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急诊救治中的实施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3

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急诊救治中的实施价值研究

丛坤

广东省佛山市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  邮编:528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对于脑卒中急诊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急诊救治的13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5例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65例予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评价组间急救效率、急救结局、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急救效率、急救结局、护理满意度评价均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长期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加显著,且P<0.05。结论: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符合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需求,能够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改善急救结局并提高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急诊救治;实施价值

    脑卒中也称为脑梗塞、脑梗死,常发生在具有基础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发病较为突然,诱发因素较多,疾病进展与变化较快,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据研究显示[1-2],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与急诊救治时间、急诊护理效率紧密相关,这也提示医院急诊室不断优化急诊救治流程,通过加强急诊护理的方式创建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快速反应并作出应对,减轻疾病对患者伸进功能的损伤,改善患者康复情况,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减轻社会与家庭的负担[3-4]。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将护理重点放在疾病监测与治疗配合方面,忽略了护理措施在优化急诊流程方面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开展实验,证实创新性急诊护理在急诊救治方面的促进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急诊救治的13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男/女为35例/30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39.65±4.34)岁;观察组:男/女为36例/29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0.05±3.26)岁。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CT、MRI等影像学检测后确诊脑卒中;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入院之前就死亡者;②存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③不接受手术或溶栓治疗者;④不配合护理实验或中途退出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护士需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遵医嘱给予溶栓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待疾病状态稳定之后即可转入专科病房,做好交接工作并定期随访,鼓励患者参与早期康复训练;

观察组(绿色急诊通道+临床护理路径):①绿色急诊通道:所谓绿色救治路径是专为急诊脑卒中患者提供的便利转运与救治通道,旨在免除一切不必要的阻碍,尽可能缩短脑卒中患者获得救治的时间,为脑卒中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健康的机会。医院急诊室应总结脑卒中急诊患者救治资料与经验,邀请多科室医护人员共同探讨并制定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路径,包括急诊科、神经内科、检验科等,组建专门的脑卒中急诊绿色救治研究小组[5-6]。绿色急诊通道包括院前和院内两个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急救流程、护理规范的调整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整体救治效率。以下对本院脑卒中绿色急救救治护理路径进行简单介绍:急诊科护士在接到求救求助电话并询问患者信息与具体位置之后应立刻做出急救决策与安排,在2min之内派出救护车与医护人员,并在出发后再次联系患者家属核对地址与信息,获取更多详细病情信息并进行初步评估,通过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开展简单的急救救治,挽救患者生命[7]。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应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病情评估,若评分高于8分则应即刻转运急救,若评分低于8分则应实施现场急救,给予吸氧支持,建立静脉通路,降低颅内压,待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再行转运,送入医院进行急救。脑卒中急诊患者院内院外转运阶段风险性较大,因此护士需时刻关注患者神情、生命体征变化,并在车上电话通知急诊人员,告知具体病情,提前做好准备。顺利到达医院后应首先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后结合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确定病情并快速制定抢救方案。在患者接受救治期间,护士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告知病情状况、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并指导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缴纳相应费用;

②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急诊护理的流程性、系统性和标准性,因此科室制定临床护理表单,表单上罗列不同救治时期对应的护理措施,护士开展护理时将严格按照表单内容和时间顺序,在已经执行的护理项目上做标记并签字,防止护理环节有遗漏。对于还未执行的内容,护士应做好交接工作,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8]。以下为急诊临床护理路径表单:(1)患者入院5~10min,护士应协助医生完成病情评估并提前告知专科医师,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为各项检查做好样本采集并送检,同时根据病情与护理情况如实填写抢救记录;(2)患者入院10~20min,护士应协助完成多项检查,同时携带必要的抢救工具,预防检查过程中的不良事件;(3)患者入院20~25min,医护人员讨论并确定治疗方案,做好病情监测与抢救准备,完成导尿,与专科医护人员交接并填写抢救表单。

1.3护理观察指标

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效率,包括专科医生接诊时间、辅助诊断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与住院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结局,包括生存率、植物生存率、肢体残障率;

使用急诊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包括脑疝、呼吸道堵塞、水电解质紊乱;

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FD)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得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反比;使用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得分与认知功能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计算验证,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对比

    观察组各项急诊救治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专科医生接诊时间/min

辅助诊断时间/min

急诊救治时间/min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65

3.35±0.26

15.37±2.37

21.05±3.10

7.20±1.36

对照组

65

5.68±1.36

22.10±3.04

30.25±3.68

10.89±2.37

t

13.567

14.076

15.415

10.887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急救结局对比

观察组急救结局明显更好,且P<0.05。

表2 两组患者急救结局对比

组别

例数

存活(n/%)

