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减负提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5
/ 2

“双减”政策下如何减负提质

王丽琼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小南街小学 校      618100

摘要:双减教育改革发展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结合当前教学背景做好教学优化势在必行。文章对双减政策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质量

引言

小学数学的内容主要是计算和几何,对学生而言,很难掌握。而学生的耐力较弱,容易走神。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把授课内容融入网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教学中,要强化师生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实现双减的目标,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1“双减的内涵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学校教育以外的学业负担,针对义务教育减负的双减政策在2021年被国家正式提出,聚焦于学校教育以外的课后学习,以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培训负担为主要目标。在此要求下,课后作业以及校外培训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时间占比,学生将拥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机会,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缓解社会焦虑,使教育活动的实施充分遵循于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让学校教育活动能够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专注于传道”“授业”“解惑,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充分激发内在自主性的基础上完成主动式学习,持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

2“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1注重数学教学结构、教育内容的改革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要想利用双减政策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教育结构与教育内容的改革,对双减政策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真正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业负担、考试负担,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潜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所提升。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用一堂课或者两堂课的时间来讲解一节数学知识,但是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升,教学节奏不够合理、科学。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正式开展数学课堂活动之前,做好教学方案及计划的设定,围绕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科学规划教学节奏与教学内容,尽量不拖堂,合理把控教学的时间,把重点、难点问题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设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围绕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来选择,这样才能够减轻小学生的心理学习压力,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只有科学地选择、规划数学教学内容,才能够让学生更为专注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深刻感知学习知识的快乐,长期下来可以进一步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要强化和家长的互动、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性,减少让孩子外出补课的行为,而是高效率完成校内的学业任务,这样既能够减轻学生的数学负担,还能够让他们有更多课余时间提升自己。

2.2减作业之负,提学习之效

之所以提出双减政策,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小作业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带来的额外压力,充分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通过做作业提高学习效率。是以,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调整作业结构,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理念,提高作业水平。比如,杜绝单一的作业形式,避免过量的计算等作业题目,根据学生在课堂习题训练环节的表现,以高频错题为作业核心,以典型例题为作业补充,适当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设计应用类、实践类题目,突出数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同时,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根据班级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数学知识的不同程度,将数学课后作业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层,先对学生提出完成能力范围内数学作业的要求,再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尝试解答难度更高的课后作业题目。与以往相较,学生做作业的强制性减弱,负担与压力减轻,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更高层次的成就感、满足感,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更主动地锻炼自身对数学学与用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到不言而喻的促进作用。

2.3采取多媒体教学

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减负增效目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保证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度,激发学生求知欲,特别是小学生喜好玩耍、活泼好动,教师如果仍采取传统模式,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学生发展身心规律,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开发学生智力,优化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操作性较强,能够将抽象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引领学生迅速走入教学情境内,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情景。例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圆柱特征,课堂上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圆柱实物图,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圆柱

”“关系,利用多媒体演示,减少学生走神情况,还能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

2.4健全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是最关键的一环,它具有承前启后的功能,既可以判断和评价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反馈功能,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能的同时,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并在教学反馈中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主动拓宽课堂评价的范围,既要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又要鼓励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多样化。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可以视为我国教育系统的一次革新和挑战,通过双减政策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树立正确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兴慧.双减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当代家庭教育,2022(19):48-50.

[2]靳小兵.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教学简析[J].新课程,2022(24):16-17.

[3]罗玉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新教师,2022(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