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顺平兴和医院 李美玲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072250

【摘要】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在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随机对照1:1原则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实施分次根充法治疗,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充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 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相似,但一次性根充法在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法;分次根充法

急性牙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髓组织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牙齿疼痛、敏感等[1]。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导致牙齿丧失,因此需要及时治疗。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方法为根管治疗,这是一种通过清理和填充牙根管系统来治疗牙髓炎症的技术[2]。目前,根管充填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一次性根充法是指在一次性治疗过程中完成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而分次根充法则是指分两次或多次治疗完成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这两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2种治疗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为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随机对照1:1原则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每组49例。纳入标准:(1)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牙齿疼痛、敏感等症状;(2)患者的牙髓炎部位为单个牙齿;(3)患者及家属同意此次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女性患者处于月经期;(2)患传染性疾病;(3)伴有其他牙科疾病或并发症。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小(P>0.05),可比较。见表1。

表1一般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前牙/后牙

对照组

49

28/21

42.12±4.64

30/19

观察组

49

27/22

42.06±4.59

29/20

χ2/t

0.041

0.064

0.043

P

0.839

0.949

0.836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分次根充法治疗,首先进行开髓,接着,进行拔髓操作,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放置含有氯己定的棉球在根管内作为临时的封闭物,并告知患者在7d复诊。复诊时,重新评估牙齿状况,测量根管长度,为后续的根管充填做准备再次放置含有氯己定的棉球封闭根管,7d复诊。符合标准后采用热牙胶和AH-Plus根充糊剂来完成根管的充填,之后密封。

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充法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移除受感染的活髓组织。使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使用专用的器械预备根管,以便后续的充填。用消毒纸尖仔细吸干根管内的渗出液,确保根管内无残留液体。使用热牙胶和AH-Plus根充糊剂进行根管填充。填充完成后,用封闭材料密封根管入口,以保护填充物不受外界细菌侵入。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患牙的根尖周无炎症表现;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牙髓炎相关的临床体征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患牙的根尖周炎症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发现患牙根尖周炎症无改善。

(2)临床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以及咀嚼效率。龈沟出血指数检测方式为采用牙周探针检查患者患牙,并对其出血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0-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出血量越多。牙龈指数的检查方式为采用牙周探针检查患者治疗前后患牙,并对其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0-3分,分数与患者牙龈健康程度呈负相关。咀嚼效率检测方式为让患者咀嚼5g花生米20s,并将口腔内残渣清理干净,计算咀嚼效率。

(3)并发症发生率:即牙龈出血、咬合不适以及牙龈肿胀。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6.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n(%)、χ2检验,计量资料行(±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9

19(38.78)

24(48.98)

6(12.24)

43(87.76)

观察组

49

22(44.90)

25(51.02)

2(4.08)

47(95.92)

χ2

2.376

P

0.123

2.2临床指标

治疗后,2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临床指标(±s)

组别

例数

龈沟出血指数(分)

牙龈指数(分)

咀嚼效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9

2.92±0.45

1.83±0.58

2.48±0.28

1.82±0.36

70.28±3.36

80.82±4.36

观察组

49

3.03±0.47

1.22±0.31

2.41±0.20

1.30±0.24

70.89±3.50

87.13±5.49

t

1.183

6.493

1.424

8.413

0.880

6.300

P

0.240

<0.001

0.158

<0.001

0.381

<0.001

2.3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见表3。

表3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牙龈出血

咬合不适

牙龈肿胀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9

3(6.12)

2(4.08)

3(6.12)

8(16.33)

观察组

49

1(2.04)

0(0.00)

0(0.00)

1(2.04)

χ2

4.404

P

0.036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牙科急症,它是由于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导致牙髓的急性炎症。这种炎症通常由深龋、牙折、牙充填材料泄漏或其他牙科问题引起。根管治疗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标准方法。根管治疗可以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扩大和清洁根管,然后用根管充填材料填充根管,以防止再次感染。

目前,常用的根管充填方法有一次性和分次根充法。但分次根充法需要患者多次就诊,这可能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不便和焦虑。且分次治疗可能增加感染控制的风险,因为根管消毒可能不完全,导致细菌在根管内残留,增加治疗失败的可能性[3]。而一次性根充法允许医生在一次就诊中完成所有的治疗步骤,从而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效率。且一次性根充法减少了治疗期间细菌再次感染的机会,因为根管充填材料可以立即封闭根管,防止细菌侵入[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但观察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一次性根充法较分次根充法效果显著。分析原因:一次性根充法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避免了分次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牙龈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了龈沟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且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成功后,患者患牙的咀嚼效率能够得到较快恢复,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虽然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在治疗急性牙髓炎方面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但一次性根充法在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咀嚼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琼,蒋晓敏,沈正焱,等.孕早期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23,39(4):357-361.

[2]郭雪生.上颌智齿急性牙髓炎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9):1124-1127.

[3]李丹霞.一次性根管填充法在急慢性牙髓炎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8):57-58.             

[4]叶论和,邱雁,陈泽飞.一次性根管填充法治疗急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药研究,2022,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