植物生存(n/%)

肢体残障(n/%)

观察组

65

65(100.00)

1(1.54)

12(18.46)

对照组

65

58(89.23)

8(12.31)

27(41.54)

4.795

5.849

8.242

P值

0.029

0.016

0.004

2.3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96.92%)远高于对照组(78.46%),且P<0.05。

表3 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n)

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度/%

观察组

65

45

18

2

96.92

对照组

65

30

21

14

78.46

10.263

P值

0.001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92%),且P<0.05。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脑疝(n)

呼吸道堵塞(n)

水电解质紊乱(n)

发生率/%

观察组

65

0

1

1

3.08

对照组

65

3

5

3

16.92

7.031

P值

0.008

2.5两组患者NFD、MMSE评分对比

观察组NFD、MMSE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

表5 两组患者NFD、MMSE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NFD评分

MMSE评分

干预前

8周后

干预前

8周后

观察组

65

25.63±9.02

17.43±4.36

17.43±3.27

21.86±3.47

对照组

65

26.06±9.01

22.65±5.26

17.73±3.06

18.30±2.73

t

0.272

6.160

0.540

6.501

P

0.786

0.000

0.590

0.000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症,疾病进展较快,对急诊救治反应速度的要求较高,否则可能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能够挽救其生命,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的损害,改善患者预后[9-1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数量增加的同时突发脑卒中的风险也不断提升,各医院愈加重视急诊室护理与救治工作,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急诊通道与临床护理路径的工作理念,旨在完善急诊护理流程,提升急诊救治各环节之间的连贯性,缩短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的时间,改善急诊救治的效果[11-12]。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创建需多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文献查阅、临床资料查询等方式总结脑卒中急诊患者护理与救治需求,尽可能排除救治期间的障碍,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患者信息、满足患者急诊救治需求,同时为疾病诊疗提供更多信息,缩短院内转运、专科医师接诊、急诊检查等时间,提高急诊救治效率。

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急诊救治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急救结局明显更好,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92%)远高于对照组(78.46%),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92%),且P<0.05;观察组NFD、MMSE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

实验结果证实了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急诊救治中的积极意义,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缩短各个环节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临床护理路径主要采取循证医学指导护理方式,通过对专科疾病详细文献资料的查找,结合脑卒中急诊患者实际病例,构建标准化临床护理体系,提升临床护理措施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以免护理工作中出现纰漏影响救治效果。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与流程罗列成表格条例,每完成一项护理工作就在表格中进行标注,这样就能够保障临床护理的完整性与全面性。临床护理表格以患者入院时间为依据,针对脑卒中患者入院急救的不同阶段配比了对应的护理措施,极大改善了患者治疗体验与效率。与常规急诊护理相比,绿色急诊通道的建立能够免除急诊转运、救治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极大提升急救效率,无论是急诊护士还是专科医师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好溶栓治疗准备,极大节省患者等待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做好充足准备。另外,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还能够提升急诊护理的规范性,提高急诊救治效率,降低急救医疗不良事件的风险,缩短患者转运后住院的时间,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与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急救绿色通道+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功效,可缩短患者急救等待、医师救治准备的时间,发挥急诊救治的最大功效,同时提高救治成功率,预防脑卒中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得到诸多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敬. 专科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院前抢救中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6):172-174.

[2]李莹,张彩霞,李亚楠,周洁,王何芳,孙青阳. 急诊优质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抢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23,47(11):1375-1377.

[3]解丽欢. 卒中中心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3):113-115.

[4]戴园园,袁月华,韩美玲,王海燕.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7):116-119.

[5]王佳楠,王宏宇. 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3,26(04):486-489.

[6]苏芳,王丹. 优化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09):170-172.

[7]唐泳.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3,39(07):161-163.

[8]周春锋.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07):25-27.

[9]虞亚蔚,顾玉慧,张学梅,丁俊华. 设立急诊护理组长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的效果分析[J]. 循证护理,2023,9(04):690-693.

[10]卓梅娟,陈淑琴,李静菡,邱静静. 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循证护理,2023,9(04):758-760.

[11]张明旭. 绿色通道改良急救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02):146-149.

[12]钟丽红,黄秀丽,朱婵燕,刘丽芝,唐纪文. 基于循证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23,34(02):263-267.