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析

纪文献

350212198508033034

摘要:随着林业工程的不断进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林业不但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更好促进现代林业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造林方案,并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探析

引言

在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加强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的实施有着重大意义。明确森林资源拥有的价值,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如分殖造林法、植苗造林法、播种造林法等,同时,将营林生产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快速恢复和最大化利用,发挥森林资源在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营林生产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在苗木生长过程中,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料,采取多种措施防范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各类主客观因素对苗木的侵袭,是相关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的面积,创造绿色健康的生存环境,开展造林工程,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已势在必行。

1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的实施意义

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的开展,有利于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发挥森林资源的作用,进而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和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促使生态环境恢复健康。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资源处于核心地位,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及苗木品种,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森林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消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森林会为人们提供多种副产品,如木材、竹材、水果等生产资料,经过二次加工投入市场,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发丰富,充分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森林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为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从这一角度来看,有必要加强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2林业造林方法

2.1播种造林法

将选择好的种子直接在土壤中播种,让其自然生长,也可以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进行生长。这种造林方法能够确保树木有更长的存活周期,操作比较容易,需要的成本较低,在大规模造林工程中应用概率较高。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挖好具有一定深度的穴坑,在播种后需要保持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方便后期种子发芽。相比于其他的造林方法,该法播种的种子发芽率是最高的,苗木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2分殖造林法

该造林法实施的关键是选择插穗。一般来说,都会选择生长情况较好的壮年母树或中年母树上一到两年的生枝条或生苗干。就分殖造林法来说,其技术要求比较低,所以,在实施时可以使得育苗时间有效节省,并且还具备成本低、成活率高等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栽培的效果很容易会受到材料方面的影响,并且林木的培养种类也比较受限。基于此,若是在现代林业营造过程中采取分殖造林法,那么就一定要对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分析。

2.3枝干造林

相较于其他植物来说,树木的生命力往往更加顽强,所以,在林业造林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树木这种特性来做好相关工作,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林业造林水平。比如,在分解树木枝干过程中,应当合理选择扦插方式,将其移植到所在地区的土壤当中,在此期间,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生长激素,确保枝干可以完全成活,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枝干生长效果,这种工作方式在当前林业站工作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4播种造林法

所谓播种造林法,就是指直接播种林木的种子来进行造林的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主要有直接播撒、块播和穴播。直接播撒时通常不需要整地,播种后也不需要覆土,让种子处于在裸露的条件下发芽。这种方式具备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但是,若是种植的密度过大,并且林地的地层比较厚,那么幼苗极有可能会因为没有穿透地皮而发生死亡现象。块播被应用在分散或者是密集播种大量种子的情况下。穴播,需要进行局部整地,以此来在造林地上开穴,之后均匀地播下种子,最后覆土镇压。

3现代林业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3.1加强经营管理,健全营林生产管理机制

经营管理作为营林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以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扩大林业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加强经营管理是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充分明确林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划分各级人员的权责,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规范,保持各个部门及岗位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化解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中的矛盾,有利于林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更高。当务之急是要健全营林生产管理机制,约束和规范各级人员的行为,促进营林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开展。

3.2做好资金投入的管理工作

要想促进林业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营林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营林生产每一个环节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各地的林业部门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通过专项资金的设立,加大对林业生产与管理的投入力度,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管控,不断提升资金使用的透明化程度。同时,还要针对营林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最大化利用,尽量做到专款专用,以免出现工作人员私自挪用资金的行为,促进林业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为林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管理相关设备与工作队伍,确保设备的质量与运行状态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确保工作队伍能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对于设备设施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大科学研发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做好对各种设备的管理、维护、引进与创新优化,从根本上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对于技术类人员来说,应加强引进专业技能型人才,为林业发展充实人才队伍;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则需要着重开展科学化的培训工作,为管理人员普及教育更加丰富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3.4提升育苗生产的质量

只有确保林木种苗的质量,才可以使得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保证。基于此,为了可以使得种苗质量提高,首先,需要保证种苗基地的质量和面积,只有各种软硬件的条件都处于在完善的状态下才可以使得苗木质量提高。与此同时,在育苗过程中,还应该要积极采取国外引进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这样才可以实现林木幼苗培育的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3.5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防治是营林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一旦发生病虫害,会在林木之间快速蔓延,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和存活率,所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可以显著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成效。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林区的环境变化,掌握各类生物群落的数量,当发现害虫数量有上升趋势,需要采取引入天敌、物理灭杀、喷洒药物的方式,控制林区内的害虫数量。

结语

总之,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是关联性极强的工作,通过组织开展造林工程,选择合适的林木品种和造林技术,提高林木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同时,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将营林抚育管理落实到位,为林木创造优质生长环境,防止林木遭到病虫害侵袭,从而提高林木资源利用率和林区经济效益,为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艳春.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新农业,2022(15):47.

[2]罗沛全.关于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及意义的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1(0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