。资源浪费和危害环境是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一大问题,不能顺应走绿色节能环保发展道路的要求。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在新时期提升高层建筑的价值,必须从结构设计方面做好综合研究,发现当前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以便提出优化的建议与对策。

3.1优化抗震设计

在落实抗震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认真研读,提高抗震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运用时程分析法补充多次的地震计算。过去高层建筑主要运用的是延性结构体系作为抗震结构,把侧重点放在控制结构刚度上,可以在出现地震之后,利用大的结构延性来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危害。此外,在防震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当中,运用滑移、摆动、悬挂隔震等方法对结构动力特性进行改变,减少地震能量带来的影响也是拥有广阔前景的措施。在结构材料的选择方面,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必须要选取重量轻和坚固度高的材料,这样即使是出现地震,也可以减少损害和人员伤亡。为提升高层建筑支撑力,可在结构当中增加钢筋,把多种抗震设计结合起来运用,综合提升结构抗震水平。

3.2做好防风设计

防风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其中高层建筑的顶端是建筑整体风压最大部位,想要提高实际的防风效果,可利用加强梁柱或者是钢结构设计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开端部分,应该在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做好针对性研究,简单来说就是要考虑当地最大风压,做好风压图的设计,为提出针对性的防风措施打基础。高度会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侧刚度,为提高结构稳定性,有必要对建筑形态空气动力学进行优化设计,最大程度上降低结构风荷载。平面形状属于常用结构形式,特别是矩形平面设计的应用更加广泛。不过这样的结构形式所存在的抗风性能是有缺陷的,想要保证抗风效果,可以运用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形式。另外要对高层角部进行修正,改善空间流动,降低尾流宽度等,可以控制建筑物阻力,增强防风效果。

3.3完善节能设计

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要用到的材料非常多,在这一过程当中也会产生很大的能源消耗。如果没有做好节能设计的话,会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影响建筑事业的绿色化发展。设计人员在着力优化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必须提高对节能设计的关注度,把节能理念贯穿设计全过程,加强对节能设备的使用,控制能源资源的消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要重点运用绿色环保材料,也要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比方说在建筑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节约电能资源;在建筑当中涉及多个通风口,维持空气的有效流动,以便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等的使用。

4实例分析

某工程项目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周边交通网密集,存在商业区、教育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2500m2。针对建筑物室内进行精细化设计时,发现建筑空间存在露梁现象,且梁体占用建筑空间,影响建筑结构的美观性。针对此,需对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建筑结构优化过程中的结构安全性、成本性与空间性问题,并对后期方案进行逐步调整,保证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4.1厨房框架梁体设计优化

高层建筑中原结构中的厨房存在框架梁,比平常位置要突出20公分,且在厨房结构中形成凸角。第一,可在厨房梁体凸出区域进行延长处理,将此类结构成为剪力墙结构的一部分,将框架梁体外设,可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可避免出现梁体裸露问题。第二,可将框架梁进行微调处理。下调梁体,并将烟道从左下角移至上部区域,将框架梁下移20公分,然后将外露梁体与墙体进行连接,直至厨房梁体、墙体在同一水平线中。此类处理方法可有效解决梁体裸露,且可为后期抽油烟机的安装提供位置。此外,也可打造开放式厨房,通过降低隔墙的占地面积,增强厨房区域与阳台、客厅的联通性。从两种优化方案来讲,第一种方案需在高层基层用户处便进行优化,例如,入户门厅位置、桩基基础位置等,其将增加建筑成本。采用第二种方案时,则无需调整基础结构梁,实际处理期间,是对框架梁进行位置调整,便可避免梁体裸露问题,且可提升建筑结构室内使用面积。

4.2卫生间框架梁设计优化

该建筑结构中厨房区域与卫生间均存在主梁,且在卫生间区域也存在凸角问题(位于马桶位置下方),此凸梁降低空间利用率。

针对此类问题进行处理时,采用的也是两种应对方案。第一,利用剪力墙对框架梁位置进行优化。利用此类方法可有效保证厨卫区域基础布局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优化,但是其也存在缺陷问题,例如,需要分别加厚厨房与卫生间的墙体厚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感。第二,平面优化处理。要想基础结构不变,在调整过程中,可将卫生间与卧室区域的同轴向隔墙进行对齐处理。此类布局形式可增加厨房空间的利用率,但是卫生间的基础布局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封窗,调整坐便与洗手盆之间的位置。实际调整过程中需分析上下水管的可移动性,操作工序相对繁琐。从两种方案的对比形式来看,第一种方案需增加基础建筑中的材料用量,例如,混凝土、钢筋等,且隔墙厚度整体增加,缩减室内使用面积。第二种方案,可拓展厨房的适用空间,且卫生间改造后的面积也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此外,不会对室内过道处产生干预。故此,选择第二种方案较为合理。

5结语

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下,对高层建筑项目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建筑企业动工期间,应兼顾工程建设的质量性与效率性,才可契合于国家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框剪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其结构连接形式与高层建筑质量、性能等具有密切关系,为深化结构优化、稳定优势等,可深入挖掘框剪结构的基础属性,并科学性嵌入到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从本质层面增强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冯跃,张显来,刘占省,等.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竖向变形分析[J].建筑技术,2018,49(07):754-757.

[2]李彬瑜,史健勇.建筑结构设计的知识管理与智能化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0,34(02):123-128.

[3]丁路通.武汉某250m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设计方案及造价对比[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